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由于受到领主权纠纷事件影响,原本在中国车市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日系车品牌销量大幅下滑,但是,一汽轿车却未从中分得一杯羹。
上周,一汽轿车发布公告称,今年三季度该公司业绩预计有较大亏损,预计2012年7至9月净利润为亏损1.93亿元至2.88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986万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55亿元至3.50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7.54亿元。
据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25日上午举行的前三季度工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汽车产销扭转了年初负增长的局面,并保持稳步增长,一季度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8%,而到了三季度,则出现了5%的同比增幅。在汽车业整体稳步回升的大趋势下,一汽轿车并未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公告显示,三季度销售整车13.68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27.4%,并且销售价格将下降,加之研发投入加大和相关费用的增加,导致了即将公布的三季度财报预计出现较大亏损。
车型老旧 被迫降价换市场
一汽轿车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控股子公司,据公司官网显示,旗下车型有奔腾B50、B70、B70、马自达睿翼、马自达6、马自达8等6款车型,车型相对老旧,未提高竞争力,只能大幅降价,以大幅降价争夺销量。以销量最大的马自达6车型为例,官方售价不足20万的车型,在4S店有着超过4万元的优惠,降价的结果并没有带来明显的销量增加,反而将同门中的奔腾系列轿车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在中国车型销售榜单上,出了奔腾B50和马自达6外,一汽轿车旗下剩余车型在榜单的前100名中均难觅踪影,而销量最高的马自达6月销量仅有7000余台,这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并不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数字。
这与一汽集团旗下的另一家公司一汽大众出现了鲜明的对比,一汽大众的迈腾、速腾、高尔夫、捷达等热销车型今年前9个月的月均销量都超过了1万台。
综合看来,现在一汽轿车手下已无赚钱良将。
业绩在未来数年内都将承压
此前瑞银证券公布的研报也对一汽轿车的前景做出了悲观的展望,在销量难有起色,产品终端价格将继续承压的情况下,总投资额超过180亿的扩充产能项目将在2011~15年间陆续实施,未来几年将迎来资本开支高峰。但这些项目短期内难以贡献业绩,相关研发费用和折旧摊销可能已经开始计算,公司的业绩在未来数年内都将面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