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寄望于产业地产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粗放式开发到精细化运营成为了开发商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产业地产高于开发资金实力要求的无形门槛。8月8日位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的博雅C-Center盛大开盘,据悉此次开盘活动不仅诚邀30多家企业现场感受企业运营服务的创新模式,同时方正金融集团、方正信产集团、中国技术交易所、北医健康产业园等产业资源链上的合作单位也将到达现场共同见证博雅C-Center的首发。
在强大的北大专属企业资源链和智慧型企业运营平台服务的创新模式下,博雅C-Center能否引领了商务地产的真正崛起?

博雅CC 产业地产的创新
博雅C-Center向记者透露,开盘当天北大国际医院等北大专属企业资源链上的合作单位亲临现场,共同见证博雅C-Center的首发。8月8日开盘现场进入倒计时,人们对于商务地产、全资源链,特别是博雅C-Center的创新模式的好奇也达到了顶点。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经济环境下,产业绝对是一部具有大功率的发动机。回首中国城市化变革,关注的焦点始终离不开产业的变革。城市变革的实质可以说就是产业的发展与变革,没有产业的驱动,人口和生产要素不可能流动,产业配套和城市配套不可能形成。商务地产正是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地产开发模式,这种地产与产业的结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专属于商务地产的时代似乎已经来临。
商务地产时代的来临,不仅是大批开发商的融入,更重要的是开发模式的创新。8月8日开盘的博雅C-Center正凭借北大资源的雄厚实力,走出资源与产业地产结合的创新道路。
目前国内企业缺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战略等多方面的短板效应,而这也成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阻碍。北京北大资源地产CBO(Chief Business Officer)张志高告诉记者,“传统的地产模式完全无法满足企在成长过程中对于软服务的要求,如何为入驻企业提供规避‘短板效应’的解决方案,正是博雅C-Center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并坚持将这样的解决方案转化为创新的服务产品,走出商务地产的创新模式。”
运营服务 永不落幕的刚需
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企业从数量上已达到30余万,占全市主营收入的64%,和81%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而且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生活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是推动全市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与中小企业在城市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阻碍却让人堪忧。北京北大资源地产CBO(Chief Business Officer)张志高谈到中小企业时表示,“中小企业基于其自身实力和资金规模,在很多企业发展环节上遭遇瓶颈,因此相对于大企业,他们对于企业运营服务有着强大的刚性需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有着迫切需求,博雅C-Center整合北大及方正集团的雄厚资源实力,为中小企业构建了全资源链?智慧型企业运营平台。以人才引进为例,博雅C-Center所处的中关村被业内人士称为人才特区,享有最高的人才引进政策,而博雅C-Center未来将与北大整体教育机构的对接,则完全能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引进人才还需培养人才,博雅C-Center建立了专属服务资源链,将北大教育资源导入,化解企业人才培训的烦恼。而最让企业困扰的是如何留住人才?区域环境资源链的生态资源、交通资源、配套资源给企业员工营造了一个舒适办公,轻松生活的良好氛围,帮助企业留住人才。
博雅C-Center的未来,就是“打造一个集‘企业医疗服务平台’、‘技术资金平台’、‘管理服务提供平台’和‘观念提供平台’于一体的专属服务运营机构。相信博雅C-Center将是中小企业发展刚性需求的首选。

产业互动 可持续的发展
纵观全球产业地产的案例,无论是以生物医药为核心的医药产业园区,还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园区,产业才是产业地产的真正出路,为产业服务,打造产业配套,才能与入驻企业一起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博雅C-Center所处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中国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创新为主的高科技专业园区。和绝大多数的开发商不同,博雅C-Center在开发之初就花了大量的时间了解产业链。上周北京北大资源地产CBO张志高携博雅C-Center团队连续走访了毗邻博雅C-Cente的北大国际医院和北大健康产业园,而见面会上话题焦点从入驻企业员工就医绿色通道,到上下游企业产业链的建立,始终没有离开过产业链的互动。上下游的产业链互动不仅能够在一些环节上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实质优惠服务,例如国际级体验服务、就医绿色通道等,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企业优化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与北医健康产业园的合影
随着8月8日博雅C-Center的开盘,企业专属资源链也将逐渐成型,开盘当天北大国际医院等北大专属资源链上的合作单位的亲临现场,传达着企业专属资源链美好未来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