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中国企业频频海外抄底 德国造面临中国造挑战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时间:2012/9/29 9:54:04     
  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除了武钢将收购蒂森克鲁伯的拼焊板子公司外,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准备斥资7亿欧元,收购德国老牌叉车制造商凯傲1/4的股份。 

  德国制造也曾经有过一段辛酸历史。


  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125年过去,通过严格生产规范,教育创新等措施,“德国制造”已成为目前全球最高质量的代名词。


  然而,眼下的“德国造”再次遇到危机,这次不是信誉,是市场环境。


  今年1—5月,德国1.2万多家企业破产。很多拥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德国制造”品牌面临消失的困境。一些“德国制造”被“中国制造”收购。


  根据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和参股外国企业的投资高达23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只有79亿美元。中国对外投资近七成流入了能源和原材料领域。不过,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时则偏重高科技企业,而且投资力度还在加大。


  除了武钢将收购蒂森克鲁伯的拼焊板子公司外,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准备斥资7亿欧元,收购德国老牌叉车制造商凯傲1/4的股份。中国收购的名牌企业还包括水泥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全球著名混凝土成套设备领导者施维英,以及世界领先的汽车门锁制造商凯傲德。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抄底,中国并购,德国制造,制造商,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