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政策跟踪 > 政策解读 > 正文
银行业正在成为垄断资本阶层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2/3/6 10:37:51     
  在取得令国际同行自惭形秽的闪亮业绩后,银行业者对出色业绩讳莫如深,保持沉默。一位实业企业家对此揶揄道,如果是走私、贩毒,赚了大钱不敢说,那是因为违法。像国内银行这样,合法渠道赚钱,也不敢说,他们在担心什么呢?  
  2月17日银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让人咋舌的数据,再一次把社会的焦点引向银行业。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创历史新高。按此计算,商业银行去年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

  在取得令国际同行自惭形秽的闪亮业绩后,银行业者对出色业绩讳莫如深,保持沉默。一位实业企业家对此揶揄道,如果是走私、贩毒,赚了大钱不敢说,那是因为违法。像国内银行这样,合法渠道赚钱,也不敢说,他们在担心什么呢?

  与银行一枝独秀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实体经济最活跃的因子———中小企业不断恶化的融资环境。显然,银行担心背负“为富不仁”的道德批判,更为担心银行高利润形成的垄断背景引起社会的深究,从而引起社会变革打破或者结束这种财源茂盛的局面。银行业盼望的是“闷声大发财”。

  银行的暴利与厚薪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有一段银行业利润的坦言,“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这段话被网友竞相转发,其中不乏讥讽和质疑的评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则公布: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已经不仅大幅高于工业,而且高于石油和烟草。这两段话,都一度为社会广为关注。

  银行和实体经济利厚利薄的差距,到底到了多大的程度?数据表明,截止到2011年第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净利润率达到42.36%,其中北京银行最高达到51.79%,华夏银行净利润率最低,也达到了26.6%。
  综合2007年到2010年4年间各行业的利润总额可以看出,四大行在这4年间的利润总额已经接近两万亿,而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油企的利润总额不足四大行的一半,为9927.77亿元。烟草制品业4年的利润总额为2705.75亿元,还不到四大行的1/4。

  在银行高额利润下,更为令人关注的焦点在银行业的丰厚薪酬和年终奖,以此可以窥见银行业的本质。据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职工收入排名第一的为民生银行,人均发放薪酬高达19.07万元;紧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半年收入达到17.89万元;在16家上市银行中,除了五大国有银行以及北京银行没有超过10万元外,其余10家银行上半年人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在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遭遇困难的情况下,这样的差距自然引发人们普遍质疑,甚至是愤怒的指责。

  银行业的“福利腐败”,也是媒体和公众的焦点。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行业腐败现象。

  垄断走向腐败的四个环节

  垄断产生暴利,暴利产生腐败,这似乎已是一个基本的定律。

  垄断本来是经营方式的一种,与腐败的产生无任何直接联系。企业垄断经营所产生的经济利润和效益归属于国有资产以及国有企业本身,这是第一个环节,是对外因素;而腐败现象的产生则在于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问题,是第二环节,是对内的因素,这也是关键环节。

  马克思正是在研究资本分配过程中发现资本的剩余价值规律,从而发现资本主义特征的。金融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出现问题涉及第三环节,是经理人制度,这个制度在2001年以前叫“厂长经理负责制”。这个制度将企业内部全部事物的处理大权完全交付给一个人或一个小集团,进而形成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权力垄断,这一垄断的概念是内部权力垄断,而不是外部的经营垄断。

  这个内部权力垄断的第三环节与上述外部经营垄断的第一环节完全相隔离,与上述内部分配制度是相切关系。如果我们把个人的财富占有理念看做第四个环节的话,那这个第四环节与第二、第三环节是一个三切圆,他们与第一环节本来都处于脱离状态。由分配制度、经理人负责制和个人私心形成的三切圆,就如同一个三原色的画板,其各自独立的部分呈现本色,相切合的部分则发生变化,三圆相切的那一个关键点上则必然是黑色。

  这一黑色的区域出现则说明腐败产生的必然性。腐败的产生源于分配制度、经理人负责制和无限膨胀的个人私心的组合。

  在目前的企业改革中,在垄断背景下的暴利现象,在经理人垄断权力的分配过程中,必然产生腐败现象,这是一个“腐败生物链”。经理人负责制,将经理人的权力无限放大,经理人可以将关键岗位的人员安置成只对自己效忠的人,在财务管理方面经理人的一支笔则大权独揽,如果企业经理人不能摆脱个人私利的诱惑,或者企业缺乏企业员工的民主监督、监管机制,那么腐败现象必然产生。

  少数资本掌握者决定分配

  内部权力真空的空间出现,与大批富豪的外部空间出现,这便是中国贫富出现的历史条件。可以说,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是来自一个特定时期的制度设计。

  回到银行业自身来说,经济上的垄断产生的暴利现象是黑金,管理制度上的漏缺产生的是黑洞。银行业的存款与贷款的利差,是由央行决定的,而70%的市场营业额属于四大国有银行。这便决定了银行业的垄断与暴利是由国家给予的。而银行业自身的工资资金与福利,则是银行经理人自己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奖金成了垄断特权阶层社会财富占有的一种形式。在企业里有五花八门的奖金制度,有的企业,奖金达100多种,而奖金的分配又是按地位高低和工资的多少来分配的,因此,奖金的绝大部分落到了少数高薪的特权阶层分子的腰包。一个金融企业的经理年收入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便成为天经地义的。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首先应当参与利润的平均化,当代中国的金融垄断企业则以阻挡其它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进入的方式拒绝参与利润的平均化。

  在马克思经济学里,成熟的市场经济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无论是投资于工业的实体经济,还是投资于银行业的虚拟资本,都应当按照社会的平均水平获得平均利润。是什么样的机制保证了平均利润的形成呢?是公平竞争和投资自由,是资本可以在各个行业之间自由转移、自由进出,或者说资本的自由进出是平均利润形成的基本前提。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平等进入,就难以形成平均利润,就是变了形的市场经济,就必然会形成垄断、形成暴利。

  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企业是谁的,谁就在生产和分配中处于主导地位,按照土地得到地租、资本得到利润、劳动得到工资的基本原则,国有金融垄断企业所得红利应当悉数上缴国家,国家可以再投资,也可以用于全国人民基本福利。在这里,是不存在归企业所有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客体,是所有的对象物。把利润归企业所有逻辑上是不通的。

  新型利益群体的形成

  国有企业是全国人民的,不是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参照全国各行业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给出一个相关的参照和执行标准。现在,政府有关部门只是规定了国有企业领导者的工资不能离谱地高于本企业职工的工资,这是不够的。实际上这些垄断企业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也不能离谱地高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些垄断企业的奖金、福利离谱的高,已经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通过对银行业的利润及分配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明白生产资料究竟归谁所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究竟是一种什么状态,所谓“国有性质”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少数资本掌握者的分配正在起主导地位。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形式。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垄断着生产资料的同时垄断了金融产品定价权及产品的分配大权。建立了高工资、高奖金和兼职兼薪、特定工资等分配制度,并规定了名目繁多的个人津贴,贪婪地占有整个社会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显然,银行业的分配已离“按劳分配”越来越远,更多地体现按资本和权力进行分配的原则。

  国有银行畸变的收入格局和分配现象加剧了两极分化,使得我国的金融垄断行业形成了一个新的利益群体。这种畸变的收入分配已经使其正在成为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这种现象呈现愈来愈加剧的形势。 (李锦  系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银行业,垄断资本,,,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