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收藏 > 收藏 > 正文
十窑九不成 大珍背后的116件殉葬品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2/11/22 15:16:46     
    由于宋代统治者对官窑的偏爱,其制作工艺登峰造极,失传之后一直难以复制。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窑”的钧瓷更为宋徽宗偏爱,对钧瓷实行绝对垄断,连打碎的瓷片都就地深埋而绝不许流入民间。由于钧瓷的釉色全靠窑变天然形成,非人力所能控制,因此它的烧成难度极大,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宋代官窑瓷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手工艺顶峰的体现。五大官窑瓷的精美细致、如冰似玉、釉若凝脂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宋代统治者对官窑的偏爱,其制作工艺登峰造极,失传之后一直难以复制。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窑”的钧瓷更为宋徽宗偏爱,对钧瓷实行绝对垄断,连打碎的瓷片都就地深埋而绝不许流入民间。由于钧瓷的釉色全靠窑变天然形成,非人力所能控制,因此它的烧成难度极大,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

    历时17年,河南大宋官窑瓷业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复烧出宋钧官窑瓷器。日前,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窑瓷器鉴定会在中国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举行。鉴定会内容还包括参观大宋官窑开窑仪式现场、参观中国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等内容,而通过开窑仪式,让我们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做“十窑九不成”。

 



图:工作人员对出窑瓷器进行严格检验,最终选定16件成品



    此次入窑瓷器共计132件,最后出窑的成品仅16件。而剩余的116件瓷器,则因为某些瑕疵被现场销毁。据了解,大宋官窑坚持奉行砸掉残次品只售精品的做法,专门设立了砸掉残次品的池子“钧魂”和严格的出品选验制度。

 

 

图:求珍去凡,有瑕疵的瓷器被砸入“钧魂”池



    工作人员带头将手中瓷器先砸入“钧魂”池,参加鉴定会的专家们对于一件件瓷器迟迟不忍下手砸掉,但为保钧瓷品质,不得不狠心将手中钧瓷砸毁。一时间,“砰砰”的碎裂之声不绝于耳。


    最后保留的16件成品,不仅品质完美,造型端庄沉稳,釉色丰富多彩,光泽温润如玉,韵味十足。而经过现场专家的评定,共选定三件瓷器作为本次开窑的“窑魁”,也就是这16件成品中的精品。

 



图:本次开窑的“大珍”一叶知秋


    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专家们还选出一件瓷器定位“大珍”,并命名为“一叶知秋”。“大珍”的意思就是这一件瓷器不仅是此次开窑的精品,即便在当代制作的钧瓷中都占有一定的位置。这每一件珍品的出现,正是来自于那一堆碎片,在这无数次的烧制、挑选、舍弃、砸碎的反复中,珍品才会成为真正的珍品。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殉葬品,官窑瓷,大宋,复烧,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