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粉丝团方阵的市民踊跃向流动捐款箱捐钱。
外来工群体方阵等慈善万人行队伍行进在同济路上。
机关单位方阵打出“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的横幅。
“嗨,呵;嗨,呵”,雄狮舞动,锣鼓震天……万千风车迎风祈福,助威声、摇旗呐喊声此起彼伏。昨日下午5时,随着市长刘悦伦的一声“队伍出发”,“温爱佛山元宵慈善文化万人行”,开启了民间慈善优良传统与现代公益慈善文化、传统民俗活动与现代慈善理念的创新融合之旅。
双龙当首 传扬温爱
一马当先的是两条“蛟龙”,一青一金,其后是舞狮和19个万人行方阵。双龙长约10米,在锣鼓声乐中,金龙与青龙踏鼓舞动,彷如蛟龙翻江倒海,引来现场一片惊呼声。舞狮也不示弱,由年轻弟子组成的狮子群上蹿下跳,摇头摆尾,不断向路人示好。
大沥麦边龙狮团“打头炮”,教练张志华自然要站在前列。这个舞龙逾30载的老师傅,带领38名弟子前呼后喝。“要生猛、活泼”,张志华说,“行通济”寓意来年万事顺利,一定要呈现出佛山人的龙精虎猛,鼓励大家都投入到慈善行列,让每个人自然感受慈善之爱。在岭南大道与同济路口,双龙摆出莲花造型,路边掌声雷动。
龙狮之后,“弘扬慈善”、“传播文明”、“温爱佛山”、“通济天下”四面大旗迎风猎猎,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副省长雷于蓝、市委书记李贻伟、市长刘悦伦等,与“最美婆婆”陈贤妹等新鲜出炉的“佛山首届公益慈善之星”,引领着传媒界、宗教界、爱心公益组织、红十字会、慈善会、外来工、大学生村官、党员义工队、传媒粉丝团等19个方阵,手举“温爱佛山”风车,浩浩荡荡从市政府东门沿同济东路 — 骑楼通道 — 通济桥 — 济世广场 — 普澜二路一路前行。四面大旗寓意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现代意义的佛山公益慈善事业的新起航。
19个方阵身着盛装,展示不同行业特色与风采,但所有人脸上都挂满笑容,将“善”与“爱”传递给周边每一个人。通济桥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赵白鸽、雷于蓝、李贻伟、刘悦伦等领导不时向群众挥手致意,并送上一句“新年好”。
很多市民携家带口,早早就在路旁“霸位”,一边跟随队伍前行,一边用相机、手机、DV机将万人行的盛况定格。
通济天下 全城热爆
方阵排成长龙,昂首阔步。
第一方阵“明星”荟萃。“最美婆婆”陈贤妹、“明星义工”陈中器、“无偿献血冠军”郑慧仪等“佛山首届公益慈善之星”金玫瑰、红玫瑰、五彩玫瑰获奖者、“佛山美德之星”、十大“温爱佛山”人物、佛山网络知名人士等聚首“行通济”,弘扬公益慈善。
爱心公益组织方队最为庞大。 “永安警长”警民志愿团、麦田计划佛山分社、乐助会、高明123志愿服务队、爱心Q群、好友营支教团、佛山志愿者自驾车服务队等21支佛山本地知名NGO团队均组队参加,一起助力佛山公益慈善事业。
文化界方阵一路欢歌。《诗刊》原主编叶延滨,中国诗歌万里行总策划祁人,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程维,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温远辉,邱树宏、肖红、雁西、北塔、张玉太、等20多位国内著名诗人,一起“行通济”采风,感触佛山文化。
压阵的是第19方阵“传媒明星粉丝团”,旗手交通国挥舞旗帜,魅力四射。行至市委机关幼儿园时,香港著名影视制作人黄百鸣带着上百名自发前来等候的市民加入到队伍当中,激发了“行通济”又一波高潮。
下午5时30分许,龙首首先跨过通济牌坊,而大部队仍在同济路上。从同济东路往通济牌坊方向前行,在路旁等候的市民手持风车自发“接龙”,从通济桥上回望,龙尾“第19方阵”不断延伸,一片金灿灿的风车深不见尾。
此时,走在最前面的第一方阵已经抵达捐款台。众多市民跟随明星义工踊跃捐款,志愿者忙得不可开交。
越来越多自发“接龙”的市民涌现通济桥。南海桂城的黄小洁是其中一个,她所在的公益团队几乎参加了佛山所有的大型慈善活动,“我们都是请假或者利用休息时间过来的。”黄小洁说,队员大多都是工薪阶层,几乎每天都要工作,但大家热情不减。他们的热情感染了其他人,住在通济桥附近的王女士,刚从同济市场买菜回来,手提着一把青菜,来到捐款箱前,从口袋里摸出了10元钱,放进捐款箱;刚下班的陈茵更是约了一朋友分别接上孩子一同捐款。“都是孩子的利市钱,他们今日主动拿出了部分。”陈茵说,孩子用利市钱捐献爱心,能培养他们互助友爱的精神。
79号捐款箱的志愿者阿枚表情惊讶,“今年捐款热烈,人人热心,从中午到现在已是第三波!”5块、10块、20块,他掂量手中钱箱,仅半小时就已装满一半。
惊讶的还有市长刘悦伦,“市民的踊跃程度超出我的想象。”他坦言,今天第一次实地来走一走,很受感染,很受鼓舞。刘悦伦说:“从中足以看出佛山人大爱无疆的精神,希望今后能把这样的活动持续做下去,办得更好,把佛山人的爱心彰显出来!”
