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通讯 > 通讯 > 正文
上海“第三方模式”实践一年初获成效
来源:通信产业网       时间:2012/9/12 10:02:21     
    2012年9月7日,正值上海建通成立一周年之际,就“第三方模式”在上海的实践及其引发的思考,上海通信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共同进行了探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巡视员李正坤在发言中表示,所谓第三方模式就是对竞争方以外的第三方,不参与竞争的来专门做维护。 

  2011年9月7日,上海市建筑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成立(简称,上海建通),这是国内第一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维护和建设的第三方公司。上海建通成立时,因其通信网络建设和维护上的“第三方模式”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第三方模式”是对工信部“共建共享”政策在具体执行上的延伸和又一种方式。无论对于国家宽带战略的进行,还是对于用户享受更好的宽带服务,“第三方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2年9月7日,正值上海建通成立一周年之际,就“第三方模式”在上海的实践及其引发的思考,上海通信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共同进行了探讨。


  为什么我国用户的宽带体验比较差?


  长期以来,我国宽带服务一直饱受各方诟病。对此,从事通信行业研究数十年的上海邮电经济研究会首席顾问高仰止认为,问题主要出在“顶层”和“底层”。


  高仰止说,在顶层设计上,美国、日本等国家早在十年前制定了宽带发展的国家战略,而在我国,经过各方多年的呼吁,今年才将要提出宽带国家战略。在美国等国家,宽带服务是普遍服务,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例如美国的宽带网络建设,费用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电信运营商各出三分之一。在日本,政府也给予电信运营企业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补贴和无息贷款。而我国的宽带服务,成本全部由企业承担。即便是2009年的“四万亿”,也没有一分钱投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宽带服务,还是处于普遍服务与商业服务之间。


  宽带网络的底层,就是用户驻地网。我国的用户驻地网,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长期处于乱象丛生的状态。我国的用户驻地网有四难:进场难、入户难、协调难、监管难。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宽带服务的质量。


  引入第三方模式是必然趋势


  高仰止认为,目前种种“某某为王”的说法,都只是相关产业在信息通信领域争取话语权的说辞,真正的“王”,只有用户。而用户驻地网是通信网络中最接近用户,也是价值最高的一端。


  对于用户驻地网现有的建设运营模式,上海邮电设计咨询院总工程师刘健归纳为三种:或一家运营商进入后,其他运营商进入就比较困难;或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或非法经营,运营商利益受损。而引入第三方模式后,对用户驻地网进行统一建设和维护,实现资源共享,以上弊端可基本克服。据此,她认为,用户驻地网的建设和维护实行第三方模式,应该是最佳选择。


  高仰止则指出,目前驻地网发展中最突出的“四难”问题,严重阻碍了驻地网的健康发展,要解决四难,最理想的方案是引入统筹建设、统一维护、规范管理的第三方模式。至于怎样引入第三方模式,他认为:明晰产权式前提、平等接入是关键、用户选择是底线、创新经营是动力、规范管理是基础。高仰止认为,在推行第三方模式中,政府应该担当起统筹、引导、规范、服务的职能。


  上海建通:第三方模式初获成效


  上海建通总经理渠冰在发言中以上海建通成立一年来践行第三方模式的生动实例,阐述了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中推行第三方模式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他认为,第三方模式是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最理想的模式之一;第三方机构是电信运营商、房产开发商等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和专业“管家”;第三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点”,是政府的指导、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保障以及产业链各方的精诚合作。


  上海市经信委基础设施处副处长钱晓、市通信管理局设计施工监管处处长季褆、市场监管副调研员居金荣、上海电信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军等在随后的研讨发言中,围绕“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及运行管理,如何适应“宽带中国”战略和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如何进一步完善第三方模式,进一步发挥其在用户驻地网等信息通信基础建设和维护中的应有作用”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巡视员李正坤在发言中表示,所谓第三方模式就是对竞争方以外的第三方,不参与竞争的来专门做维护。当时市政府定这个模式的时候经过了市长办公会议,市委常务会议,这里面讲到了一个规划、一个标准、一个机制。这个机制规定第三方维护,当然机制还有其他的方面,要推进机制建设。这是第三方。总结一下工作,应该说第三方维护取得了一定成就,现在还是初期,大规模的维护还没有沉淀下来,当时是先试先推。


  李正坤说,第三方维护从大的来说有利于竞争。改变了限制其他运营商进去的情况。对用户来说有利于用户的利益,现在说鼓励多家进去,共享驻地网的资源,用户的选择性很强了。另外对运营商来说规范了秩序。应该说不合理的收费也取消了,签订不平等协议,或者是乱收费。对运营商来说实际上也也好处,对整体的通信发展有好处。


  李正坤还指出,第三方维护实际上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也会碰到很多困难。


  首先是认识方面的问题。基础运营商和驻地网运营商的认识也有差异,行业内、行业外也有不一样的看法。提出来所谓的配合。认识上现在存在不同的地方。再一个是操作上碰到很多的问题,会有很多的不顺畅的东西,文件不可能规范得很细细,最后还是需要一步地来做。


  讲到法律法规,这是缺失的。政府要不断地建立规范。对建通公司来说怎么做好这个试点工作非常重要。政府要反对的并一定是垄断,主要反对的是垄断行为,在市场调节失灵的情况下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就是政府进行干预了,规定一些保障整个社会竞争性的存在。


  现在第三方维护公司是讲小区到楼道,还有家庭影院的维护,机顶盒等的维护,也就是说怎么样减少维护的段落,或者是说增强维护的响应、服务等等。做得过来,做不过来需要看一下服务好不好,运营商愿不愿意选它。还有维护机顶盒,维护接入设备都不一样。这方面的挑战也非常多。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维护,上海电信,第三方,模式,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