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油价下调的第一时间,国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便作出了调整,坐飞机的人感受到费用下降了。可日常打车出行的人就有些小郁闷,为什么有的城市就不加收费了,有的城市却视而不见呢,出租车也成了个“跟涨不跟跌”的行业了么?
房价是否要涨,虽然还是未知数,但房产商拿地的冲动却已“井喷”。有城市一口气推41幅地块,如此大手笔让意欲购房者心里不由得不嘀咕,到底现在买还是不买?
之前买房能赚钱,现在做什么能赚钱?有人想到了套现,谁想拿医保卡套来万金,也给自己套来个“非法经营罪”,看来,赚钱还得有道。
存钱也有风险。市民的600多元被冻结30年,银行起初只给付本息802元,告银行,最多赔你2500元,普通百姓维护自己的利益可真难。
随着国际油价的回落,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也遭遇了三连跌,目前国内大部分市场的93汽油都已经重归“6”元大关,但部分城市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跟涨不跟跌”,并未跟随油价的下跌而下降。据记者调查,在7月11日国内油价下调后,目前仅青岛、深圳、南昌、大连等十一个城市对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进行了停收或下调。
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认为,缺乏全国统一的联动机制和监管机制是造成这些涉油企业产品或是服务价格调整较慢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则是与企业中油价成本的所占比例以及市场竞争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总的来看,只要这个行业不是垄断性质的行业,在其自身的市场竞争中将会逐渐完成价格的调整。调整并不见得会紧随油价调整,或将需要一定的时间段冲击。而垄断行业方面,则主要看政府价格调整杠杆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