专家点评:
一次全民公益的教育课
近年来,民间公益日益受市民青睐。在民间公益的发展与壮大中,媒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诸如“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在社会和微博上颇具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大多是由媒体参与推动。在此背景下,佛山传媒集团牵头组织了“温爱佛山元宵慈善文化万人行”活动,引发市民热议,受到专家和公益人士的认可。
本土慈善与本土文化的结合
"行通济"的风俗就是富人把生菜扔到通济桥周围,穷人便可以去捡生菜吃,这本身就是一种通过财富再分配来济贫的慈善方式。”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杰博士是土生土长的佛山人,对老佛山风俗熟稔于心。陈永杰博士认为,本土慈善肯定需把本土文化融入到公益活动中去,以提振其对市民的吸引力,同时也增强市民对活动的认同感。
市政协委员罗斌华也认为,佛山是粤剧和南派武术的发源地,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都可以挖掘出来助推慈善。“诸如祠堂文化、宗教寺庙文化、陶瓷文化和武术等资源完全可以打造成区域慈善文化品牌。”
万人行是全民公益的大课堂
“去年开始井喷的中国民间公益,专业化尚不足,在拥有较好公信力和话语权的媒体的参与下,仅有官办慈善的局面发生改变,全民慈善开始兴起。”在接受佛山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资深公益人士邓飞这样肯定媒体联姻慈善的作用。在发起“免费午餐”活动后,邓飞又马不停蹄地在微博发起了“未成年人大病免费医保”活动。在他看来,“免费午餐”给饥饿的孩子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在政府的推动下,又带来了更大的改变。
“针对公民意识淡薄的问题,慈善万人行由媒体搭台,这种创新活动激发了市民兴趣,通过强化公民意识使规模化、有组织、有代表性的民众公益参与在公益传播中成为可能。”市政协委员罗斌华指出,“慈善文化万人行”应该发展成一次我市全民的教育运动,尤其是对少年儿童,这是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绝好课堂。
“媒体动员了更多人参与到慈善活动中,行动起来又让市民增强了对公益组织的认可。”省人大代表梁淑鸣是顺德一家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已累计参与社会义务服务时间近3000小时。在她看来,这次万人行聚合了五区资源,“希望更多的项目和企业可以成功对接。”
各界反响
要让慈善成为大家的习惯
“行通济”与慈善的结合像是一对璧人走到一起,得到了各方称赞与祝福。而更多的人希望此举能延续下去,将“通济天下”的初衷延续下去。
老民俗融入新活力,参加万人行的几位诗人对此举都是盛赞不已,称这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是结合社会的创意之举。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温远辉认为,行通济有着慈善最需要的群众基础:“发动起人人行善才是慈善的关键。”将慈善融入到佛山的传统文化中,让市民可以得到双重感受,并将慈善长期传承下去。
市舞协常务副主席李红对于慈善元素的加入感到“非常好”,她知道佛山人对于行通济这个传统是非常热情的,即便不组织也会有很多人自发行动。借“行通济”带动佛山人的慈善氛围,“这是个创意。”明年、后年,往后很多年,李红希望慈善在佛山的地位能与“行通济”一样:在佛山代代延续下来,让慈善成为“大家的习惯”。
佛山慈善事业空前盛举
“这次"行通济",不只是单纯的民俗活动,更是政府关注民生、善于利用社会资源的表现,是佛山慈善事业空前盛举。”佛山文化名人邓箫文说,这次活动体现出佛山传媒集团从单纯的媒体,转变成参与慈善事业、提供慈善平台的角色,希望佛山传媒集团在协调者的角色上更进一步。
邓箫文认为,在活动组织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行进速度可以适当放慢,特别是方阵到达通济桥时可以放慢速度,让成员对镜头说说心愿。另外,走过通济桥后,方阵成员可以再次集合,由成员代表谈谈活动感受。”
“佛山大叔”表示,希望接下来相关机构能深化佛山慈善事业的开展,让佛山慈善事业融入新的时代精神。邓箫文补充说,真正的慈善是要让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微笑,希望相关机构能有下一步详细计划,同时媒体做好宣传工作,藉此完善佛山慈善机制。
“温爱佛山·元宵慈善文化万人行”方阵
1、先进代表方阵
2、传媒界方阵
3、宗教界方阵
4、爱心公益组织方阵
5、红十字会方阵
6、慈善会方阵
7、机关单位方阵
8、企业界方阵
9、文化界方阵
10、外来工群体方阵
11、团市委组织方阵
12、大学生村官方阵
13、市妇联组织方阵
14、佛山新城党员义工队方阵
15、珠江时报社区报市民记者方阵
16、武术协会方阵
17、市民方阵
18、市民方阵
19、传媒粉丝团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