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告别猫冬 京城老胡同里闲逛
来源:搜狐旅游       时间:2012/2/1 11:33:26     
  年还没有过完,不要猫在家里,出门转转,不愿远行没关系,就在城里溜达溜达。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东起地安门大街,西邻什刹海前海,全长近300米,被列为2007年重点建设的八条特色商业街之一。日子久了,“打鱼厅斜街”和“鼓楼斜街”渐渐听不到了,“烟袋斜街”却是越叫越响。 

  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东城区的一条很古老的街道,南锣鼓巷街道不宽,仍保持着元大都街巷、胡同的规划。其南口在地安门东大街,北口在鼓楼大街。它始建于元朝,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各有8条对称的胡同,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从外形看犹如一条蜈蚣,所以又名“蜈蚣街”,是北京市重点保护的四合院街道。从南至北,东侧的八条胡同是:妙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西侧的八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


  南锣鼓巷 图片来源:人民网

  元代将大都城规划为50坊,今南锣鼓巷的位置正是“昭回坊”和“靖恭坊”两坊之间的分界巷。明代将北京内城分为28坊,将“昭回”“靖恭”二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南锣鼓巷的位置正是该坊的南北中心线,巷名为“罗锅巷”。此名有可能是从元代沿袭来的。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已将明代的罗锅巷改称南锣鼓巷,并将鼓楼东大街中段路北与南锣鼓巷相对的街道称为“北锣鼓巷”。北锣鼓巷在元代为“灵椿坊”与“金台坊”的交界,明代仍为两坊,此两坊的南半部在元代均为官署和寺院,且在明代没有大的变动。清初南、北锣鼓巷均属镶黄旗。清廷规定北京兵、民分城居住,八旗兵住内城,汉民等住外城。南北锣鼓巷的定名,应早于乾隆十五年,当在清初。


  自清初至三四十年代,南锣鼓巷内的10多条胡同中由满族镶黄旗户逐渐发展而成。既有大户世家,也有不少小户市民,居民逐渐稠密。南锣鼓巷内的小商号也发展起来,有粮店、菜店、油盐店、猪肉铺、羊肉铺、切面铺、蒸锅铺、炸货屋子(制作焦圈、油炸鬼)小酒铺、饽饽铺、豆腐房、煤铺、井窝子、砖瓦麻刀铺、席箔铺、棚铺、黑白铁铺、喜轿铺、杠房、医馆、药铺、裱糊铺、理发铺、成衣铺、绱鞋铺、绒线铺、文具店、茶馆、当铺等。虽然规模都不很大,但近30种行业也比较齐全了。至于大的商号如绸缎店、茶店、大饭店、金店、银号等,则云集在地安门外大街、鼓楼。


  南锣鼓巷名人踪迹


  洪承畴家祠


  南锣鼓巷上的历史记忆之一,明清之际著名人物洪承畴的家祠。如今洪府早已分建成多处小型四合院和小平房、大杂院,辉煌不见。


  僧王府


  清朝大将军僧格林沁僧王府,其中一部分被改建为侣松园宾馆,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酒店。僧王府旧址今日可在板厂胡同、炒豆胡同找到。


  奎俊家宅


  清朝四川总督奎俊的家宅位于黑芝麻胡同,是一座花园式的建筑,共有五进院落,门前有上下马石,门内有影壁,两边有屏门通到座院,设计考究。


  荣禄之父的宅邸


  荣禄是清末的重要人物之一,其父的宅邸很大,跨过寿比胡同、菊儿胡同。


  皇后府


  清朝的末代皇后婉容结婚之前的住所,位于帽儿胡同,婉容被册封前原是普通民居,封后之后华丽改建,在民间俗称皇后府。


  靳云鹏宅邸


  虽然此宅如今已然难寻痕迹,但在宅邸旧址东棉花胡同里建起的中央戏剧学院却是名扬天下。靳云鹏,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于1919年任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茅盾故居


  茅盾曾从东四头条迁到后圆恩寺胡同,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大门内影壁上镶着邓颖超同志题写的“茅盾故居”四个大字。


  蒋介石行辕


  后圆恩寺胡同内,原清末庆亲王奕劻次子的宅邸,民国时售与法国人。蒋介石抵京时曾以此宅做过行辕,现在是友好宾馆。


  齐白石暂居


  雨儿胡同里,曾传有一位清朝内务府总管大臣修私宅越级被参劾,宅子被分拆售卖,是清代中、晚期的四合院,建国后齐白石先生曾在此短居,之后返回跨车胡同。


  喜欢抽烟的朋友不要错过下面的胡同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东起地安门大街,西邻什刹海前海,全长近300米,被列为2007年重点建设的八条特色商业街之一。


