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中石油海外并购折射我国能源失衡
来源:长江商报       时间:2013/1/26 13:05:45     
  能源供给的日趋短缺,正促使我国加快海外能源扩张的步伐——在加拿大政府批准中海油194亿美元接手尼克森后,仅时隔一个多月,又传出中石油500亿美元并购埃克森美孚伊拉克油田项目的消息。  
  ■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 杨国英

  能源供给的日趋短缺,正促使我国加快海外能源扩张的步伐——在加拿大政府批准中海油194亿美元接手尼克森后,仅时隔一个多月,又传出中石油500亿美元并购埃克森美孚伊拉克油田项目的消息。

  能源并购数额之大、频率之高,可谓令人叹为观止。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我国仅“三桶油”的海外并购资金就已高达逾千亿美元,而如果上述中海油和中石油的并购项目最终落地,则“三桶油”三年来的海外能源并购更将高达2000亿美元左右。

  固然,近年来我国日趋加大海外能源的并购力度,与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陆续爆发后,我国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需要对冲风险、以及海外能源项目价格相对低估有关。

  但是,这些显然仅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实际上,我国近年来之所以不惜巨资,助推“三桶油”加大海外能源的并购,其更为本质的原因在于,我国能源供给与需求的日趋失衡。而在国内油田开发空间受限之下,我国只能寄望于通过海外能源的大规模并购,以解决我国能源供需日益失衡的困境。

  我国能源供需失衡始于1996年,该年我国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正式成为原油净进口国,而这一种趋势,此后不仅一直没能扭转,且原油进口量更是逐年加大。200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7026万吨,对外依存度为26.7%;2007年分别上升为1.6亿吨和47%;2012年则更是分别跃升为2.71亿吨和57%;而今年则极可能分别突破5亿吨和60%。

  逐年加大的原油进口量,必然需要为此支付大量的外汇,而同比扩大的原油进口依存度,更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不确定性。这种令人窘迫的能源困境,其实更深层次植根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过于依赖加工制造和重化工业推动经济增长,必然会导致我国能源需求的持续扩大,而在国内自产原油供给早已难以为继之下,必然需要依赖大量进口原油予以平衡。

  诚然,为切实破解我国能源供需失衡的困境,近年来,我国日益强化节能减排的硬约束以及启动大规模的新能源建设。但是,以事实观之,这种效果并不明显,因为,一者我国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持续过久体量过大,其惯性增长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二者新能源建设尚存在投入大、产出低以及技术瓶颈等难题,尽管前景看好,可依然远水解不了近渴。

  于当下而言,我国不仅需要加大海外能源并购力度,以解短期能源供需失衡之虞;亦需要加大新能源的投入,以期未来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更需要对节能减排尽快形成常态化的制度考量,切不可因短期经济增长放缓而弹性放松,从而以此作为突破口,倒逼我国经济增长的真实转型,以达到结构性破解我国能源供需失衡之目的。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中石油,海外并购,能源失衡,,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