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社会责任 > 社会责任 > 正文
强化企业主体是实现“稳中求进”的关键
来源:西安日报       时间:2011/12/19 10:13:43     
  2012年,无论对于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将是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对于现存的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通过采取上市等手段实现产权多元化,强化与非公有制企业合作,盘活国有资产。 

  2012年,无论对于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将是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未来一年的调控方向。无论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还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其落脚点都要具体到企业主体。因此,强化企业主体,是实现“稳中求进”的关键所在。


  区分两类不同性质国有企业


  促进国有企业发展


  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核心力量,是国家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砝码。历经30年国企改革,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国民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很多人对国有企业缺乏正确的认识,要么一味鼓吹国有企业,要么一味批判国有企业。实际上,衡量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标准,是看谁更能在经营领域内实现资源的最大化配置,更能给社会带来最大化的福利。因此,国有企业更应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发挥作用,如石油、煤炭等资源开发行业、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公益行业。对于这类企业要重点抓好监管,进一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防止利用垄断地位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与此相对应,国有企业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如商品房市场等。对于现存的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要通过采取上市等手段实现产权多元化,强化与非公有制企业合作,盘活国有资产。


  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转型


  强化非公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33年,非公经济主要处在“成长期”,即在量上发展,以西安为例,2010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1611.18亿元,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49.7%,比“十五”末提高6.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个百分点,非公经济规模比“十五”末扩大1.8倍。伴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其地位和发展得到充分肯定。面对外贸乏力、内需不足等新的国内国际形势,非公企业的发展进入到“转型期”,即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量的基础上提高素质,既包括在发展结构和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素质提高,也包括在治理结构、管理水平等微观层面素质的提高。


  转变认识是前提。过去招商引资过程中,为了追求GDP,很多地方往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发展,强调投资落在当地,带动经济增长。而实际中“在”强调存在,是从数量上来定义的,缺乏质量上的衡量。因此,要逐步实现由“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向“不但求所在,而且求所得”的转型,即强调收益权,注重发展质量。不但使企业留在当地,服务当地,更要提高效益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过去为了鼓励效率,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国家优先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东西部差距不断拉大。伴随着经济重心的西移,产业向西部转移,要逐步实现由“不求和谐,但求发展”向“不但求发展,而且求和谐”的转型。过去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很多地区片面追求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将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列为衡量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不求质量,但求数量”的情况屡见不鲜。从长期看,这种发展思路,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新时期要求发展非公经济既要注重企业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以数量为主向以质量为主的转型;“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要求外向型非公有制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强化管理是关键。一是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产业主体多元化可以聚集更多的社会资本,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瓶颈问题,使企业以较低的资金成本享受规模经济;通过引入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使得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更加民主化、透明化,减少管理失误的可能性。二是强化管理创新。目前很多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仍采用的是管理者控制为主的被动管理,这往往导致员工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因此,要强化管理创新,实现由过去“企业逼我做”上升为“我要为企业做”;由过去“企业监督我做”上升为“我想方设法做”;由“完成本职工作”上升为“不断创新工作”。三是由个人管理向团队管理转型。很多非公有制企业之所以成功,取决于其创业者或者领军人物,依托这些人的开拓精神和高超的管理能力,取得了企业的成功。但是往往存在潜在着管理权力传承中的风险。团队管理强调企业家领袖及其管理团队对企业的掌控。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第二代如何有力的承接第一代的接力棒,保持企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除了加快培养第二代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外,最为核心的是加强企业家团队建设。四是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是不是为社会捐更多的钱意味着更有责任?当前很多人把企业捐赠行为作为衡量企业有无社会责任的标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作为企业最大的责任是做大做强企业,通过企业的成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员工更多增收,缴纳更多税收,为社会创造更多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成长、团队成长、员工及其家庭成长,在此基础上为社会进步、保护环境、慈善事业贡献力量。


  优化服务是保障。一是由提供优惠政策向提供优质服务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政府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支持主要形式是政策支持,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有制经济36条)、《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有制经济新36条)等一系列政策。未来,对于非公有制企业服务更应强化服务质量,把政策落到实处,如在政府招标项目时给予与国有企业的平等地位,在办理业务时为非公有制经济设身处地的解决实际问题等。二是由竞争性行业扶持向垄断性行业的扶持转变。要进一步完善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电力、电信、石油等行业和领域的市场准入制度,加紧出台具体操作办法,逐步落实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政策,给予其与国有企业的同等待遇,切实使其在垄断行业能够进得去、行得通、稳得住。

责任编辑:何智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非公有制企业,企业成长,企业的成长,企业社会责任,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