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单位以物业费、会议费等名义套取资金307.36万元形成“小金库”,累计支出304.96万元,主要用于招待费、培训费和发放奖金等
审计署报告指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电信)2010年少计资产20769.73万元,占资产总额的0.03%;多计负债6200.41万元,占负债总额的0.03%;少计所有者权益22540.94万元,占所有者权益总额的0.05%;少计利润4429.20万元,占利润总额的0.32%。同时,中国电信所属单位还存在私设“小金库”问题。
国家审计署6月1日发布对中国电信201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审计结果指出,中国电信存在部分会计核算不规范、对所属企业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要求中国电信予以整改。
本次重点审计了中国电信本部及所属5家单位,涉及资产量占中国电信资产总额的50%以上。
审计报告指出,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中国电信所属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等单位未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抵销内部损益、确认部分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准备等,导致少计利润1亿元,其中2010年少计利润0.44亿元;2008年至2010年,所属浙江电信实业金华市分公司等单位少缴纳企业所得税1260.56万元;2009年至2010年,中国电信本部及部分所属二、三级公司本部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工资性支出5627.10万元,未纳入工资总额管理,也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另外,2008年4月至2011年7月,中国电信所属单位以物业费、会议费等名义套取资金307.36万元形成“小金库”,累计支出304.96万元,主要用于招待费、培训费和发放奖金等。在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相关单位调整了会计账目并追回了资金,完善了物业管理和会议费、招待费管理制度,对20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和经济处罚。
审计报告还指出,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中国电信新增移动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为79%至83%,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全面实施新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审计过程中还发现中国电信在内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中国电信所属单位在开展外呼营销和商务短信群发业务过程中对用户信息管理不严;有的单位移动电话公免公纳卡存在无消费限额、超期使用等管理不规范情况。
此外,中国电信企业年金自2003年建立以来,在运作过程中存在未采取规范的委托管理模式等问题,截至2010年底仍未按规定清理规范到位;2008年至2010年,中国电信所属单位部分大额采购未进行招标,涉及金额6753.75万元,占应招标金额的0.04%;购买的公务用车有14辆超过了中国电信规定的采购价格上限;2008年至2010年,中国电信所属单位将承接的电信工程违规分包给无电信工程施工相关资质的单位,涉及合同金额5.97亿元;2008年至2010年,中国电信所属单位向福建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重复收费106.90万元;未及时对增值业务欠费时间已超过3个月的用户停止或限制电信服务,多发生用户欠费590.37万元。
在审计署发布审计报告后,中国电信对此发表公告回应称,会认真做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并表示“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对本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以及财务报告没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