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企中秋媒体联谊,应邀者寥寥。为表明态度,一同行发微博称:做记者要有民族节操,以后凡日资企业的联谊会,一概不参加。此举即受到众媒体人力挺,有同行更倡议:最好给购岛提供资金的日本企业的活动以后都不要参加了,比如说松下、三菱等。网友“伊果伊果”也在微博中留言:“钓鱼岛事件后,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本次家里装修,家电一律拒绝日货。”网友“siyi爱赵薇”也表示,“我家所有家电除了欧美的,基本上没有日本的,支持国货不买日本货。”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投射面而已,诸如“中国民众取消国庆日本游”、“市民拒购日资车”等,无一不在表明中国人的态度。与此相呼应,随着钓鱼岛事件的不断升级,8月份以来,日系品牌家电销售额也应声整体大跌。一家大型连锁家电企业近期内部数据显示,北、上、广三地日系彩电8月各品牌销售额均出现大幅下跌,其中,东芝降低40.31%;三洋下降44.32%;松下降低23.41%;夏普下降21.06%。
诚然,日系家电衰败是近年来不争的事实。截至2012年3月底,索尼、夏普、松下均创下了巨额的亏损记录。夏普第一财季运营亏损941亿日元,正考虑大规模裁员;索尼2012财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46亿日元,并拟将本财年电视销量预期从1750万台调低到1550万台。国内市场,在国产品牌的狙击下,不少日资品牌诸如东芝、三洋乃至松下,已沦为二线品牌,前二者的销量之和,还占不到市场总量的1%。
上述日系品牌在8月销量呈现大幅下滑,不能简单地认为这只是巧合。笔者认为,钓鱼岛事件伤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感情,对日系家电的销售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可以说该事件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日系家电企业的衰退。
而站在产业战略的高度,当我们的产品与日企生产的产品品质相当,甚至超过他们的时候;当我们的本土化运作更灵活更具操作性的时候;当我们的创新技术远远超过他们的时候;当我们的卖场终端出样远远多于他们的时候,我们就从源头上真正做到了“击败日货”,这毕竟是市场经济规律自身的选择。
衷心希望,更多的国产产业能牢牢的占据这样的战略高地。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