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众“DSG事件”继续发酵,大众将变速箱的质量担保期延长至10年或者16万公里并没有平息中国消费者的愤怒,对大众品牌的信任危机终于导致大众中国总裁倪凯铭提前下课。现在大众漠视中国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措施或让大众汽车重蹈当年三菱的覆辙。
DSG事件
从去年起,陆续有中国消费者反映,搭载DSG变速箱的大众汽车出现异响等现象,涉及几乎涵盖大众汽车在华销售的所有车型。并在今年3月份升级为集体消费维权事件。
处于舆论中心的大众中国公关部,一开始便以“不知情”为由搪塞,这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愤怒。5月份,在一些网站投诉车型榜单上,对大众DSG变速箱故障的投诉高居榜首。
据悉,大众DSG双离合群发性故障从2009年起就陆续被各媒体报道。最初大众只是道歉,延长保修期而已。
这次DSG事件大爆发是生在大众汽车在华销售风生水起之时,去年大众汽车在中国销量达到225万辆,同比增长17.2%。中国已经成为大众汽车最大单一市场。今年前5个月,大众汽车在华销售108.26万辆汽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7.5%。大大抵消了大众在欧洲市场销量下滑的负面影响。
4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宣布,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大众汽车DSG变速器故障信息,在中国质检总局两次约谈大众汽车公司,要求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变速箱故障问题后。大众终于在5月23日宣布延长故障变速器的质量担保期,但是拒绝召回与DSG变速器故障问题相关的中国市场车辆。
由于大众汽车DSG变速箱故障问题可能随时危及上千万中国大众汽车用户行车的生命安全,大众第二次延长保修期,而不是召回问题产品,引发中国消费者的愤怒。
虽然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是大众DSG在中国市场的质保期长期低于美国,中国消费者的权益和尊严长期受大众汽车的漠视。直到去年大众才给予中国消费者和美国一样的质保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位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指出,大众延长质保期,要求故障车辆必须去4S店维修保养,这等于绑架了消费者汽车保养的自由选择权。以100万辆大众汽车去4S店进行10年保养来估算,将可以给大众汽车及其4S店带来200多亿元的收益,而中国大众消费者平均需要多支付3万元以上的支出,这是典型的损人利己。
据悉,大众长期在华采用双重标准,无视中国消费者生命安全,拒不召回故障车辆,而2009年在大众汽车六速DSG因出现动力中断等故障而遭到美国当局调查,大众公司迅速承认存在问题,并宣布召回美国所有搭载有六速DSG的车型,同时将美国市场的大众DSG保质期延长到10年与10万英里。中国市场为大众公司贡献了接近一半的利润,却享受不到大众公司的公平待遇。
或许只有中国购车者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唤醒中国消费者对大众汽车的唾弃。
三菱的悲剧
目前,大众“DSG事件”还在发酵,大众汽车在华销量已经开始受到影响。今年4月大众在华销量22.77万辆,5月份在华销量为22.11万辆,同比4月出现微弱的下降。
如果大众继续无视中国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或许将步当年三菱的后尘。
日本三菱汽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中国市场,并在90年代知名度超过丰田、本田、日产这些日系兄弟,成为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2003年,三菱在华汽车销量高达14.5万辆,同比增长200%,超过当年丰田在华12万辆、本田11万辆、日产7.4万辆的销量。
2004年,三菱汽车发动机、刹车等零部件的严重质量问题被曝光,涉及三菱几乎所有车型的81万辆三菱汽车,三菱汽车面对中国众多缺陷车采取隐匿不报,无视中国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面对众多中国消费者索赔案件,三菱汽车公司采取推脱、拖延等措施。这严重影响了三菱的品牌形象,三菱汽车在华乃至全球市场销售从此日暮西山,面对惨淡的销售,合作伙伴戴姆勒结束与三菱的合作,三菱北汽项目也流产。直到现在三菱汽车在华销售仍然惨淡不堪,继续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边缘徘徊,无法翻身。
去年,三菱旗下的广汽长丰,东南汽车和三菱进口车在华总销量仅有6万辆,仅相当于中国自主品牌奇瑞汽车去年销量的十分之一。在中国去年1800万辆汽车总销量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大众集团面对众多大众缺陷车不但没有负责任地实施召回,以保护中国购车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反而继续绑架中国消费者,企图在保养这一块谋取更多利益。
目前,在传统内燃机方面具有技术优势的大众汽车并没有在新能源汽车上获得任何先发优势,现在却又面临DSG变速箱故障事件逐步升级,这导致大众汽车(中国)总裁兼CEO倪凯铭近日提前下课,大众汽车集团负责商用车业务的董事约赫姆·海兹曼出任大众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中国事务。
虽然大众在华人事调动已经出台,但是大众仍然没有拿出诚意主动召回大众缺陷车。在中国未来十年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时,或许这一事件只是大众汽车在华发展呈现强弩之末的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