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制造业信息化,正在极大的改变着传统生产方式,改变着商业及其他领域,更为发达国家带来重新崛起的机遇。

近日,在用友公司主办的“2012`经营与管理创新年度峰会”期间召开的以“两化深度融合创建一流的集团制造企业”为主题的制造行业分论坛在苏州举行。本次论坛汇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众多制造业企业高层管理者。国家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健;国家工信部电子研究所周剑博士共同探讨了经济后高速发展时代,中国集团型制造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重塑的革命性作用和IT技术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并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价值化的两化融合模式。

“十二五”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十二五”将是我国两化融合水平实现整体性提升的关键时期,这个是对两化融合发展态势在国内的基本判断,将是两化融合水平实现整体性提升的关键时期。

在此大背景下,国家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徐愈司长充分肯定了用友两化深度融合为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促进作用,并表示,当前经济形势下,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等压力剧增,信息化将是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缓解压力,与国际竞争对手“对标”的有力武器。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健先生提出,“两化深度融合”是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举措,制造企业实现“效率驱动、服务型制造、全球化经营、资源高效利用、价值链高端”将成为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升级为制造业强国的必备要素。
工信部电子研究所周剑博士通过评估中国制造企业两化融合成果,指出了当前企业两化融合中的问题与现状,他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对日趋严重的资源短缺约束、形势严峻的环境保护局面,解决出口持续下降、内需萎靡不振、人力成本急速上升、用工荒不断蔓延等问题,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的核心关键。
在国外有着丰富信息化经验的源讯公司全球制造副总裁Robert Goegele,发表了题为“集成的制造业管理 - 未来增长和创新的推动力“的演讲。他认为,中国的IT解决方案必须满足目前的生产和物流的战略趋势,而智能的集成方案是管理创新,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此外,香港领先工业集团、华泰集团、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恒安集团的CIO也一同出席本次会议,并与参会嘉宾分享了信息化如何为企业创造商业价值的经验。
亚洲最大、世界前十名Lan线材OEM制造商——香港领先工业集团资讯科技部总监Wallace Wong则认为,精益式的生产结构会令企业高度灵活,能够为客户量身打造解决方案的同时不牺牲效率或质量。同时,集团内部组织之间、集团与客户之间的高效协同,会让公司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来自全球最大新闻纸基地的华泰集团信息总公司副总经理徐守福先生,以华泰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历程,与参会嘉宾分享了IT规划及建设的宝贵经验与教训。他说:“信息化建设要分清利弊、不受左右、理智选型、慎重决策。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立足长远,兼顾性价。避免走入国外就是最好的、价格只选最低的、承诺都是可信的、眼见完全真实的等误区“。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王晓飞则认为,科学的IT规划离不开精细的实施。打破惯性思维,通过先进的项目管理与协同、集成质量管理,才能在更高层面实现企业战略和业务与企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才能通过系统带动企业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创新。
家喻户晓的生活用纸巨头恒安集团CIO严寅先生做了题为“制造业大企业集团管理优化与持续创新“的精彩演讲。分享了在用友NC平台上,把财务、销售和库存系统完整地集成,以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无缝即时传送和共享。恒安如何从供应链优化、企业战略规划、管控模式、绩效管理模块等四大模块全方位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4小时的制造分论坛在用友UBS管理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袁迈克先生的演讲下结束。他提出的“云时代”中国制造业企业管理转型升级之路博得嘉宾一致认同。他认为,中国制造企业信息化不乏成功案例,信息化兵马未动,咨询现行,找出企业个性化特征,是实现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的高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