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实施的香港奶粉“限购令”不仅堵死了奶粉代购渠道,同时让国内奶粉与国外进口奶粉的质量和信誉鸿沟一览无余。 严厉的限购不仅冲击港版奶粉价格,同时也抬升各地奶粉代购价格。 每月约300万罐流入内地
“同一个进口品牌的奶粉价格在香港要比内地便宜3成。” 在香港奶粉限购令出台之前,由于国际自由港的优越地位和价格优势,香港一直是内地最大的奶粉代购目的地,超过奶源最受欢迎的新西兰的奶粉代购。紧邻香港的广东“水客”因此将倒卖香港奶粉变成了一个赚钱的职业。职业水客每天倒卖奶粉都有600元-700元的收入。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高峰时,每日往返于香港的奶粉水客达到2万人,这些人每日往返香港两次,平均每天能从香港背回配方奶约50罐。王丁棉预计,每年水客背货和商家代购,港版奶粉进入内地的货值有10多亿元。香港官方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水客疯狂抢奶原因是赚取价差。王丁棉表示,同一国外品牌同款奶粉在香港的售价一般比内地便宜60元-70多元。有香港居民告知记者,“同一个进口品牌的奶粉价格在香港要比内地便宜3成”。 出席会议的立法会议员陈伟业根据统计处去年11月数字推算,香港每月入口约400万罐奶粉,香港本地婴儿每月消耗约60万至70万罐,即是每月约300万罐奶粉经香港转出,按水货奶粉每罐利润200元计算,即是水货市场每月利润高达6亿元。 经香港转出的奶粉巨大需求量“堵塞”,已引发巨大连锁反应,网上代购香港奶粉因货源不足,各淘宝网店港版奶粉售价已经上涨1-2成,全球奶粉代购价格也都在攀升,经由香港海关中转的欧美和新西兰奶粉代购也已经遭遇冲击:不仅通关费用升高,而且由于海关加强检查,多数代购货物积压不能很快通关。 由于香港自由港的优势,进出免关税,各种海外代购都会集中在香港中转通关进入内地。而经过国内其他海关直接入关则需要付出更多的费用和时间。有业内人士称,随着中国香港、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实施限购,东南亚则没有,代购大军将会转战曼谷、马尼拉。 亟待解决的质量鸿沟 面对香港限购所引发的进口奶粉需求危机,有论点呼吁国家降低关税降低进口奶粉的价格,不过,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作用不大”。 国内消费者蜂拥海外代购一个原因是,价格比国内便宜。欧美乃至新西兰等国同一品牌奶粉要比国内便宜2-3成。 目前国内企业进口罐装配方奶粉一般是5%的关税,而来自新西兰的配方奶粉则是零关税。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关税在奶粉价格上占比很少,奶粉进口除了关税,还有17%的增值税等,解决奶粉价格问题并不在于关税上,奶粉价格虚高主要是生产与流通等中间环节引发,外资品牌多美滋、美赞臣这样的企业,总部对在华公司的利润率要求很高。 宋亮表示,国产奶粉与进口奶粉之间存在巨大的质量和信誉鸿沟,而且鸿沟在扩大。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加大奶粉进口数量,这助长了鸿沟的拉大。 王丁棉提出三点解决方法:一是尽快恢复原有《生鲜乳收购标准》(即老国标),使婴幼儿奶粉标准与欧美标准看齐;二是生产企业要真正承担其社会责任,建立诚信体系,不再弄虚作假回归到乳业本身;三是国家和企业从源头质量把关,从源头堵住风险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