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宏观角度 > 宏观经济 > 正文
西安银行网点5年零增长 资产扩张缓慢陷千亿瓶颈
来源:理财周报       时间:2013/1/28 14:42:25     
  扩张乏力,在西安银行身上已经表现出明显迹象。在其他城商行排兵布阵、抢占各地据点的这几年,地处关中平原的西安银行,整整5年,网点规模停滞在113家。  
  2012年最后一天,西安银行第二家异地分行终于落地。而同样筹备近2年的咸阳分行依然未见踪迹。

  扩张乏力,在西安银行身上已经表现出明显迹象。在其他城商行排兵布阵、抢占各地据点的这几年,地处关中平原的西安银行,整整5年,网点规模停滞在113家。

  与此同时,西安银行贷款集中度连续3年超过监管红线,而核心资本充足率一步步下滑。截至2011年末,3年下滑3.28%

  尽管2011年西安银行的总资产已突破1000亿,相比规模相似的同行,其成长步伐明显落后。

  网点5年零扩张,贷款集中度3年超监管红线

  开设第二家异地分行,西安银行用了近2年的时间。2010年底开设第一家分行(榆林分行)之后,新分行的筹建议案在2011年3月通过董事会审议,2012年6月银监会批复,赶在2012年最后一天宝鸡分行成功开业。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银行的分行梦想只实现了一半。

  一份名为《关于在宝鸡、咸阳两地设立分行的议案》,透露了西安银行在2011年关于分行的设想。然而,通过董事会审议之后,关于咸阳设立分行的消息再无下文。

  扩张乏力,不仅仅是分行,西安银行的网点规模多年停滞不前。

  “拥有10家区域支行,11家直属支行,113个营业网点,员工2300人左右。”这一表述,在西安银行的公开资料中,从2008年至2012年12月,重复出现。也就是说,西安银行的网点规模在5年之内,几乎没有任何拓展。

  在这5年内,国内其他大多数城商行密集“开拓疆土”,扩张之猛前所未有。例如广东南粤银行,2年开设6家分行,吉林银行5年开设10家分行。

  尽管没有大举扩张,西安银行也算不上精耕细作。

  根据银监会要求,最大十家单一客户贷款总额与银行资本净额的比例不得超过50%。2009年至2011年,西安银行这一比例分别为56.53%、71.83%、72.19%。也就是说,西安银行连续三年越过这一监管红线。尽管西安银行2011年集团客户数有所下降,集中贷款的风险依然不容小觑。

  与此同时,西安银行的关联贷款也不断上演。2011年,西安银行发生关联交易的主要途径是同业拆借。其中重大关联交易来自与加拿大丰业银行发生的两笔同业互存业务,金额分别为1500万美元和9500万人民币,累计约2亿。加拿大丰业银行是西安银行第二大股东,然而这个股东的出资额才4.4亿。

  核心资本充足率下滑3.28%,1000亿瓶颈

  尽管网点扩张后劲不足, 西安银行突围千亿资产时的光芒依然令人印象深刻,在国内140多家城商行中跻身前30。

  2011年年报显示,西安银行总资产达到1023.53亿元,同比增长26.54%;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64.34亿元,同比增长21.09%;各项贷款余额446.13亿元,同比增长18.15%。

  彼时,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城商行中属于中等。和西安银行规模不相上下的锦州银行和河北银行,2011年总资产的增速分别为14%和40%。

  然而,西安银行2012年的势头明显放缓。“我们目前的总资产维持在1000亿左右。”西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2011年资产总额仅有832亿的广东南粤银行,2012年已冲破1000亿;而2011年仅比西安银行高出40亿的锦州银行,2012年末资产增至1300亿。同样在2011年挤进千亿军团的广西北部湾银行,2012年上半年总资产已达1168.3亿。

  西安银行被拉开的差距,还表现在网点扩张上。与西安银行5年不扩张网点相反,千亿规模的城商行一直在排兵布阵。

  与西安银行情况相似的银行当中,河北银行在2009年更名,当年便开设2家异地分行。截至2012年末,分支机构达98家。目前,锦州银行成立6家分行,南粤银行成立7家分行,长沙银行成立3家分行。

  规模停滞背后,西安银行的资本消耗十分明显。

  据年报显示,2009-2011年期间,西安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6.25%、15.12%、12.97%,逐年下滑,3年之内下滑3.28%。公开资料中,未见西安银行相关的增资扩股计划。银行业人士表示:“如果没有增资扩股,2012年西安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继续下降是无法避免的。”

  目前,西安银行面临的是更为严格的“中国版巴Ⅲ”《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考验。按照新规要求,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11.5%,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10.5%。核心资本充足率指标则分别设定为9.5%和8.5%。

  能否重振雄风?

  在西安银行的成长历程上,和其他大多数城商行一样,曾濒临倒闭,生存艰难。

  2006年之前,西安市商业银行(西安银行前身)资产质量风险极高,当年年底,以战略引资和处置不良资产为核心的财务重组方案摆到西安银行面前。

  峰回路转的时刻发生在2009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西安市财政局等战略投资者入股,阵容强大,使得西安银行总股本达到30亿元人民币。

  这次的战略引资及财务重组,刷新了西安市以及陕西省股权融资的最高纪录,直接吸引省外、境外到账现金折合人民币共计23亿元。2010年9月,西安商业银行更名为“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底,西安银行第一家分行榆林分行开业。2011年,资产规模进入国内500亿至1000亿城商银行的前三甲。相比2006年,总资产净增640亿元,五年间平均年增长额达到128亿元。

  尽管2012表现沉寂,西安银行在去年11月搬迁总部,一度成为当地一大新闻。

  纵观西安银行总部所处之地,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西北分支机构均设在此,而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西安的分支机构、营业网点也位居西北各城市首位,同时,还有各个城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陆续登陆西安。西安这座城市的金融聚集效应正在逐步形成。地理环境的变迁,能否带来西安银行的再次飞跃,时间知道答案。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西安银行,零增长,扩张缓慢,千亿瓶颈,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