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对稀土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国稀土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正在逐步加大,一些资源濒临枯竭。20号,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白皮书明确表示将确立实施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保护性开采。
当前,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超强度开采,中国稀土资源保有储量及保障年限不断下降。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稀土开采、选冶、分离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更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等事件。苏波表示,中国将加强稀土行业的科学管理,采取一系列重要的措施,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政府对稀土开采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高度重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稀土行业的发展。中国政府提高了环境保护的准入标准,要求企业开展环保治理工作,到期不能达到要求的要全部停产。”
白皮书同时披露,稀土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资源的稀缺性没有得到合理体现。针对有关方面认为去年稀土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苏波回应说,稀土的价格上涨完全属于理性的回归,完全是一种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料显示,美国一个公司曾经作过一个测算,在2002年至2005年,中国把稀土这种属于黄金档次的宝贵资源当白菜、胡萝卜价格去出售,造成社会对稀土价格回归的一种强烈反应。
“有一点中国政府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去年价格的上涨完全是一种回归性的上涨,完全是一种市场机制的作用。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干预过稀土的市场价格,中国也没有利用市场价格的上涨来获取经济利益。因为对于中国来说,作为第一制造业大国,我们去年的工业产值已经接近80万亿,而稀土去年的产值最高也就800多亿,微不足道。”
白皮书指出,未来中国将完善稀土政策,加强行业管理,与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公平合理的稀土市场秩序,奉行既保持国际市场稀土合理供应,又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双赢战略,不断促进公平贸易和国际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