记者近日从云南红云红河集团获悉,2012年度“红云园丁奖”、“红河助学金”公益活动圆满落幕。截至日前,““红云园丁奖”、“红河助学金”走进云南13所高校,共捐助资金1380万元,表彰优秀教师917人,资助贫困学子2188人。
“做公益事业,就是要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这是红云红河集团领导层针对集团开展公益项目所提出的朴素准则。正是为了这个“雪中送炭”的心愿,十多年来,“红云园丁奖”、“红河助学金”陪伴数万贫困学生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携手千余名老师坚守淡泊明志的岁月。
据悉,自1999年起,原红河卷烟厂就每年出资100万元,在昆明理工大学设立“红河助学金”,十多年来已资助贫困学生近2万人次;2009年,重组后的红云红河越加焕发生机,在助学助教更是不遗余力。集团在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各捐资100万设立了“红河助学金”和“红云园丁奖”,同时在昆明理工大学追加100万元增设“红云园丁奖”;2010年,红云红河继续扩大资助范围,资助高校增至10所,从这一年开始,集团计划每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2011年,集团进一步扩大了受助学校和奖助金额,新增昆明医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红河学院3所高校,捐助金额1320万元;2012年,红云红河再次加大捐款额度,捐款金额上升至1380万元。截止目前,“红云园丁奖”、“红河助学金”累计投入资金已突破5000万,资助学生26571人次,奖励教师2744人次。
“红云园丁奖”、“红河助学金”公益活动意义远远超出活动本身,更多的传递的是一种社会正能量,用自身的优势资源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红云园丁奖对我而言,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我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争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模范,实干、实干、再实干。”这是来自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获奖教师吴国星发表感言。
“真正的贫困,不是疾病,也不是食物短缺,而是不被爱,不被关心,为众人所忘记。红云红河集团为我们送来了犹如冬日阳光般的温暖和关爱,我是幸运的、富有的,我会铭记红云红河这份珍贵的爱心,勤奋学习,回报社会,实现爱的传承和延续。”一位受助学生满含深情地说道。
随着“红云园丁奖”和“红河助学金”项目持续的推进,认可度在各高校不断提高。“红云园丁奖”、“红河助学金”已然成为全国知名公益品牌,为全国大型企业积极支持社会事业树立了典范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