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2日下跌
由于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大增以及欧美经济数据疲弱,国际油价2日下跌。
美国能源情报署当天公布报告说,在截至4月27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连续第六周大幅增加,增幅为280万桶。国内原油供应充足压低纽约油价。但是,汽油和馏分油库存继续减少,减幅分别为200万桶和190万桶。
同时,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工厂订单意外环比减少1.5%,为两年以来的最大跌幅。而且美国私营部门4月份新增就业仅有11.9万个,少于市场之前预期。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再次压低油价。
在欧洲,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在内的欧元区国家制造业指数出现大幅下滑,欧元区失业率则创下15年最高,欧洲经济前景堪忧,严重打压油价。
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94美分,收于每桶105.22美元,跌幅为0.89%。6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6美元,收于每桶118.20美元,跌幅为1.22%。伦敦和纽约两地油价价差进一步缩小至12.98美元。(新华网)
成品油零售价格战全国漫延 两巨头被迫卷入
国际油价的不断下跌,令国内加油站告别批零倒挂的局面,利润随着国内批发价格的下滑而越发丰厚。同时,由于成品油限价上调导致汽柴油消费需求受到抑制,降价让利的加油站数目随之不断增加。在民营加油站降价冲击之下,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在部分地区也被逼卷入“价格战”。
记者了解到,据安迅思息旺能源最新监测,目前价格战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及华南的部分地区,其中民营加油站表现得最为突出,汽柴油优惠幅度普遍在0.1~0.2元,而两大石油公司旗下的加油站多以IC卡充值返还、加油积分送礼品等“暗折”的方式加入了此轮价格战。
同时,石化双雄在零售方面的价格“暗战”开始向直销领域扩展。中石油销售公司有关人士5月2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中石油有意将加油站管理处和营销部合二为一,或成立一个客服中心,(面向工程、基建等大的用油终端客户)专门从事直销业务,并给予一定的价格优惠政策。一直在传统直销领域有优势地位的中石化近期也加强小额配送业务的拓展,并在销售价格方面贴近市场。(每日经济新闻)
邮政速递8万快递员人均年薪7万 人工费逐年攀升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邮政速递)将于5月4日上会。作为快递行业的领军者,邮政速递的招股书集中反映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记者计算发现,拥有10万多员工的邮政速递,平均人工成本7万元,在这10万人中,从事速递业务的员工为8.2万人。
不管是传说中的快递员月入上万,还是邮政速递招股书中披露的低于7万元/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断增长的人工成本,行业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已成为快递企业经营的重要风险。
全社会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与运费的持续增长,将给公司的成本控制和降本增效带来较大压力,若公司采取的各种措施不能有效弥补成本上升的影响,则邮政速递的利润率可能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今年拟淘汰煤炭落后产能2347万吨
尽管未来长时期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但是我国煤炭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总量调控的思路已然成型。继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后,国家能源局日前下发通知,全面部署今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今年全年计划淘汰落后煤矿625处,淘汰落后产能2347万吨/年。
这份名为《关于做好2012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提出,煤炭行业要坚持分类指导,通过改造升级、兼并重组、关闭退出等途径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对非法违法开采的煤矿,坚决予以关闭;对安全基础条件差且难以改造的小煤矿,要加强监管,积极引导其退出煤炭生产领域;对具备资源优势和改造提升条件的小煤矿,鼓励其参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改造升级。
另据记者获悉,今年我国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将有望进一步向前推进,尚未启动兼并重组的省份也将加入到重组大军中。例如,江西省日前出台煤矿企业重组方案,拟通过兼并重组江西省原煤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上海证券报)
行业纵览:
5月国内航油每吨下调129元 燃油附加费或不变
在经历连续三个月上调之后,国内航油价格终于出现了下调,这对一些正承受业绩下滑的航空公司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记者昨天从航空公司获悉,公司已经收到民航局发布的通知,自5月1日零时起,国产航空煤油出厂价从4月份的8061元/吨下调至7932元/吨,相应的航煤综合采购成本也同步下调129元/吨。
这是国产航空煤油自2月和3月连续上调105元/吨和260元/吨以来的首次下调,国内航油价格下调,也意味着航空公司的成本支出将有所减少。
自2011年8月份起,航空煤油出厂价格逐步实行市场定价,每月调整一次。过渡期间航空煤油(标准品)出厂价格暂按照不超过新加坡市场进口到岸完税价的原则,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初期,航空煤油进口到岸完税价暂由国家发改委公布。(第一财经日报)
江西赛维负债总额高达60亿美元 供应商堵门索债
经历了2010年的火爆行情,光伏产业在2011年急转直下,在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国内产能过剩等内忧外患中,整个产业集体步入寒冬期。
在此背景下,江西赛维——这家当年号称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商,发展一度堪称 “光速”,如今却债台高筑,深陷“供应商堵厂门”、“公司大裁员”等各种风波中。
根据该公司四季报,2011年四季度赛维负债总额高达60亿美元,负债率达到87.7%。
本报记者随后从多个渠道找到了几位赛维的供应商,分别来自清洗制绒、广告印刷、备品备件、办公用品甚至水处理等行业。一位从事进口备件生意的供应商业务员王小姐告诉记者,赛维一共欠了他们近40万元,今年年前要了10万回来,但余下近30万却说要等有钱了再还。
另一家供应商则宣称,赛维欠了他们1000余万元,“之前堵门还能要回来点,但现在堵门也没用了。”(上海证券报)
美国将对中国高压钢瓶征收“双反”关税
美国商务部5月1日宣布终裁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高压钢瓶征收6 .62%至31 .21%的反倾销税和15.81%的反补贴税。
按照美方程序,正式征收“双反”关税之前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肯定性终裁。根据目前日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今年6月11日左右公布终裁结果。
美国诺里斯钢瓶公司去年5月11日向商务部提出申诉,要求对中国输美高压钢瓶征收“双反”关税。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在2009年诺里斯钢瓶公司是美国唯一一家高压钢瓶生产商。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高压钢瓶价值约8170万美元。(经济参考报)
华锡集团募资存环保隐忧 曾涉多起环保事故

日前,证监会公布了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锡集团)招股说明书。记者多方查证发现,这家主产锡、锌、铅、锑、铟等有色金属的公司,最近几年曾卷入多起环保事故,存在环保隐忧。
作为有色金属企业,环保安全控制非常重要,华锡集团却多次身陷环保事故。
在2008年广西河池砷中毒事件中,华锡集团下属一冶炼厂废水排放砷含量超标,导致百余村民砷超标或中毒。今年广西镉污染事件中,华锡集团下属企业再受牵连。华锡集团下属铜坑矿一工区官网公布,2012年4月1日,在因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停产一个多月后,该矿又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致使该矿目前安全生产形势空前严峻。这意味着,在这起镉污染事件中,华锡集团部分公司不仅被停产,而且又发生了一起安全事故。
业内人士表示,从事矿业开采的公司,都面临环保、安全的风险,尤其是广西等资源丰富区是事故高发地。矿业开采企业在开采资源的同时需要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这对行业巨头是一把双刃剑。(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