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峰峰集团:打造煤炭行业“道德方舟”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时间:2011/12/30 10:23:55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是一个建企62年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近年来,对国家积极奉献优质绿色能源,对社会积极回报地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成功跻身全国第二大焦煤基地,产能即将突破3000万吨,营业收入有望达到820亿元。  
  企业天生就是赚钱的吗?

  道德和良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不仅要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也要履行社会责任。

  走正路,才能办好事。保和谐,才能得发展。社会责任不是“软指标”。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是一个建企62年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近年来,对国家积极奉献优质绿色能源,对社会积极回报地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成功跻身全国第二大焦煤基地,产能即将突破3000万吨,营业收入有望达到820亿元。

  营造绿色,注解“生态峰峰”

  煤炭的历史,写满了灰尘和危险。

  而如今,煤炭工业一个方兴未艾的休闲新项目逐渐进入人们眼帘———低碳工业游。

  峰峰集团打造低碳绿色节能新矿山,现在,矿矿绿树婆娑,厂厂春意盎然,“用水不排水、采煤不见煤、产煤不烧煤、排矸不提矸”,已在煤矿成为了现实。

  “当一天煤矿工,探一下煤海秘,转一下工业游,寻一下挖煤乐”,到秋实园摘柿子,到矸石山脚下的树丛中捉迷藏,到月亮湾中去垂钓,看现代煤矿新变化,现代矿山以别样的情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

  决不能只顾挖煤,破坏环境,既要经济效益,又要青山绿水,从“挖煤”到“挖文化”,峰峰集团的绿色发展已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十一五”期间,峰峰集团投入资金5.7亿元,完成节能减排项目136个,实现节能92600吨标煤,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比2005年降低38.6%和47.1%。

  他们独创了国内首例保水生态开采工程,通过技术革新,矿井水经处理达标,综合利用后,被再次注入煤层以下,实现了“用水不排水”,矿井水“零排放”。

  利用井下废水和井巷回风,实施水源、风源热泵技术,实现了“产煤不烧煤”,废气零排放。

  煤矸置换、膏体充填、薄煤开采等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居全国领先水平。井下采空区直接充填,释放了保护煤柱优质资源,每年可采呆滞压煤400万吨,实现了“产矸不提矸”,矸石

  “零排放”。

  走进峰峰集团,每一个矿井都是四季如画,美不胜收,印象中烟尘蔽日的煤矿却看不到一丝煤尘,俨然一座座绿色矿山,生态家园。人们不由得感叹:“这里可真不像矿!”

  “传统开采”向“绿色生态”转型,煤炭生产的废水、废渣、废气已然难觅踪影。

  让低碳经营到底,峰峰集团的脚步异常坚定。

  弘扬美德,诠释“大爱峰峰”

  今年三月份,羊东矿农民工杨海军跳水勇救落水儿童,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面对污水塘的唯一念头,就是想尽办法把孩子救上来。

  这一跳,只是峰峰集团弘扬传统美德的一个缩影。

  扶贫帮困、奉献爱心、行善积德、回报社会是他们一贯秉承的优良传统。

  9月28日,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报道新疆塔什库尔干皮里村孩子跋山涉水,艰难求学。远在万里之遥的峰峰集团干部职工为之动容。

  “宁肯少穿一双鞋、少买一件衣服,也要表达一下我们的爱心。”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亚杰在全集团进行倡议。

  16个分会场组织捐款,你100,我200,干部职工们争先恐后,不到三天时间,捐出现金110万元。

  10月1日凌晨四点,他们从河北邯郸出发,专程到塔县去送捐款。历经6个多小时飞机、5个多小时汽车,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国庆厚礼。总经理赵兵文告诉孩子们:“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所有的困难都会过去。”

  大爱如此壮美,一万里隔不断爱心。

  汶川震灾,牵动着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峰峰集团一次向灾区捐款1076.37万元。玉树地震后,该集团又捐款100万元。

  在帮助四川灾区“爱心包裹”活动中,2500份爱心“回音卡”反馈到峰峰集团。25万元专款让8所学校、2500个孩子得到救助,公司被授予“爱心包裹突出贡献奖”。

  建企62年的峰峰集团,因为历史原因,劳动关系复杂。原有国有体制下产生的“五七工”、“家属工”、“企业工”近9000人。

  多种经营公司副经理张淑芳告诉记者,“这些人员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参加生产劳动的职工家属。如今他们都已退休在家,但养老保险统筹问题政府迟迟没有解决。按规定,这些人已经不属于峰峰集团。”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困难职工群体,峰峰集团履行社会责任,决心把已经不是自己的“孩子”抱回来。

  企业拿出3775.981万元,为他们缴纳了养老保险。如今,这些人员都已经从社保机构领到了650元左右不等的退休金。一个庞大的困难群体“平静了”,高兴了。民生优先,

  打造“幸福峰峰”

  幸福在哪里?矿工的幸福在哪里?

  井下有班中餐,有高科技的设备,安全又省力。井上有免费营养餐,空调房,上下班往返有通勤班车,统一发放工装,每年免费进行体检,优秀员工还能参加休闲疗养……

  如今,几辈子只知道蛮干傻大黑粗的矿工也渐渐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

  构建各类惠民体系,实施各种“送温暖”活动、大病医疗互助、金秋助学延伸、棚户区改造等等,峰峰集团民生力度逐年加大,好事实事响当当。

  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合作实施国家“863”计划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使6640余例职工及其家属从中受益。

  今年10月1日,全省首家“井下营养餐厅”在新三矿的2502工作面开张。500米井下的矿工吃上了热乎的班中餐。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为1065户特困职工子女安置工作,真正帮助他们走出了困境。安排4049名技校毕业生、待岗职工和复转军人实现了就业。

  点滴的关爱,让职工幸福指数一丝丝增长。

  到峰峰集团采访,不得不提“爱心基金”的故事。

  2010年9月份,上任仅3天的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亚杰到3个困难家庭中访贫问苦。职工生活的窘境让陈亚杰心情异常沉重。

  陈亚杰相继召开会议,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捐款运动,他第一个带头捐款30000元,所属的36个二级单位党政工领导纷纷慷慨解囊,分别捐助13000元、12000元、10000元。仅仅3天,首批700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捐助800多万元。

  “患重大疾病生活特别困难的救助,职工收入低子女考上大学的救助,集团公司孤寡老人和孤儿家庭救助……”峰峰集团不让一个困难职工过不下去,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的孩子上不起学,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看不起病。

  2011年11月14日,峰峰集团新城花园小区落成,原棚户区的2214户居民领到了新居钥匙。

  机关后勤管理科工人潘爱国分得80.21平方米新房,圆了安居梦的潘爱国非常激动。像他这样乔迁新居的,今年年底将达到5009户。

  峰峰集团棚户区改造自2009年启动以来,8个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启动,总建筑面积264.5万平方米,到2012年底,3.7万余户,10万余居民将陆续搬进舒适漂亮的新家园。

  随着年终临近,大家都开始盘点今年自己的“收成”。

  梧桐庄矿的路建功和邹红杰都是一线的班组长,由于工作出色,他们的月收入都达到了万元以上。

  路建功说:“现在矿上工资挺高,我也买了私家车,老家的房子今年也翻盖了,日子越来越好过。下一步要多学管理知识,争取自己有更大进步。”

  “钱袋子”越来越鼓,福利待遇样样齐全,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工像他们俩一样过上了有保障的舒心日子。

  民生优先,“幸福峰峰”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贾迪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峰峰,造,行业,道德,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