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汽车 > 汽车 > 正文
跨国品牌产能翻番 加速国产步伐
来源:云南信息报       时间:2012/5/21 10:32:25     
  在2012年,一汽丰田、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等跨国车企均有产能扩张计划,一方面因为跨国车企急于释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的信号,另一方面,则是警示竞争对手——要提前抢占市场份额了。 

  在2012年,一汽丰田、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等跨国车企均有产能扩张计划,一方面因为跨国车企急于释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的信号,另一方面,则是警示竞争对手——要提前抢占市场份额了。新一轮车企扩张军备战正在打响,到底是提前布局还是警惕激进扩张,依然是摆在车企决策者面前的两难问题。


  5月14日,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公司(简称SFTM长春丰越)举行了新工厂的落成仪式,该工厂也是丰田在长春的第二家工厂。据介绍,SFTM长春丰越新工厂初期产能10万辆,至此,丰田在华总产能增至92万辆。


  此前的4月23日,另一家跨国车企在华的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合资双方也签署了《关于设立上海大众汽车(新疆)有限公司的联合声明》,上海大众将在乌鲁木齐建设新工厂,第一期年产能为5万辆。


  产能扩张的背后是各大跨国车企在华“激进”的销售目标,而与此伴随的是厂家在华加速网络渠道的扩张,将各自网点渗透向更为广泛的中国内陆区域。


  跨国车企在华产能扩张


  尽管曾被传言为“上海大众叩开新疆市场的妥协之举”,有望于2015年投产的上海大众新疆工厂,作为上海大众的第七工厂,第一期年产能为5万辆,尽管5万辆于目标规模年销量200万辆的上海大众而言实质意义有限。但其投建填补了新疆自治区乘用车制造领域的空白,提升新疆乃至整个西部汽车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也将成为大众在华全面布局的一枚重要棋子。


  研究货币政策的学者Andrew Lee援引微观经济学上的观点分析称:在一个完全竞争性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部分厂商会通过产能扩张提前给竞争对手释放信号,如市场已经存在实力雄厚或扩张力很强的竞争对手,其他厂商将由此慎重考虑其扩张计划,毕竟整个市场的蛋糕是有限的。


  上述正面进攻的经营策略正被实力雄厚的汽车企业所采用,上海大众是一个,上海通用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仅今年上半年,上海大众相继对外公布了第六工厂和第七工厂的投建情况,如1月份,上海大众的第六工厂落户宁波,产能将达30万辆。


  通用也是这场跨国车企在华的产能军备战的积极参与者。日前,上海通用与武汉市政府正式签下“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乘用车生产基地合作协议书”,上海通用的第四基地将正式落户武汉市江夏区金口新城。该项目2014年将正式投入生产,总投资达140亿元,整车投资超过70亿元,将形成年30万辆的产能。武汉工厂将率先投产雪佛兰品牌的赛欧车型,其投建也将弥补上海通用200万辆年销量的产能缺口。


  补足差距,以期后发制人


  另一家美系合资车企,其在华产能扩张策略则显得更为激进。4月5日,长安汽车与福特共同宣布,将投资6亿美元扩大其重庆生产基地的产能,这距离这家2月24日方才宣布投产的新工厂不到两个月时间。此举意味着,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重庆工厂年产能将提升35万辆,福特在中国的年总产能将超过95万辆。产能扩充之后,重庆也成为了福特汽车在本土底特律之外最大的生产基地。


  时隔仅两周,福特再宣布,将在杭州投资7.6亿美元(约49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全新的整车厂,规划年产整车25万辆。2015年,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的年总产能将超过120万辆。


  与大众和通用相比,一些像福特一样失去了在华比较优势的跨国车企,来不及懊悔错过了在华扩产的最佳时机,“亡羊补牢”加速追赶,以期形成后发优势。


  譬如说长安铃木的战略与其说是扩张,不如说是跟上步伐。4月16日,长安铃木第二工厂在重庆市巴南区正式奠基,预计将于2015年完工。首期建成后将实现10万辆整车和10万台发动机的年产能,2013年底正式投产。二期建设完成后,整车年产能将达到25万辆,发动机年产能为30万台。工厂最终建成后,长安铃木将实现生产能力翻番,提升至50万辆,目前其在华产能仅为25万辆。

责任编辑:贾迪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丰越,一汽,跨国,长安铃木,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