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在今年8月出台“收费公路重大节假日免费”政策: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中,通过收费公路时应免费通行。而今年的中秋国庆长假,即是该政策首次付诸实践。
国务院在明确要求各省市收费公路重大节假日免费的同时,也提出了各省机场高速可以“特事特办”:各地机场高速公路是否实行免费通行,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自行决定。
从目前各省公布的细则来看,大部分省份都将机场高速纳入了免费范畴。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湖北省就规定,武汉机场高速公路在中秋国庆长照常收费。
个别省份在通行车辆标准上显出宽松的特点:重庆规定7座及以下客货两用车也免费;广西规定型号和外观尺寸相同的小型客车,其核定座位为7座或8座的,按7座客车列入免费通行的车辆范围。
对于该项免费政策,路桥公司叫苦连连:因为节假日本就是小客车通行高峰期,也是路桥公司的营收“旺季”。
在路桥公司减收的同时,旅游行业却将从免费通行中受益。调查显示,今年黄金周期间有出游意愿的居民高达87.9%,远高于去年同期的58.3%。其中自驾车出游占比为29.5%,这些群体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免费通行政策是其选择自驾游的直接因素。
而收费公路节假日免费政策除了给车主们减负外,也带来了某种不变:即更甚于以往的拥堵。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介绍,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公路水路客运量将达到6.6亿人次,日均825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8.8%。客流的高峰量预计出现在9月30日和10月7日,其中9月30日会是最高峰,将达到8600万人次。
其中号称“首堵”的北京,在节前就已迎来了全年“最堵周”,拥堵指数一度达到“停车场”级的最高值:10。
部分省份的公路长假免费细则中也“照顾”到了可预见的堵车因素:例如四川省交投集团决定,对于因为拥堵造成出站时间晚于免费通行的时段,高速公路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对这部分车辆继续实施免费;江苏省交通部门也规定,若收费站前车辆排队超200米,不在免费政策内的大货车、大客车等也将全部免费放行。
此次高速免费政策的“首秀”也令租车行业大受其益。租车价格水涨船高,仍然有“一车难求”情况。一嗨租车公关称,在节前10天时北京地区预订率就已达70%。神州租车也透露,节前10天时已接到超过60%订单。
一些租车公司开始设置“租期”等门槛,将3天以下的租车者拒之门外,甚至要求租满7天,同时要求预付前3天租金甚至订单全额。
虽然高速公路免费政策是初次实施,细节方面仍有待完善,但车主们减负确实不争的事实。交通运输部专家称,重大节假日免收通行费后,平均每个人可能也就能省下几十元,但整体估算下来,一年可让利于民上百亿元。
中秋、国庆长假至昨天正式结束。据新华社报道,在8天时间里,全国公路水路共运送旅客6.6亿人次,同比增长8.8%,相当于我国一半人口东南西北大流动了一次。
由于免费政策的首次推行,长假期间全国高速路网经历了一场“大考”。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监测,与长假首日全国16省区市24条高速公路出现大拥堵相比,5日起逐渐迎来的返程高峰车流较为平稳,全国各大中城市高速公路入城方向车流虽有所增加,但整体上未出现长时间大规模拥堵现象。
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统计,从9月30日凌晨5点起,全国各主要高速公路就迎来了出行高峰,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等16个省(区、市)24条高速等局部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加之车流量普遍增大,造成局部路段车辆通行缓慢。
从10月1日起,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交通流量开始有所下降,除通往著名景区的部分高速公路局部路段车辆通行缓慢外,全国路网运行整体平稳有序,没有出现严重交通阻断事件。各级公路部门通过采取远程分流、近程限流等措施疏导车辆,确保了通往各主要景区的高速公路和收费站车辆通行顺畅。
对于造成长假“大拥堵”导致高速公路变身“停车场”的“罪魁祸首”,不少车主将矛头指向了“免费通行仍需收发卡”举措。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高速拥堵节点主要在于收费站进入口,发卡放行制度造成收费站交通“瓶颈”效应进一步显现。
针对这种情况,交通运输部10月3日作出决定:4日12时起对符合免费政策的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不再采取发卡措施,各收费站对免费车辆抬杆放行。7日午后开始,各省(区、市)交通主管部门陆续开始恢复发(收)卡措施,确保了免费通行政策的平稳过渡。
5日起,全国公路长途返程交通流量已逐步开始增加,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和深圳等城市返城方向车流从当天下午开始逐步增长。京港澳高速、沪昆高速、京沪高速、京昆高速等主要高速通道车流量有所增加,其中北京进京方向交通流量已开始反超出京方向流量。
6日下午,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返程高峰全面开始,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部分高速公路与城区道路连接线出现短时拥堵现象。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预测,长假最后一天,全国路网运行压力较大的路段还将迎来新一轮的车流高峰,可能持续到8日凌晨。但昨天上海、北京、广东、江苏等地路况显示,高速公路均未见拥堵,交通状况明显好于预期。
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抽样统计数据显示,10月2日全国28个省区市(未含宁夏和新疆兵团)的总交通量为3092.83万辆,同比增长40.49%;10月3日全国20个省总交通量为1781.07万辆,同比增长约38.18%。从重要高速公路通道交通量看,车流量总体呈现总量与七座(含)以下小型客车小幅增加的趋势,部分路段七座以下小车车流增幅明显高于总车流量增幅。
从上海的情况看,截至昨天下午4点,上海高速公路网车流量达到了599.7万次,比去年同期增加约40%,其中小客车占86%,达515.7万辆次左右,比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增加了约60%。整个中秋、国庆长假期,除了9月30日出现车流“井喷”外,此后7天车流量每天基本在70万至80万之间,整个高速路网运行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