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邮 箱
在线加入
网站首页
企业要闻
财经报道
权威发布
安全生产
维权时空
创新前沿
公益慈善
企业舆情
经济人物
食品
汽车
房产
环保
IT
娱乐
旅游
教育
招商
商场
物流
通讯
会展
健康
财经
家电
科技
能源
位置:
首页
>
Cenn瞭望台 >
Cenn瞭望台 > 正文
石油央企海外收购失策案例被披露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时间:2012/1/1 9:44:03
2011年12月12日,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对外表示,商务部正在着手制订政策,“创新对外投资的路径,我们将加强战略规划引导,明确企业走出去重点方向、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而就在当天,某石油央企3年前的一次失败的收购事件却在一次“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论坛”被披露。
2011年12月12日,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对外表示,商务部正在着手制订政策,“创新对外投资的路径,我们将加强战略规划引导,明确企业走出去重点方向、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而就在当天,某石油央企3年前的一次失败的收购事件却在一次“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论坛”被披露。
“这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收购,近期我们已经证实,收购到的海外油田只能产出高硫油,油品不好,炼化成本要大幅上升。”3年前参与该收购事件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这种油也不可能被运回国内作为石油储备。”
而在收购该油田期间,该公司股价从每股2加元,一路上涨到31加元,算下来该石油央企为此多付出了十几亿美金。
因为缺少海外收购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央企在海外类似的收购事件还在屡屡上演。
石油央企“上当”
2008年末,该石油央企迫不及待地对外界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其已赢得对总部设在加拿大卡尔加里的Tanganyika Oil公司的收购战。在这桩交易中,Tanganyika的身价达19亿加元(合18亿美元)。
Tanganyika对外公布的资料显示,其在叙利亚和埃及拥有石油勘探和开采资产,主要上市地为多伦多,在斯德哥尔摩有存托凭证(DR)。当时该石油央企同意支付每股31.50加元的价格,购得Tanganyika的100%股权。这起收购案令Tanganyika的股东们十分满意。因为不久之前Tanganyika的股价还只有9加元。
该央企十几亿美金买来的并不是“甜油”。现在,“已经证实,Tanganyika在叙利亚的主要油田出产的是‘苦油’。”参与该收购案的人士近期向记者透露。“炼化成本非常高。”
石油界将原油划分为甜油和苦油,甜油的硫含量比较低,适合炼化,而“苦油”的含硫量高,将对炼化和使用的设备进行腐蚀。据业内人士介绍,其炼化成本“相差一倍”。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缺少炼化高硫原油的设备,此外,在国际期货交易市场,高硫原油也被认为是不符合原油期货交易标准的原油。“目前,还没有来自叙利亚的原油用于国家储备。”该石油央企石油储备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而在叙利亚当地进行炼化的可能性非常小。据了解,目前叙利亚也非常急缺炼油设备,叙利亚国内的链家炼油厂均建于30年前,在政局发生变化之前,叙利亚一直寻求中国帮助,建设炼油厂。
没有办法炼化,也不能运回国内,同时油品还不符合国际的交易标准,Tanganyika的苦油让该央企吃尽了“苦头”。
中国需求“炒”出高价
仅仅一个油品问题,并不是该央企“痛苦”的唯一根源。其“冤大头”还表现在收购价格上。
收购资料显示,当时有几家国际公司同时竞价Tanganyika公司,而该石油央企出价最高,Tanganyika的董事会十分满意该央企的价格,国际投行都对这一项目表示了关注,也有知名投行认为,其出价过高。
曾经参与此次收购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在整个收购过程中,都缺少策略,这个项目总收购价格是19亿加元,其中有十几亿加元是做了‘冤大头’。”
该人士透露,Tanganyika已经挂牌多年,四处寻找买家。“2006年的时候,中国买家第一次和Tanganyika接触,当时的股价只有2加元,与最终的收购价格31加元相差悬殊。”上述人士透露。
在收购和谈判过程中,因为缺少经验,每次代表前往加拿大都被卖家所利用。上述人士透露,“每次到加拿大谈判,当地媒体都要报道,我们的使馆还会主持一个宴会,此外还要象征性地签协议。缺少经验的该石油央企,并没有适应这场国际游戏,并且表现出了志在必得的态势。
“由于该央企很高调,所以每次去,股价都涨一回,一直涨到2008年项目签约,股票31加元,那就是说我们为此付出代价,多了十多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参与该项目竞标的国际公司相继退出。
