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大学“联睿科技团队”的发明,在不久前举办的黑龙江省首届“知识产权”杯比赛上得了奖,还和企业签订了意向生产合同。团队里6名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已经和哈尔滨光宇电气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
黑龙江大学的“联睿科技团队”是一个由9名学生组成的发明团队,从2009年建立团队到现在,共有10余项发明,其中6项获专利,获得7个省级发明奖项。由于师兄们即将毕业,“联睿科技团队”里的大三学生李涵刚刚接任团队的队长。
记者在黑龙江大学实验楼见到了正在做实验的李涵。李涵说,建立“联睿科技团队”并不容易。刚进入校园的时候,在别的同学都忙着熟悉大学周边游玩环境的时候,他和几个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的同学就到实验室搞一些发明。后来遇到困难时,就去请教师兄。大家慢慢熟悉后,就经常一起搞研究,“队伍”壮大到9人。但是发明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他们便在一起研究该怎么能跟市场需要连接上。
对于“联睿科技团队”来说,从成立开始,遇到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因为刚上学,家里给的生活费是有限的,条件好的每个月有1500块钱的生活费。虽然学校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是搞发明是要买材料的,这还需要一部分钱。于是,他们9个人一起凑了6000块钱作为团队基金。李涵说,那时候6000块钱是他们所有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虽然有了启动资金,做实验还需要很多原器件。当时学校会提供一些原器件,但这些对他们来说远远不够。到现在,团队中每人每月还要投入八九百元。他们省吃俭用,每个月吃的最多的就是泡面和学校食堂里5元钱的盖浇饭。
“知识产权”杯,我省首次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三类作品统一纳入到一个竞赛中,要求参赛作品非常严格。得知自己的作品获得参赛资格,这群年轻人好几天没睡好觉。
他们发明的“智能家居”可以监控室内温湿度、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例如家中的煤气泄漏或房间内的有害气体超标,气体传感器检测后会控制家里的风扇、空调以最强的风力开启,保证房间中没有浓度过高的有害气体。此外,他们发明的“高性能医用气压传感器”也在比赛中获奖。这些作品已经跟企业签了意向书,做完现场调试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现在,这个团队已经由9人发展到了40多人,每年老生毕业,都会有新鲜血液注入,他们还在延续着发明家的梦。
团队成员们在研究发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