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在北京今年第一场冬雪的洗礼中,第二届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万芳苑国际酒店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食品专业、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秉承去年同期举办的首届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高峰论致力于推进产学研联合、建立产学研联合长效机制的宗旨,本次第二届会议侧重于正确把握食品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战略定位,找准关键问题,突破瓶颈约束,破解合作难题,高起点开创产学研合作创新、互利共赢新局面。 国家粮食局曾丽瑛副局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姜明副会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李子彬会长、国家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贾敬敦主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张天佐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章力建巡视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物种资源监管处万本屹处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教授、武汉工业学院副校长周坚教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教授、国家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葛毅强处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村处马金旺处长、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科教处杨泽钊处长、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董金狮副会长、中国食品报社张建斌副社长、美国肯塔基大学熊幼翎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开幕式上,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张天佐局长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特点,为大家做了题为“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和重点领域”的精彩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物种资源监管处万本屹处长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监管难题,从自身多年工作实践的角度出发,为大家做了题为“食品安全,我们共同的责任”的精彩报告。 经过为期半年的评选,南京财经大学等10家高校获得“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突出贡献高校奖”;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国家级食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等10家科研院所获得“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突出贡献科研院所奖”;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等10家企业获得 “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奖”; 陈峰教授等10人获得“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杰出科研人才领军人物奖”、 裴世春等20人获得“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杰出科研人才奖”、 武力等10人获得“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杰出企业家奖”。 经过近一年筹备,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征集到500余项优秀科研成果,涉及20余个大类食品的加工新技术、新方法,全部具备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很多技术成果都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迫切寻求合作企业,亟待实现技术转化。经过权威专家对对这些创新科研成果的认真评选,会议现场同时揭晓“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优秀科研成果奖”,并对一、二、三等奖的获奖科研项目分别给予了3000元、2000元和1000元的奖励金额,对奋斗在科研一线的优秀食品科研人员以资鼓励,以期对中国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会议现场还设置了“创新科研成果展览”和科研成果发布会专场,,全方位展示我国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成就,加大对成果的宣传力度,寻求洽谈合作,以新技术推动企业升级,实现互利共赢,加快中国食品产业创新发展。 主论坛分别邀请了美国肯塔基大学动物和食品科学系熊幼翎教授、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教授、武汉工业学院副校长周坚教授、美国新泽西癌症研究所陈宁高级研究员、教育部食品营养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里特教授、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董金狮副会长等业界权威专家纷纷对行业发展进行了解读,对食品行业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专场中,来自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湖南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学术界专家们从学术的角度对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科学技术研究进行了精彩演讲;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粮集团、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银祥集团等企业及监管部门的专业人士则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来深入探讨了如何让促进是食品产业产学研的更好结合。在科研成果发布会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江南大学等知名科研单位的10位专家共发布了10项具备转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 论坛在会议现场开辟新食品系技术展览,新设置实验室装备与仪器展览专区,多家国内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展示,寻求合作意向,以促进我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全方位合作与交流。会场展示区还集中展示了大量优秀企业、杰出食品科学家及杰出企业家的介绍,增进了解,促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