  烟袋斜街 图片来源:新华网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


  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毗邻后海,在地安门以北,鼓楼前脸儿,有一条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名叫烟袋斜街。此街东西南北走向,约有三百米长。在明朝初年,此街叫“打鱼厅东街”。清朝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文考》一书中称之为“鼓楼斜街”。


  但后来为何取名烟袋斜街了呢?当年住在北城一带的旗人大都有抽烟的嗜好,北京城里的烟叶行业因此而发展起来。抽烟讲究用烟袋,住在斜街上的人家看准了行情一户挨一户地开起了烟袋铺。


  日子久了,“打鱼厅斜街”和“鼓楼斜街”渐渐听不到了,“烟袋斜街”却是越叫越响。


  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


  游玩线路推荐


  烟袋斜街→钟楼湾胡同→什刹海


  鼓楼 图片来源:新华网

  沿途景点


  钟楼湾胡同


  位于区域西北部,鼓楼北侧,属安定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南北走向。北起豆腐池胡同,南有两个出口分别通鼓楼西大街、鼓楼东大街,东与草厂北巷相通,西与钟库胡同、铃铛胡同、汤公胡同相通。全长757米,宽7米,沥青路面。钟楼湾胡同,民国36年(1947年)称钟楼湾,因位于钟楼周围而得名。1949年后称钟楼湾胡同。现胡同内有鼓楼、钟楼,1957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钟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7)重建,两年后建成。为防止火灾,重建时,钟楼全部建筑改为砖石结构。底部是砖石高台,四面开有券门,周围绕以短垣。其上为钟楼,重檐歇山,黑色琉璃瓦绿剪边。钟楼南部立有乾隆皇帝御制重建钟楼碑记。钟楼上悬有铜钟,重约六十三吨,是我国最重的铜钟。


  鼓楼


  在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下为高约4米的城台,台前后各有券门三道,左右各一道。楼面阔5间,重檐三滴水灰瓦歇山顶。鼓楼是明清两代向全城击鼓报时之处。1924年一度改为“明耻楼”楼,陈列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有关国耻的实物。


  北京鼓楼坐北朝南,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通高46.7米。楼身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城台之上,东西长约56米,南北宽约33米,台上四周围以宇墙。


  楼身有上下二个功能层和中间的一个结构暗层,平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外带周围廊;城台(下层)外显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内部为拱券结构,前后各有三座券门,左右各一券门,南门前有一对石狮。楼台东北隅有一门,门内有石梯69级,由此登临。鼓楼屋顶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正脊两端安背兽,平坐周围以木制滴珠板封护,下层檐为四坡屋顶,各层屋顶戗脊上曾置狮子为首的五跑小兽,现为仙人为首的七跑小兽。上层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层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拱,平坐下施重翘五踩斗拱。室内方砖漫地,外檐装修采用六抹方格格扇门窗。上层室外环楼有走廊,设木栏杆,四角支撑有擎檐柱。鼓楼二层内原有主鼓一面,群鼓二十四面,现仅存一面主鼓,内之鼓高2.22米,长2.25米,腰径1.71米,鼓面直径1.40米,已残破不堪,并在鼓皮上留有侵华日军用刺刀捅破的刀痕;有木制鼓座,鼓座为红油漆上雕云纹,高1.8米,长2米,宽1.9米。1988年依据旧主鼓复制两面新鼓;后又依据清嘉庆年间的史料记载仿制主鼓一面,鼓高2.40米,鼓面直径1.60米,群鼓二十四面,鼓高1.60米,鼓面直径1.12米。供展览之用。


  钟楼


  钟楼,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在鼓楼北,是老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原址为元大都大天寿万宁寺之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后毁于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十二年竣工。筑于高大的砖石城台上,灰筒瓦绿剪边歇山顶,四面开券门,高约33米,全部砖石结构,精致坚固。钟楼正南为一座与围墙相连的三联大门,中门内为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钟楼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题额《御制重建钟楼碑记》,碑阳为经筵讲官户部尚书梁诗正奉敕敬书碑文,碑阴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京兆尹薛笃弼书的《京兆通俗教育馆记》碑文。楼内原悬有永乐年间(1403-1424)铸的大铁钟,后改悬有永乐年题款厚约27厘米的铜钟。铁钟今存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钟、鼓二楼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与南面景山遥相呼应,互为借景,是研究北京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实物。


