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通讯快报 > 神州纵览 > 正文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消费者权益保护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时间:2012/3/19 9:36:10     
  1997年以来,中国消费者协会每年都会确定不同的消费宣传主题。近年来,安全又逐步回归到社会关注焦点,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让广大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食用”是每个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尽的责任,关注监督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根据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结合消费者对消费领域问题的反应, 2012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立定为“消费与安全”。  
  1997年以来,中国消费者协会每年都会确定不同的消费宣传主题。近年来,安全又逐步回归到社会关注焦点,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让广大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食用”是每个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尽的责任,关注监督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根据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结合消费者对消费领域问题的反应, 2012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立定为“消费与安全”。

  作为生产食品的企业,首先自身要充满责任感,把食品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在食品安全上,企业的诚信度极其重要。现在有很多不良企业或者商家唯利是图,利欲熏心,生产出伪劣有害食品,加上部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所以造成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让大众对市面上销售的食品产生极度的“不信任感”。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集中打击、整治非法添加和违法生产加工行为。而“安全”的达成无疑需要的是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

  关注也让人们深思:究竟要经历怎样的反复,“诚信”两字才能真正镌刻在企业的生命里?有人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诚信在商海里扎根并不容易,最大挑战来自于金钱的诱惑,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诚信的地位岌岌可危。加上现在企业又面临重重考验,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和投资的前景都不容乐观,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和美国经济复苏暂无时间表,种种不确定因素注定了2012年又将是不平凡的一年,更是重建消费者信任的关键之年。

  日前,金锣火腿肠再次被媒体曝光保质期内发霉变质,这是在其“吃出塑料”、“吃出白色活蛆”、“吃出指甲”事件后又一次质量问题。金锣火腿肠为何问题接连不断?其质量控制能力遭到大众普遍的质疑。“食品安全”的分项调查显示,53.7%的网友认为导致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原因,主要是执法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26.6%的网友认为是相关法律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另外,引人注意的是,高达62.1%的网民表示,遇到了问题食品,不知道到哪投诉,最终选择忍耐。

  保证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为什么在民生之根本问题上,却经常出现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陈君石院士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不完全是监管的问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数量很多,其条件参差不齐,卫生操作规程又很难监控,所以时不时出些问题倒是“正常”的了。“我只想强调,安全的食品不是监管出来的,它是生产出来的。”

  日前,《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了山西古城乳业集团董事长郭俊,他告诉记者:“要想使企业壮大发展,诚实守信更是法宝”。实际上,古城乳业30多年来一直坚持将“制造健康、保证安全”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从奶源、生产、检验、配送到销售再到售后服务行成一个闭环,“用过硬的产品质量去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让近乎苛刻的全程监控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用贴心便捷的服务消除了消费者顾虑,”郭俊说。

  的确,食品安全问题关乎着每个人的健康。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刻不容缓,但同时这也是一场持久的“食品战争”。政府要不断健全食品监管体制,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同时也要呼吁更多的食品生产企业要有诚信度,给消费者带来绿色健康的食品。
责任编辑:贾迪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食品,安全,刻不容缓,消费者,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