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世界五百强的中央企业从2003年的6家增加到2012年的42家,这是日前人民日报发布的一组数据。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已经占到了近十分之一的比例,这个数字多少会让国人的骄傲、自豪溢于言表,心中感叹中国真的强大了。而近日人民日报连发四篇文章力挺国企,也证明了在当今社会,国企的重要地位及其面临的种种挑战。
据原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回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给国有企业的条件是最好的,编制计划时首先满足国有企业,但国企始终发展不起来。正是由于独有的优越性让国企没有压力也失去了竞争力。而从体制、制度到职工待遇,这一切也遭到了人们的非议。
于是,国家开始大刀阔斧,将国企全面推向市场。
贷款时企业不会因国有身份而有优惠利率,产品不会因国有制造而更受青睐,企业发展得不好就可能破产、被兼并收购。国有企业在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经受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于国企来讲,走入市场是必然的结果,这虽是挑战,但也是将企业做大做强的绝佳机遇。然而,除了来自市场本身的挑战外,挑战还来自社会大众舆论的冀望。人们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的偏见并没有一扫而光,“国企怎么做都是错”——近年来,面对公众挑剔的眼光,不少国企有这样的感受。
《人民日报》文章中指出:
亏损了被指责——“国有经济就是效率低下”,盈利了被质疑——“还不是靠垄断,赚得越多越与民争利”;行业内做不到领先地位被批评——“国有企业竞争不过民营企业”,领先了又产生新问题——“国进民退”;经营遇难时不可以减员——“促就业是国企分内之事”,不减员也会被抨击——“人员能进不能出”;做慈善有可能挨骂——“拿全民所有的钱为自己买声誉”,捐款少了也不行——“社会责任感哪儿去了”……
这些“挑剔”说小了是人们饭后的谈资,但如果被有意扩大化,则会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目前正在打官司的王老吉加多宝为例,加多宝一度拿王老吉的“国企”背景说事。去年“王老吉”商标权仲裁结果公布后,加多宝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仲裁委的裁决对加多宝是个沉重打击,并感叹民企力量微薄。换言之,就是说王老吉有着广药的国企背景,双方实力悬殊。
而在此次“红罐”罐装权的争夺上,加多宝在其提出庭审延期的理由中又抛开民企身份,说其母公司鸿道集团是外资性质,超出了广东省高院管辖权。加多宝之前说自己是“民企”,也许是利用王老吉的国企身份为自己加分。暂不论这是否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用消费者对国企一向的偏见博取同情的嫌疑,即使是在外资与国企的身份较量中,国企也未必能够占到上风。而这,正是国企处在舆论底层的“悲哀”之处。
对于争夺“红罐”装潢权,加多宝可以大肆展开“悲情营销”,微博上呼吁公平,地面开展“红罐保卫战”的路演活动,为舆论造势,赢得民众的同情。而王老吉的动作则保守了很多,只是声明自己相信法律的公正。不可否认,这与其对自己“国企”身份的顾虑有很大关系,如果被有心之士拿来说事,“国企”讨不到什么好。
也正因如此,虽然国企加入到了市场竞争机制当中,但在真正的商场上,由于身份原因仍受到多种限制,顾虑这、顾虑那,不能完全放开手脚,很有些“哑巴吃黄连”的感觉。
一方面希望国企走出政策、制度的庇护,与民企、外企展开公平竞争,一方面又带着“有色眼镜”看国企,在一些特定场合拿“国企”说事,这对国企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深化改革之下,国企今天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请公众的舆论走向随之改变。
目前,进入全球财富500强的国有企业越来越多,却很难找到几个叫得响的国际名牌。在改革开放、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国企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从大到强的跨越,从沉默到响当当的品牌成长,要走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