该央企的心理因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决定购买Tanganyika之前,其刚刚在另外一笔收购中失利,铩羽而归。“因为没有经验,在很匆忙的情况下,就完成了购买。”
此外,“当时的原油价格,恰好从40美元/桶涨到了140美元/桶的最高点,因此我们接受了对方的价格。”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
对于油品质量这样重要而简单的失误,上述人士同样认为是“过于匆忙所致”。现在,当初的十几亿美金的油田几乎已经化为泡影。由于叙利亚政局不稳定,该央企的员工已经全部撤离叙利亚。
记者就上述相关问题与该石油央企新闻部门求证,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答复。
海外收购的体制之困
“收购失误的例子在央企海外投资过程中时有发生,不仅仅在该石油央企。”另一位石油业界知名人士向记者表示,“只是没有对外界披露。由此导致的海外资产流失,也非常严重。”
早前中航油、中信泰富都曾爆出海外巨亏事件,中铁建也由于沙特轻轨项目实际工程量比合同工程量增加,亏损高达41.53亿元。
汉龙集团人还曾向记者透露,一家央企在非洲购买铁矿,曾一度广受推崇,年初投资非洲建设铁矿和铁路的时候,还曾向汉龙求助。“去了非洲考察后,我们才知道,这个项目一直没有开采,因为周边的铁路和码头不配套,根本运不出非洲。”
国资委发布的数字显示,共有108户央企投资涉及境外单位5901户,央企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前述业界知名人士认为,“我们在海外的资产缺少监管和评价机制。谁来对海外收购事件负责?中石化和中石油(9.74,-0.05,-0.51%)都缺少这样的机制。”
中国缺少海外并购的人才,不懂得收购的游戏规则,不懂得对方国家的法律和财务、税收制度是中国海外收购的通病。一业内人士表示,“有些问题真假难辨,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区别。”上述人士说,“我们在技术和先期资料都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进行投资,风险肯定很大。”而国际化的石油公司例如BP、壳牌,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针对收购进行研究,一旦收购出现问题,则会对股票出现重大打击。
此外,记者在“中哈石油天然气设备及零部件供应商”论坛上了解到,商务部已经着手研究保护海外资产的措施,“比如,我们正在和哈萨克斯坦洽谈,制订一些文件,保护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利益。”商务部欧洲司宋雪丹处长向记者表示。
“现在,当务之急是建立我们海外收购的评价和跟踪机制。”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博士岳来群向记者表示。而对于海外资产流失的问题,“简单的办法就是请第三方财务机构协助处理。”岳来群表示,“还要着手培养我们自己的收购人才,尤其是有国际经验的人才。”
责任编辑:冰心
【字号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推广:
石油,央企,海外收购,失策案例,
C
E
NN 瞭望台
京东企业采购节开启 终结企
12月15日,以“企业采购节,采购人自己的节日”为主题的20...
斗米兼职赵世勇:人才共享是资本
京东企业采购节开启 终结企业
2019北京世园会发布会于北京
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与北京宝苑
松鼠相框试水老年人智能终端市场
北京金汉斯陷入关店闹剧 被辞退
陈年低调做减法:凡客兜兜转转回
图片新闻
博文新闻
热点新闻
380英镑体验地
国庆长线游短线游
解读天宫一号飞天
刘春红五破世界纪
国家能源局:今冬部分地区可能持续
北京城区住宅均价三个月首次回落
发改委:入冬后全国部分地区煤电油
媒体称上海浙江等四省市将自主发行
大众合并在华进口车业务 进口车销
疯狂英语十年慢跑:管理层变动大成
全球最佳雇主50强:仅一家中国企
2011美国最鼓舞人心的25家公
360隐私保护器腾讯案终审维持一
网络舆情抽样与分析方法
刘长锋:从嘴上风暴到会场革命的路
昨日经济频道热点新闻排行
华菱钢铁子公司资产重组遭否 两大
多家银行9月存款破纪录负增长
浦发银行称184亿次级债发行无具
第三轮资产证券化即将重启 试点额
合作单位
美的集团
|
海信集团
|
海信科龙电器
|
蒙牛集团|
伊利集团
|玫琳凯
|
同煤集团
|
胜利油田
|
北京康斯特
|
贵州茅台酒业
|
清华同方
|
北京二商集团
|
福建七匹狼
|
长虹电器
|
奥克斯空调
|
青岛啤酒
|
格兰仕电器
|
圣元
更多>>
媒体联盟
新浪网
|
人民网财经
|
网易
|
腾讯网
|
和讯网
|
凤凰网
|
中青网
|
金融界
|
慧聪网
|
中国经济网
|
时讯网
|
品牌中国网
|
第一产经网
|
金羊网财经
|
浙江热线
|
易观察
|
北京经济网
|
华北网
|
国际节能环保网
|
中国产经新闻网
|
CCTV证券资讯
|
华讯财经
|
苏州新闻网
|
更多>>
关于我们
|
媒体联盟
|
网站地图
|
在线加盟
|
法律声明
|
招贤纳士
|
证件查询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