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 热点聚焦 > 正文
红基会数十万援建款迟到三个月 捐赠流程接近40个
来源:中国广播网       时间:2013/1/23 9:20:12     
  最近,一位北京的听众刘先生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00-800-0088新闻热线打来电话反映,2012年,他们公司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31万元援建河北省承德市的一所博爱小学,但红基会并未按约定时限将这笔款项打到学校的账户。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一位北京的听众刘先生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00-800-0088新闻热线打来电话反映,2012年,他们公司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31万元援建河北省承德市的一所博爱小学,但红基会并未按约定时限将这笔款项打到学校的账户。

  2012年年初,刘先生所在的公司捐赠了31万元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博爱助学计划”,在河北省承德市援建一所小学。

  7月初,红基会如约将第一笔资助款共计14万元拨至受捐小学。10月末,捐建的工程完工,但到了2012年年底,剩余的款项仍然没有到账。由于工程款和教学设备的购置费用都由施工方垫付,学校一直被催着还钱。据受捐小学的张校长说,学校装修购置了图书室,还有实验探究室,10月末把学手续办了。

  之后,捐赠方多次催促红基会,剩余款项也仍旧没能快速到位。捐赠方刘先生发现剩余的签款仍未下拨,十分气愤。

  刘先生:一直到今天,我们催了红十字基金会四五次。第一次说,钱都汇了,材料早都收到了,已经办完了。过了一周多,学校说没收到,我又找他们,他们说办的手续有误,就一直拖着。12月中旬时,我又给他们打电话说一定不要拖到13年,他们说没问题,但是过了元旦学校还没收到。

  余款的一拖再拖,也让捐赠方产生了怀疑。

  刘先生:我们怀疑他是一层层拖着,占用款项。因为网上银行说打就钱打过来了。

  面对质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通过中国之声做出回应称,援建资金都是专款专用,不可能挪作他用。事件涉及的余款也已经于1月18日打到了受捐学校的账户。

  红基会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援建项目实施流程图》,记者看到,从捐赠者签署捐赠协议到捐赠的工程挂牌,共计有近40个流程。

  援建项目负责人宋平向捐赠方表示歉意,她解释说,严谨而复杂的捐赠流程是该项目拨款耗时较长的主要原因。

  宋平:我们拨款很快,但是审批要有过程。如果领导出差,第一责任人签不了字,就肯定拨不了款。我们还得有财务的审核,上报部门审核,监督办的审核。这一系列的规程是很严格,在拨款的时候也要保证款项无误和准确性,所以这肯定需要时间。

  红基会项目管理部副部长王轶凡介绍说,项目管理部同期运营的援建项目多达几千个,这也使得部分项目资金无法在第一时间拨付到位。

  王轶凡:三个人在执行几千个援建项目,每一个援建项目都是工程性的,所以周期都比较长。今后我们也可能会在项目执行的流程和环节上进一步优化。

  近几年来,公益事业在微博等网络力量的推动下,愈发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而在“公益热”的大背景下,大小公益组织所接受承建的公益项目也越来越多。不过,在这种背景的当下,提高公益项目的执行效率,更加成为公益机构的当务之急。同时,恰当、适时地公开项目进度,才能避免捐赠方的误解,得到社会的更多支持。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红基会,援建款,迟到,捐赠流程,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