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新闻 > 正文
孙吉志:一个收藏家的绿色梦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3/5/3 10:46:43     
“集贤论道参古史,志气豪情话今朝”。游走于厦门市集美区的天马山麓,有一处古朴雅致的集志农庄。青山叠翠,小桥流水,楼台亭榭,错落有致,宛如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漫步于环山小径,流恋于绿荫与芳菲之中,不禁让人想起古时的文人墨客在山间凉亭饮茶下棋的诗情画意。 

“集贤论道参古史,志气豪情话今朝”。游走于厦门市集美区的天马山麓,有一处古朴雅致的集志农庄。青山叠翠,小桥流水,楼台亭榭,错落有致,宛如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漫步于环山小径,流恋于绿荫与芳菲之中,不禁让人想起古时的文人墨客在山间凉亭饮茶下棋的诗情画意。不过几人知晓?在这片青山绿水的背后却隐慕着一段激心动魄的感人故事!

集志农庄绿树成荫现状

谁能想到十多年前,天马山一带采石场一家连一家,炮声终日不停,暴土扬尘。由于山体曾遭受开山采石的严重破坏,到处是残岩断壁,一堆堆的生活垃圾和一车车拆迁废墟的倒入,一群群的苍蝇声和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难闻味把这里变成一座垃圾山,与美丽的集美环境背道而驰,格格不入。从小就喜欢环保绿色的孙吉志驰车而过看到家乡儿时常来游逛的山间一天天在臭腐中,心头不由酸酸的滋味!于是,他萌生了要恢复被破坏的生态,让家乡的环境重新绿色起来,并带动周边农民创业致富起来的想法!为此,他自筹资金开展了大规模的绿化行动,购进1600吨红土对废弃石场进行回填,并运出400车长年堆积在此臭腐的土头垃圾,从周边各地抢救名木古树把山里原来的有毒白木桉替换种植,防止今后对地下水质造成污染。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单位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孙吉志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换来披领山间的层层绿荫!

集志农庄开发前

 随着一波一波的周边百姓和城市人群在节假日间走进这里游山玩水,呼吸新鲜空气,看到越来越多的欢声笑语来回穿梭,孙吉志心间滋润着一丝丝甜美的欣慰;不由间又看到了一个商机建造接待旅游生态农庄!于是马上又从亲戚朋友间筹借来资金;投入引进香樟、重阳木、五月风等珍贵名木三四十种,自然造景的设计了瀑布、凉亭、小桥流水、鱼塘、小木屋等,慢慢的逐步建成集绿色种养、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户外拓展、餐饮娱乐等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农庄。

集志农庄种植开发过程

原来被过度开发的残缺山体、斑驳石壁、凹凸坡道现在变成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的农庄。许多乡亲和游客听闻了孙吉志的故事都非常钦佩感动,温总理曾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孙吉志正是温总理这句话的践行者。农庄不仅为当地的失地村民子女提供一个就业平台,也为分担当地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尽了一点绵薄之力!并多次参加了福建省红十字会慈善捐资活动,玉树赈灾捐建板房及厦门市和集美区各媒体发起的公益慈善等活动!

孙吉志同时是一个收藏爱好者,因而几年来一边造荫绿化,一边抢救搜集、整理保存了一大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用品和古董珍玩,甚至整体购买、拆迁了三座具有百年历史的闽南古厝,推出了颇受市场好评的古船木艺术家具,并利用农庄现有场地空间,向广大游客展示闽南文化的精华。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为帮助农庄进行文化推广,在此设立了集志农庄文化交流基地,这也是省协在厦门设立的唯一基地。

集志农庄董事长孙吉志

一心坚持只为圆一个绿色梦,几年来的造荫绿化和农庄建设中不知不觉已经投光了自己的所有积累和向亲戚朋友借来资金,一个揪心痛楚的难题却困扰着在创业半路中的孙吉志,几次向申请贷款遭到了银行的拒绝,拒绝理由是农庄生态建设和文物保护收藏与展示都是非盈利项目,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收益;得不到银行的支持,生态农庄建设接下去的路该怎么走?难道半途而废?多年来心血和汗水的付出受到了沉重的精神打击;茶饭不思,难以入眠的孙吉志正巧逢来慕名而来游玩的《中国农业信息》杂志的记者,筋疲无奈的向记者吐诉了农庄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目前农庄的建设发展困难重重,一个人的力量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借助媒体的平台;能争取更多政府单位领导的关心与支持,能得到更多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关注,“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伐桨开大船”大家伸出支援之手,才能使集志农庄生态工程建设继续恢复起来;共同创造集美家园绿色之梦的路延续走下去?

 

责任编辑:陈杰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孙吉志,,,,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