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财富论坛即将在成都开幕,全球500强企业的CEO将有超过半数为了共同的目标———财富,在同一时刻聚集到中国。这一方面给成都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和光芒,另一方面更说明中国西部这块财富宝地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世界企业巨头关注。《财富》论坛对成都社会经济发展实力、城市综合竞争力、产业投资环境的高度认可,必然会通过这届盛会推送在世界面前,为这座向来以“休闲”闻名的城市带来巨量的财富机遇。
但此次财富论坛对成都自身而言,除了将目光聚焦在世界500强的光环,更重要的反而在于藉此审视自身的机遇和价值。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如何打造自身所在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抓住成都这座城市因《财富》而产生的巨大机遇和变化,从而使得其中潜藏的巨大财富资源最终为自己带来财富增值,已经成为成都甚至西部广大中小企业主正在思考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12年来,成都经济年均增速一直位于12个西部省会城市之首。在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金融业发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数量等方面,成都也遥遥领先于国内中西部城市,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 这既得益于成都强劲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昭示了成都强大的未来发展潜力。自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提出“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的“五大兴市战略”后,“西部核心增长极”成为成都的最新发展定位。
中小工业企业一重机遇:“充分工业化”为工业制造业企业开路
成都的第二产业发育还不够充分,在成都提出的“五大兴市战略”中,“产业倍增”乃是重中之重,也是成都“财富之路”的根基所在。根据成都市的规划,瞄准先进制造业,推动工业经济的超常规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是未来4年成都核心任务之一。成都将用4年的时间实现工业增加值率先倍增,初步建成长江上游大规模、长链条、多集群、高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5年,成都望能建成六个以上的千亿集群。基于产业园区形成的产业集群效应届时将为成都工业化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中小工业企业二重机遇:全域均衡发展指向三圈层远郊县快速成长
在成都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同时,也呈现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据统计,以中心城区和高新区为核心的成都一圈层占地不到4%,经济总量却占到了50%。而占地接近70%的三圈层远郊县,经济总量则不到17%。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市对城市发展思路进行了调整,开始了新一轮探索。在此基础上,成都依托于“领先西部、通达全国、连接世界”的交通优势确立了“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圈层融合”的全域成都思路。天府新区经开区,如视高经济开发区等,均在此思路基础上获取了得天独厚的政策和区位优势。
中小工业企业三重机遇:财富论坛招商引资聚焦产业高端
目前,成都市政府正抓住财富论坛重大机遇,突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突出"以商招商"和"资源招商",重点抓存量招商,大力开展上门招商,不断巩固扩大招商引资成果,继续保持成都市外来投资不断增长的良好势头。其中电子、装备、能源等高端产业尤为受到关注。
机遇的产生,呼唤着有准备的头脑。工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大规模的产业园区及其带来的集群效应。因应以上三点重大机遇,天府新区及成都各产业园区正积极回应着广大中小工业企业的需求。其中崭新崛起的云端国际产业城,成为面对三大机遇,助力中小工业企业成长的示范者。
云端国际产业城位于成都南大门的天府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占地共计近4000亩。其成都南大门的优越区位、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在基础条件上满足了中小工业企业落户成都天府新区的首要需求。庞大的面积和体量,对园区项目的规划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中小工业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着想,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云端国际产业城对项目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依据相关产业集聚、空间形态相近、柔性发展空间的设计理念,科学规划使得产业园的各个区域相互支撑与配合,让在园区里的企业高效运营,也让在园区里的员工拥有优质的生活。在整个产业园区中,让相关上下游产业得以聚集,形成产业链条,共享基础设施与行业信息,缩短交通运输线,节省了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同时也在规划的同时,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生活需求和对公共设施的需求。不仅如此,云端国际产业城更追求长远可持续发展规划,力图打造天府新区集生产制造、产品研发、总部办公、商务配套、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循环式产业经济集中示范城,承担起成都南大门的核心商业角色。
拥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正成为成都新的发展定位。“五大兴市战略”得以全面实施——财富的成都,正成为中小工业企业孵化发展的首选重镇。把握政策机遇,落户成都,落户天府新区,已经逐渐成为西部乃至全中国中小工业企业的一波浪潮。感受成都发展之快,享受成都生活之慢,三大产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与《财富》一同落户成都,成都未来中小工业企业灿烂的前景,已经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