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按中国人的传统,过年少不了燃放烟花爆竹。浓浓的年味仿佛是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炸出来的。但龙年春节,大家明显感觉,爆竹声小了许多,也少了许多。因为今年不同于往年,燃放烟花爆竹推高PM2.5的问题,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切,也引发了人们的深刻思考。
燃放烟花爆竹推高了PM2.5浓度,由此带来的环保问题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如何在追求年味和保护环境、在尊重文化传统和维护公众权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环保专家认为,从国情出发,可以要求烟花爆竹在生产和燃放过程中做到相对环保,加快小型环保烟花的产品替代步伐,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调整政策,提高烟花爆竹的市场准入门槛,进行集中燃放,并倡导绿色过年,是当前急需做而又切实可行的。
龙年春节,大家明显感觉鞭炮声少了,放鞭炮和买鞭炮的人也少了。家住沈阳市和平区文体路的刘大龙说:“除夕那天高潮时段一过,小区里的鞭炮声就渐渐稀少,并很快就沉寂下来了。 ”这说明,人们过年的形式和内容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沈城市民选择过一个低碳、环保的春节。
但即便如此,受燃放烟花爆竹影响,沈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一路攀升。特别是在除夕那天19时至22时、正月初一零时至2时,包括沈阳在内的我省很多城市的监测结果都显示,当时的空气质量最差,而此时段正是鞭炮燃放最集中的当口。此外,正月初五这天,由于传统的“破五”习俗,人们集中燃放鞭炮,空气污染指数也很高。烟花爆竹含硝、硫磺等助燃性材料,燃放后产生的烟雾刺激性较强,大量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导致城市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急剧升高。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去年底我国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始将PM2.5纳入监测范围,这样空气质量监测、评判就有了更加严格的指标。不同于往年,龙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推高PM2.5的问题,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切,也引发了人们的深刻思考。
燃放烟花爆竹推高PM2.5
其实每年的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使得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都很严重。只是由于近期一直为大众关注的PM2.5数值的公布,才使得大众关注的目光一下子锁定在春节期间的空气质量这一话题。其实,即使不公布PM2.5的数据,空气污染的问题同样很严重。正是出于对环境、安全等诸多因素的考虑,许多地方近年来都实行了“禁放”令。
我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今年春节期间禁止在14类场所和区域燃放烟花爆竹,同时对大型焰火燃放、在可燃放区域燃放距离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还特别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焰火晚会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不得燃放3寸以上礼花弹、组合烟花、架子花、舞台焰火等标志注明A级的烟花产品。
然而限放不等于不放。只要燃放烟花爆竹,就有污染物排放。也许有人认为,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就那么几天,污染物很快就散掉了,对人体没什么大影响。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等单位在沈阳市的监测显示,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大量颗粒物主要为粒径小于2.1微米的细粒子,其中所含的钾、钡、锶等元素约分别是平时的 40、80、110倍;砷、铅、镁等重金属也有明显富集,其中铅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年平均标准的1.4倍。这些重金属元素能够沉积在肺泡中,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推高了PM2.5浓度,由此带来的环保问题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如何在追求年味和保护环境、在尊重文化传统和维护公众权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小型环保烟花要有大担当
从国情出发,虽然做不到完全禁放烟花爆竹,但可以要求烟花爆竹在生产和燃放过程中做到相对环保。环保专家告诉记者,传统的烟花爆竹特别响,噪声污染特别大,火药装量太大,污染物排放也很严重,所以应该加以严格控制,要控制它的释放量,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加快小型环保烟花的产品替代步伐。
