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卫锁乳业工厂生产车间大楼

蒋卫锁乳业生产基地
生而为人,但凡入世,大致都要历经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如四季轮回,终而不变,一茬一茬,如地里的庄稼,收过一季,便少了一季,累累果实,汲日月之精华,自然之灵气,养育了人类,绵延了性灵,感念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厚德载物、上善若水,观照自然,感悟人生,懂得取舍,方能从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佛家禅语,人生境界有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现代人通俗言:真就是简单,简单就是真。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是人类的滥觞,那种最为原始的状态便是最为接近人性本真的生命存在,是自然的力量,生命的焕化,人类不断向前发展,从最初的农耕时代,走向工业革命,再进入信息时代,生命是顽强的,自然是值得敬畏的,人类的智慧是值得赞赏和膜拜的,这种传承与发展,是文化的魅力,更是人性的力量,是推动人类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地悟,不断地总结,便是发展与继承的支点。
纵观历史,从某种意义来说,农耕文明是一种善的文明,与之对应的人的原始意识形态便是顺天应命,守望田园,辛勤劳作。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典型国度,因而中国农民也就形象地演绎和创造着农耕文明。敦厚,质朴、诚实、守信、勤劳、善良是他们的生命本色。
在中国,农民,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力量,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陕西,有一位农民,毅然而坚定地叫响了中国乳业诚信的时代口号,奋然扛起了“用良心做奶粉 振兴民族乳业”的企业诚信使命大旗。他,就是十多年前创办陕西首家“托牛所”和现代化挤奶站,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获得多项殊荣,受到国务院副总经理回良玉接见的杰出青年农民蒋卫锁,为了解和拯救中国乳业,他斥资30万发起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向重量级媒体揭露乳业掺假黑幕,并创办了全国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乳品连锁企业,荣获“和谐中国2011年度影响力人物十大杰出诚信企业家”称号。
如果说陕西杨凌是中国农业的一个缩影,那么,蒋家寨村则是杨凌示范区的一个缩影,而蒋卫锁则是蒋家寨村子的一位典型和标杆式人物。他的生命充满了激情,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而他则轻描淡写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我时刻在用心做事,用心做人,我不后悔我做过的事和选择,但我喜欢不断地总结,我的人生是在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中成长起来的,是一个“悟”字让我日臻成熟,走上了更高的人生之道。每个人的行动都受思想支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境界。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说到人生三个境界,蒋卫锁先生语重心长,他说:第一,是为气活着,人活着就是因为有一口气,同时,也要争一口气,不能让人看不起;第二,是为钱活着,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绝对不行的,有时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但蒋卫锁始终认为,君子爱钱,一定取之有道。第三,是为情活着,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无论友情、爱情、亲情,它都使得人生丰满,有了情,才会懂得爱,体会到责任和义务,活出人生的更高境界。
蒋卫锁先生说,很多事情都是从生活中悟出来的。上小学时,父母在外做生意,有时多日不归,临走时,将家里的一些事情交待给身为长子的蒋卫锁,一次要给够他家里的生活开销费用。一次,父亲走时给了蒋卫锁二十元钱,在那时,二十元钱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对于蒋卫锁来说,他也是长那么大第一次独立拿到那么多钱。他把钱装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时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心里无比温暖和自豪,终于有了一种快要成人的感觉。
那时,生活极为艰苦,在学校,就更甚,吃饭不是味道不全,就是连个菜星儿也见不到。夏季里,贫瘠的土地上终见繁茂,疯长了一季的庄稼地里像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吸引着被饥饿煎熬的人们,入秋不久,各种菜蔬、果实渐熟,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了。尤其是年少的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夜是那么地漫长,就像是鲁迅笔下的故乡,个个如憨厚的闰土。蒋卫锁和伙伴们约好了,一起去一片胡萝卜地里偷些胡萝卜下饭,他们猴子一般,精灵灵地,在没人的月夜里撒欢。等个个衣服里包裹着一大堆半生半熟的胡萝卜回到宿舍的时候,蒋卫锁一摸口袋,才发现,糟了,钱不见了,二十块钱,那可是他和弟弟妹妹近一个月的生活费呀!头上直冒虚汗,眼前浮现出父亲母亲焦荒的眼神,那是父母起草贪黑,热水汗流,爬坡赶路,多少个日日夜夜,才挣下的一点血汗钱啊!蒋卫锁懊悔不已。等他第二天不等天亮小跑着赶到那片胡萝卜地里时,远远地,他就看到,农民正在拔萝卜,收菜,他惊呆在地头,却不能靠近。垂头丧气地返回学校。
