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职者和招聘者面对面。
深圳人才大市场昨发布节后人才供需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深圳超八成以上的企业缺人。节后来深求职者增多,各类招聘会不断举行,呈现供需两旺情况。
紧缺岗位薪资涨一成
55.15%的受访企业表示一部分岗位存在缺人现象,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影响;30.15%的企业表示大量岗位缺人,对企业经营造成较大影响;0.74%的企业表示严重缺人。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拥有一定程度行业专业经验的中高级技术、研发和管理类岗位。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经营管理类人才严重紧缺,信息、计算机、医药卫生等行业技术、管理类人才紧缺。
涨工资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手段,58.82%的企业表示节后员工税后全额工资全面上调,紧缺的岗位均有10%以上的工资涨幅。在“涨”声一片中,文化、体育、教育企业涨薪幅度最高。
晋升机会最吸引应聘者
327名求职者接受现场调查,其中深圳市户籍人员占7.95%,广东省非深圳市户籍人员占16.82%,广东省外户籍人员占75.23%。受访者中21.41%的求职者坚持一定要在深圳找到工作。
81.96%的求职者提高薪酬期望水平,但薪资并不是最吸引求职者的条件。48.32%求职者将晋升及发展良机放在第一位,20.49%的求职者选择具有竞争力的工资,9.17%求职者希望获得充足培训机会,工作氛围是否和谐、食宿、交通便利也是求职者衡量的重要条件。
相关链接
“群英会”职业院校毕业生“牛”过本科生
新兴产业急需复合型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牛”过本科生
在昨天举行的第56届“群英会”上,技术技能型人才仍旧最抢手。有企业负责人称,不少技术技能型人才刚培养好,就被同行“挖角”。职业院校学生因动手能力强,“才市”前景也“牛”过应届本科生。
年薪8万以上,
3万个岗位寻才
昨天,会展中心2号馆挤满了求职者。据主办方介绍,由于此次是节后首场“群英会”因此异常“火”。记者获悉,本次大会共有600余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年薪8万元以上中高级岗位3万余个。
有不少知名企业为适应战略发展增强了新兴领域市场扩张的人才储备,其中包括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人才。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顾问黄立逵说,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外贸建筑等复合型技能人才最难招聘。“如安全品质管理岗位、精细化、无尘管理、房屋箱设计等岗位均是新兴岗位。”黄立逵说,随着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咨询服务类企业也不好招人,策划类人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招聘岗位需求同比增长了近3倍。这些员工的薪水有较高竞争力,有5年工作经验以上的工程师每月能拿到1.5-2万元以上,研发类的则比工程师多拿50%。
技能人才刚培养好就跳槽
多家企业表示,深圳急缺技术技能型人才,除行业竞争较大外,还面临着被内地企业“挖角”的压力。
安防智能(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时志杰说,该公司每年薪酬的涨幅约为20%—30%,尽管如此,因CPI不断增长,员工的压力仍较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叫价往往比在岗职工高1倍。由于同行业竞争激烈,这些人较难招,而人才自身对岗位的细分度还不够,导致人才与岗位匹配度不高。
亿和精密工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晓峰坦言:“由于深圳各项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较为成熟,积累了不少技术型人才,往往是企业刚刚培养好,该人才就被内地企业‘挖角’。”
一家药业公司的招聘主管申小姐也抱怨说,研发人才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我们需要的是有经验的,但是现在很多是没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入职后企业还要花时间去培训他们,但很多人培训完后就走了。”
职业院校学生吃香
记者调查发现,本科生和职业院校生,一些企业更愿意用后者。亿和精密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晓峰说,对于技术性不太强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积极提升自己,将面临挣得不多的现实。“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学技能,对此企业只能运用各种手段督促他们学习。公司设立了学徒制度,举行技能竞赛,让他们既能拿到奖金,又能展现自己。每半年考核一次,考核合格后就可加薪,让他们知道学习技能是有回报的。”
中华英才网的黄立逵说,本科生理论性比较强,而职业院校学生除学习理论外,更重视动手能力。现在的高校专业、学科设置也与市场职位需求相脱节,这也是很多新兴产业招人难的原因。此外,很多大学生毕业时对工作期望值过高,而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心态比较端正和稳定,愿意从基层做起,所以就业率和薪水往往高于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