据了解,现在的环保烟花,其最大的技术革新就是填土量减少,实现了无土、手工制造,具有少味、微声、轻烟、残留物少、可降解等特点,环境污染极其轻微。记者在我省一些城市烟花爆竹市场调查发现,已有烟花爆竹专营公司推出了新型组合烟花,以替代内筒型组合烟花。 “这些烟花只有发射药,没有开炸药,升到40米以上的空中开花,仅发出"嘶啦啦"的声音,不会产生升空后的二次爆炸声。 ”在一烟花爆竹销售点,摊主这样告诉记者。不过,他也坦言,目前不少消费者还是喜欢燃放传统烟花,对环保烟花还缺少认知和需求。记者对一些居民的调查采访也验证了这一点。可见,要想快速推广小型环保烟花,需要消费者了解传统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影响,引发他们对环保烟花的需求和购买欲望。否则,市场需求欲望没有点燃,企业贸然生产可能会承担巨大风险。
事实上,阻碍小型环保烟花推广的,不仅有消费者认知不足问题,还有地下烟花的非法销售问题。临近春节时,记者曾造访过我省某市一处烟花爆竹销售点,只见各种内筒型烟花琳琅满目,有一种手雷状的散装礼花弹最为抢眼,其中最大的一颗直径在20厘米左右,活像一只小足球。商贩对记者说:“这种礼花弹的威力还用说?崩断砖头都没问题,燃放效果也没的说,在几十米的高空能炸出满天花。 ”不仅如此,它的价格还特别便宜,是正规渠道销售的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据了解货品来自周边省份。
记者深入调查得知,这种低价烟花爆竹多半是不合格产品。以装填的火药为例,劣质药与优质药两者成本竟相差10倍。为了增强爆炸力和提高声响效果,不少非法企业还大量使用退役军工硝、氯酸钾、普通镁粉等危险易爆品,这对环境危害的程度更加严重。
打击烟花爆竹地下黑市,在生产、流通等环节加强监管,对推广小型环保烟花至关重要。
美国和香港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想要改变延续千年的传统风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是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诸多问题也不能不解决。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也许能给我们以启示,值得我们借鉴。
有环保专家告诉记者,在美国,虽然燃放烟花的历史不长,但和我们一样深入人心。每逢美国独立日,各大城市都会举行各种庆典仪式,而庆典仪式的最高潮当属烟花焰火表演,能吸引成千上万的民众围观。在美国燃放烟花可不容易,因为美国把烟花爆竹的价格定得很高。最普通的小爆竹,500响的在美国就卖到10美元。除了价格高以外,购买烟花的手续也相当复杂。先要出示个人身份证,还要填一个表,要求填写很多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买烟花的数量种类用途等,几乎和购买枪支的手续复杂程度相当。同时店主还要求你阅读一份长长的烟花使用操作说明书。阅读完后,购买者需要签名,这就是所谓的免责声明。
还有一点和国内不一样的是,美国私人燃放烟花的不多,主要是政府或者一些机构来组织燃放,他们会邀请专门从事烟花运输燃放的人员来燃放,燃放的地点和时间也有很严格的规定。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而且美国主要是以燃放烟花为主,爆竹较少,像国内那种威力很大的爆竹,在美国更是少见。因为燃放爆竹声响太大,可能会招致周边居民的不满和投诉。
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是这方面的榜样由官方集中燃放焰火礼花,供市民观赏。这种方式既喜庆、安全,又环保、节俭。从1967年开始,基于安全和治安等原因,香港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以及相关的一些爆炸物品,而且全面禁止进口,市面上绝对没有任何爆竹和烟花出售。而每年大年初二的维多利亚港烟花汇演之所以能成功地从1982年举办至今,靠的是高效管理和细致服务。无论是警方还是相关政府部门,无论是医疗服务团队还是一些义工,他们都会井然有序地引导市民去观赏烟花,并且在一些重要繁忙的街道实行交通管制。
上述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与其纠缠于“禁”和“限”,不如在烟花爆竹的市场准入门槛和燃放形式上多做文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绿色过年”受追捧
在“燃放烟花推高PM2.5”话题的背后,不但要看到政府部门应当履行的管理责任,也要深入思考普通公民应当坚守的社会责任。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作出切实的努力,少放一挂鞭炮就会减少很多污染颗粒物。
春节前,有人在网上发起“绿色过年”的倡议,提出“2012,我们不放炮”的口号,号召大家用欢笑代替鞭炮,让污染少一点,天空蓝一点。该倡议受到众多网友及环保组织力挺。有人在网上回应说:“别放鞭炮烟花了,虽然它很漂亮,但让我们为空气质量做点贡献吧!改放孔明灯吧,把你的愿望和祝福都写在上面,我觉得也挺喜庆和浪漫的。 ”还有人建议:“过年不放鞭炮,省钱给孩子买足球,给孩子留点新鲜空气! ”
环保专家对记者说,任何习俗的形成都有历史的合理性。同时,任何习俗也都有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而发展、演变的必然性。古人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今天我们要以动态的、演进的眼光看待传统习俗,让“绿色过年”受追捧。即使一时做不到,也可以从我做起,先来个过渡。
可否尽量少放烟花爆竹?在不丢失文化传统的前提下,适时、适地、适量、适当地燃放烟花爆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少放?可否以市面上销售的电子鞭炮作为替代,让传统文化与最新的科技成果结合?
放鞭炮虽然是中国人过年非常重要的传统习俗,但是,传统习俗不仅仅是放鞭炮,我们更需要通过多色彩的文化形式来欢度春节。
可喜的是,龙年春节期间,我省各地鞭炮屑明显减少。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五的6天中,沈阳市内的鞭炮屑比去年少了三成,低碳、环保,正成为沈城居民的节庆新时尚。
燃放烟花爆竹在增加年味的同时,也造成污染。这是我们必须正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