  关岳庙


  关岳庙在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49号。这里原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贤亲王庙。醇贤亲王庙于光绪十七年(1891)修建,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建成。庙坐北朝南,分三进院落,其中中院又有东西跨院。中轴线依次为琉璃照壁,中门,外为八字墙,两旁各有一座琉璃门;中院内东有焚帛炉,西有祭器亭;正殿7间,殿前有月台一座,东西配殿各5间;后寝祠5间。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民国3年(1914)北洋政府在后寝祠塑关羽、岳飞像,并祀关岳,称关岳庙。1939年恢复武成王庙,简称武庙。大殿改称武成殿。原关岳殿改为武德堂。堂内北、东、西三面墙壁上嵌有配享和从祀武成王的历代80位名将传賛石刻,现存16块刻石。1950年曾是西藏达赖喇嘛驻京办事处,现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什刹海


  什刹海于市中心城区西城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在北京城规划建设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自元代起,此处便是元大都漕运和商业中心。


  明清时期,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竞居于此;清入关后,皇帝亲领的“正黄旗”亦在此驻扎。1992年,什刹海地区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命名为“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以下简称“什刹海景区”)。2002年,北京市出台的《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将什刹海及其周边地区共146.7万平方米区域,列为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什刹海景区风光旖旎、景致独特,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赞美什刹海的风韵。近几年,什刹海景区附近悄然兴起的酒吧及独具特色的四合院私家菜、四合院住宿,为这里增添了更多时尚元素。传统风情与时尚文化的结合,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约500万人。


  恭王府


  这座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王府,历经了大清王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凡七代皇帝的统治,如一面镜子,见证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在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有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在这条街巷之中,坐落着一座王府,它就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恭王府。恭王府的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


  恭王府作为清朝亲王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


  以文会友的好地方


  国子监


  国子监街东西向,位于雍和宫大街与安定门内大街之间。形成于元朝初年,明时,国子监街无称,只叫“国子监孔庙”。清乾隆时称国子监,至今未变。虽然街两端的牌楼额坊题曰“成贤街”,却始终不能作为正式地名传播,大多数人都还不知道成贤街就是国子监。1965年称国子监街。文革时称红日北路九条。国子监街保存着较好的旧京街巷的风貌。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1984年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国子监街是京城现存不多的古老街道之一,巍然耸立的牌楼,夹道的古槐,和两旁的大小宅院、庙宇,古色古香,清幽恬静,古城韵味十足。


  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题“国子监”。国子监街上还有祀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的火神庙、祀灶王爷的灶君庙。


  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掌管国学政令的机关。国子监设有礼、乐、律、射、御、书、数等教学科目,当时的人如果能在国子监上学,那就算是光宗耀祖了。国子监的最高长官称祭酒,元代的著名学者许衡便做过这里的祭酒。他手植的柏树存活了好几个世纪。


  孔庙大成殿 图片来源:新华网

  孔庙,元大德六年(1302)开始营建,十年(1306)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在旧址重建。清乾隆二年(1737)易为黄色琉璃瓦。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孔为大祀。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内有进士碑林,共有石碑198座,上刻元、明、清三代进士5万余人的姓名,袁崇焕、曾国藩等人的名字均在其上。孔庙内也有不少柏树。有一株位于大成殿西侧,相传明时的奸相严篙代嘉靖皇帝祭孔,行至树下,被树枝掀掉了帽子。于是相传柏树有知,称此树为“除奸柏”。


  周边游览


  雍和宫


  雍和宫旧址原为明代内官监官房。清康熙三十二年(l693年),成为皇四子胤禛的府邸。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内城的东北角即雍和宫大街路东,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创建於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年历史。雍正驾崩后,乾隆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喇嘛寺。


  方家胡同


  由国子监向南的第一条胡同是方家胡同,是北京城最悠久的胡同之一。这里除了方家胡同46号院外,只有方家12号餐厅和一家叫做纸曰的创意纸制品店。因此大部分的惊喜还是集中在46号院,小小的院内,集中了剧场、舞蹈团、酒店、设计工作室、咖啡馆等各种业态,颇具看点。


  五道营胡同


  出雍和宫地铁向南右首第一个胡同是五道营胡同,主打民俗文化,被潮人称为“下一站南锣”,但现在不太好找,因为胡同口处有些工地遮挡。胡同深处有几家如藏红花、葡萄院儿等情调餐吧,是外国人常去的地方。另外古香古色的瀚茶缘茶馆、卖家居饰品的安于室、出售二手服装的brand nu公益商店,也都是集聚人气的地方。


责任编辑:何智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板厂胡同,五道营胡同,中心阁,回坊,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