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作为手机基本功能的拓展,米聊一直诟病于活在“微信”的阴影之下。即便在本月初放出了最新的产品版本,但公关稿里提到的“126项产品更新”,能值得拿出一聊的竟只有多人语音功能。随着米聊的羽翼丰满而带来的是,雷军正被拖进由米聊、小米手机及它们的敌人制造的战争之中,而双线作战的小米,面对的都是互联网乃至整个业界的精英公司,其中形势,看清并不难。
如果雷军真的是在复制苹果,那么“米聊”在小米整个产品体系中的地位显然不应该高于“MIUI”。而从目前看来,“MIUI”在帮助雷军完成了最初的用户积累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大亮点”出现,恰相反的是,雷军和底下的小boss们,正在力捧的是“米聊”。
不过,随着米聊的羽翼丰满而带来的是,雷军正被拖进由米聊、小米手机及它们的敌人制造的战争之中,而双线作战的小米,面对的都是互联网乃至整个业界的精英公司,其中形势,看清并不难。
同样是作为手机基本功能的拓展,米聊一直诟病于活在“微信”的阴影之下。即便在本月初放出了最新的产品版本,但公关稿里提到的“126项产品更新”,能值得拿出一聊的竟只有多人语音功能。
善辩的雷军完全可以用“用户数量不能代表一款产品的全部”这一说法来向马化腾发难,但是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公开讲出这句话,毕竟,用户数量真的是个非常可怕的产品评定标准,这也是依靠雷军个人魅力也很难解决的少数问题中的一个。

已陷入双线作战的雷军
“米聊”新版更新中太多的强调了“细节”这一关键词,这也是雷军性格在产品线上的延伸。而作为产品制作的具体执行人,米聊产品经理冯智勇在宣传中谈的更多的也只是功能细节,而对于战略层面惜字如金。
双线作战
因为雷军曾经的低调,MIUI在低调中崛起也在低调中失落,而在米聊身上,小米将不会让这种故事二次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米聊与生俱来的娱乐和社交属性,即便采取低调的运营策略,也未必低的下去。此外,米聊在小米整个产品体系中的作用,与MIUI的“粘人”功能大不相同,雷军想要的当然不只是一款“约炮”神器,米聊最终要成为能吸引并聚集整个小米系产品所需用户数量的“人气池”。
一直以来,雷军对腾讯的艳羡溢于言表,尤其是QQ的海量用户,虽然他们有些也是小米的用户。MIUI虽然能在早期通过网络口碑得到广泛的传播,但作为入口级的应用还是“显大”。在小米手机出现销量膨胀的态势后,购买小米手机的用户显然已经超出原来MIUI的真实粉丝数量。现在,雷军还敢说小米手机只是一款仅为“发烧友”提供的手机么?
很显然,MIUI出色的完成了小米“发烧友”的聚拢任务,并且是超额的完成。但随着小米手机用户结构的不断扩张,对MIUI保持亢奋的用户相对数量必然会降低,当这一比例数字被雷军的手下制成表格摆在办公桌上时,一个问题会诞生在雷军的脑中:小米手机今后卖什么?
而这个答案,最可能就是米聊。于是接下去的情节也可以猜测了,比如雷军为米聊开发部门加人加枪、米聊的更新版本和频率逐渐增多加快、米聊用户数猛增到千万级或亿级的公关稿被付费发布到各大网络媒体。。。。。
最后或者也许更可能是在上述情节发展的过程中,米聊引起了马化腾的特别关注和紧张,于是马化腾为微信开发部门加人加枪、微信的更新版本和频率逐渐增多加快、微信用户数猛增到亿级或者几十亿级的公关稿被付费发布到各大网络媒体。。。。。。
从此,雷军会很累,也许他会继续为米聊开发部门加人加枪,导致米聊的更新版本和频率逐渐再增多再加快,或者花更多的钱去媒体宣传米聊,让米聊的用户也上到几十亿级。但马化腾不会累,因为在QQ之后,他终于又找到一个喜欢玩“军备竞赛”游戏的玩家。
而这只是米聊的故事。
由米聊带来的用户群基数,可以抵销小米手机的部分生存威胁,但作为硬件终端的小米手机,会一直忙于同传统手机厂商和新兴互联网手机厂商们的战争,而规模上绝不会小于微信与米聊的冲突。
战略在哪?
雷军也谈过很多的战略,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很多人不同,他从不对一款还未成功的产品谈战略。雷军确实谈过小米手机的战略,但这是因为小米手机在他认为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功”。
因为雷军是个喜欢分享的人,但却在谨慎的把握分享的度,如果真的被逼非要说出一款尚未成功产品的战略,他会很聪明的告诉你“产品都要一点点长大,切忌提前布局”。
所以至于米聊究竟在玩什么战略,在这款产品没有打败微信,没有获得更多的用户数量之前,我们只有去猜。
MIUI的成功,是因为促成了小米手机的阶段性成功,但开发和拓展小米手机的后续卖点是摆在雷军和他的团队面前的最大问题。MIUI在安卓第三方应用市场虽然占据一席之地,但在近期互联网手机热潮冲击下,想获得如最初时的成功难度加大,至少小米公司不会像推出小米手机之前那样加力MIUI,由此导致的影响是长期、缓慢,甚至一定程度上是负面的。
不过,狂热虽然是发烧友的主要特征,但不代表狂热的粉丝没有智商,如果小米手机缺少可供粉丝讨论的“谈资”,或者既有话题已被讨论稀烂,直接反映到市场的就是小米手机销量的下滑甚至被市场抛弃。
毫无疑问,现在已经拥有了互联网和手机制造双重经验的雷军,不知道会不会成为希特勒第二,但可以预想到的是,他会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