这件事,一直深深地埋藏在他的记忆里,有时想起,不是心疼那二十块钱,而是体味和明白了其中的玄机,贪小便宜吃大亏,古人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中国文化,千年精华,一代又一代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只有智者懂其髓,在悟中践行,历练,升华。“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诸如此类,至理铭言,蒋卫锁深得其智,悟出其慧。
蒋卫锁是地道的农民,是有先进思想和经济头脑的新时代农民,在他的脑海中,商机无处不在,但他明白,先把人做好,才能把事做好。当年创办粮油店,杨凌市区往西就是宝鸡扶风县,扶风绛帐油资厂在当地很有名气,蒋卫锁的粮油店每次从绛帐油资厂进油,三五天进一次油,每次油车一到,蒋卫锁和妻子先请司机喝水、喝茶休息,卸下油,他又专门请司机吃饭,和司机吃饭的时候,边吃边聊,一次,一次,他和司机都成了朋友,了解到很多市场行情。
市场如战争,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蒋卫锁人缘好,不掺假,顾客很多,这引起了周围店面的妒忌,于是,暗地里,和他打起了价格战,谁知,极为敏感的这一招也不灵,人们还是相信蒋卫锁家的油。有时候,赶上行情不好,市场一变,油掉价了,即便赔钱,他也得降价买, 三块五进的油,三块钱买掉。虽然,赔了一点钱,但他赢得了市场,口碑,和信誉。
守信用,讲诚意,蒋卫锁的超超粮油店也杨凌市名声鹊起,一时,各大学校、机关单位、食堂、饭店,还有普通市民等都成了超超粮油店的长期顾客,不完全统计,杨凌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吃从蒋卫锁开的粮油店买的油。如此喜人场面,蒋卫锁是看在眼时在,乐在心里,他深深懂得,做生意就是做人品,米面粮油是群众生活必须品,关系健康和生命安全,掺假就等于是投毒,绝不能做伤天害理之事。
他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艰辛。在开办托牛所和挤奶站时,他长期供奶的一家乳制品企业西安分公司提出“限量撤点”策略。蒋卫锁被要求日交奶量从30多吨限量到11吨左右。一方面企业大批限量,另一方面奶农每天交奶,蒋卫锁个人损失达几十万元。而掺假、制造假奶的同行却如鱼得水,日子比他好过多了。这时不掺假的同行们也纷份投身到这股“大潮”中去了。也有人劝他和大伙一样掺假算了,他的答案是“不”――宁愿赔钱赔得分文不剩也决不掺假。
为了更好地了解乳业的情况,蒋卫锁发起“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活动。他走访了多个省市、深入了解收奶、交奶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他历经了困窘、危险,甚至还有离异,但蒋卫锁始终没有退缩。经常都是一住进旅店,就开始想明天的费用怎么办。有一次和老板讲好第二天给钱,入住后他就赶紧打电话求助。蒋卫锁说自己没想过退缩,他认准了要打牛奶行业的假,就一定要先了解掺假的全过程。这一趟“长征”走下来,他不仅全面了解到了掺假的情况,也看到了奶农的不幸遭遇。由于掺假者“造牛奶”成本低廉,一些奶农交上的奶价被压得很低,不少奶农被逼得走投无路。“牛就是他们最值钱的(家当)了,可是他们不得不卖牛、宰牛,生活可怎么办啊。真的是太可怜了。”蒋卫锁说。
社会的复杂性已远远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和“坏人”了。“好人”和“坏人”具有很大的相对性。蒋卫锁先生常说,人与人之间,没有多大的阶层仇、民族恨。人生起落,升沉荣辱,因为不同流合污,蒋卫锁的奶站赔了,倾家荡产,妻离子散,面对种种质疑、恐吓,甚至生命危险,他没有退缩,还恳请媒体不要提乳企其名,那时,他想到的是整个行业,和产业链上数以万计的农民,都不容易,他说,他揭露是希望给中国乳业一线希望,带来曙光,而不是毁灭。否则,他也将成为时代的罪人,而不是揭黑的英雄。
挑战每一个机遇,战胜每一个困难,成了蒋卫锁的人生之乐,也许,这正是企业家的魄力和魅力所在。蒋卫锁正是这样一位执著的农民,一位颇具胆略和气魄的企业家。缘于心中的挚爱,一个关系民族健康的国家强盛的产业,蒋卫锁认准了中国乳业这条道,跌倒了,又站起来,让无数人,钦佩、敬仰和尊重。而在艰难的起落沉浮中,种种世态炎凉,与人生心酸,只有自己感知和品饮。生命在,信念在,未来就在!
几经周折,蒋卫锁回归乳业,从办奶站、做配送开始,卧薪尝胆,积聚能力,几番风雨,终于重新崛起,创立自己的羊奶粉品牌,以诚信经营,迅速发展,在全国拥有了三百多家加盟店,随着品牌的不断发展,他不断建设和完善产业链,从奶源做起,全程监管,保证产品质量,探索建立以羊文化为核心的蒋卫锁品牌,在行业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这,都得益于蒋卫锁——这位企业领头羊的正确指导和引领。视朋友为兄弟,视员工为子女,用人之优点,包容人之不足,蒋卫锁如是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常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员工谈心,了解其家庭困难。“百善孝为先”,“老吾老师及人之老”,公司建立“良心卡”制度,代员工行孝,使员工受到的生动的良心教育。进而,蒋卫锁先生在公司倡导用良心做事,做良心企业,诚信经营,弘扬羊文化之大善大美,回归人性,用理念和思想引导人,教育人,把每一次例会当作一次次生动的课堂,语重心长,情真意切,与员工分享人生感悟,望员工在此成长,获得提升。
在蒋卫锁以人格为保证的品牌理念引领下,用心做事,诚信经营已经成为蒋卫锁人与全国加盟商的立世标准,而这,无不得益于一个“悟”字,一个内心情感激荡的生命历程,闪耀在蒋卫锁生命中的人性光辉!(文/柳丽娜)

蒋卫锁羊奶粉全国加盟商 用良心做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