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 热点聚焦 > 正文
铁矿石涨价10年 中国钢铁额外支出3000亿美元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2/12/20 10:26:52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找矿力度的不断加大,海外权益铁矿在开发中面临的困难逐渐出现。为此,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副司长王建军近日在2012铁矿石发展高端论坛上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目前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加大境外铁矿石开采的政策支持力度。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找矿力度的不断加大,海外权益铁矿在开发中面临的困难逐渐出现。为此,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副司长王建军近日在2012铁矿石发展高端论坛上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目前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加大境外铁矿石开采的政策支持力度。

  开发成本过高

  据了解,2006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铁矿石开发上投入大量资金。近5年来,铁矿石资源投资已经超过100亿美元。目前中国企业的境外铁矿石(投资)主要集中在西非、加拿大及西澳三个区域,资源量有600亿吨,中国企业占大概200亿吨。
  在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铁矿石资源中,超过10亿吨的项目有十几个,规划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有17个。尽管中国企业在境外铁矿石资源投入很大,但目前只有少数项目已经形成产能,大多数仍在建设之中。
  王建军称,中国企业在开发海外权益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在项目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量较大。
  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中国在铁矿石方面的对外依赖度将长期保持在60%以上。目前中国的海外权益矿占进口铁矿石的比例整体还很低,不到10%。”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告诉记者。
  在王建军看来,中国企业开发铁矿石的成本有些偏高,且开发的相当一部分为低品位矿。
  “一些项目第一年的开发成本最高达到了每吨300美元,这样的成本与国外三大矿山竞争是有劣势的。”王建军说。
  据记者了解,国外的开发成本每吨平均为250美元至270美元,这让中国企业在一开始就变得缺乏竞争力。
  一位与会的企业代表告诉记者,前期的开发成本过高,前期的费用需要几十亿美元,这让不少企业承受不起。
  这样的前期费用就是王建军所指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费用,包括水、电、铁路、港口项目需要建设。事实上,海外的项目都会或多或少遇到这些问题。
  以中铝在几内亚的西芒杜项目为例。2010年7月29日,中铝与力拓就西芒杜铁矿项目,签订具法律约束力的西芒杜联合开发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西芒杜项目。该项目需要修建铁路650公里,港口的泊位需要修建3个25万吨级的,这样的投资总额超过了100亿美元,让企业压力骤增,同时大幅度地增加了开发成本。
  再以中国企业境外铁矿石资源分布较多的加拿大魁北克为例,“有铁路,但是要形成大规模的产能,需要修建新铁路,扩大港口。预计需要修建800公里铁路,需要几十亿美元的投资。”王建军表示。
  据业内人士的估算,对于品质尚可的海外铁矿石项目,如果要形成1000万吨左右的产能规模,至少需要投资20亿美元,对于低品位的项目,要达到20多亿美元,甚至是30多亿美元。

李新创告诉记者,在国内缺矿的情况下,许多国内行业投资海外矿业,但投资有些盲目。“如果海外权益矿平均每吨开采成本超过100美元,肯定倒闭。但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吨开采成本在40美元至50美元之间。不要因为某些失败的权益矿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李新创说,“今年钢铁行业的局面是10年前不作为所致,钢铁行业为铁矿石涨价多支付3000亿美元。”
  在李新创看来,任何海外项目都有合理规模,并且开发项目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一些企业没有有效解决技术难题,再加上国外种种风险导致项目失败。然而,在非洲和南美则机会较多,比如在南美开采吨成本为30美元左右。三大矿山平均吨开采成本为30至40美元。
  “中国的海外权益矿应该超过3亿吨。这样才有利于缓解过度依赖进口铁矿石的局面。”李新创说。

  仍需“逆水行舟”

  “从目前来看,这对企业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企业要联合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加快境外铁矿的开发。政府将加大对境外铁矿石开发的支持力度。从长远看,这有助于打破国外对铁矿石的垄断。”王建军告诉记者。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苗治民也告诉记者,工信部联合其他部门也成立了铁矿石资源保障协调组,保障铁矿石的开发和供应。
  铁矿石的高依存度逼迫着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
  李新创告诉记者,预计今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在7.3亿吨左右,明年则提升至7.6亿吨左右。
  王建军认为,不能因为短期的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就不再投资海外铁矿石,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真正要做的是为今后5年、10年长期的铁矿石供应打好基础。要力争在今后10年进一步加大海外开矿力度,争取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增供应能力。
  在政府部门看来,境外铁矿石开发力度仍要加大,最主要原因是随着城镇化深入,中国依然需要进口大量铁矿石,“预计到2020年,铁矿石需求将达到12亿吨,其中仍有一半以上需要进口,有将近7亿吨。”王建军表示。
  尽管目前,不少海外铁矿项目并不能给中国企业带来收益。以武钢为例,其旗下矿山资源的生产进展,武钢只有早在2004年投资参股10%的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项目和位于国内的几个矿山在贡献资源或利润,其他矿山大多还处于前期勘探或可研阶段。
  “但中国企业需要坚持。”上述与会的企业代表认为。
  “从最初的调研、勘察,到最后的投产,最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这些待开发的矿山后续仍需大量的资本投入,短期内很难对公司的利润有正向贡献。一位参会的澳大利亚矿业方面的代表告诉记者。
  李新创也认为,铁矿石项目的建设不同于钢厂的建设,由于涉及港口、铁路等配套设施,一般项目建设完成需10年左右时间。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项目,从2006年开始建设,直到前不久才宣布要投产,花费了6年的时间。
  尽管困难重重,但也不完全是坏消息。上述参会的澳大利亚矿业方面的代表说:“我们非常需要中国的资本,我们需要中国更多的投资。”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铁矿石,钢铁,额外支出,,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