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易科技讯 11月17日消息,2011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之中国创业家峰会今天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网易科技在现场直播报道。
以下为高端对话环节。
主持人:谢谢郭总精彩的演讲,中关村可以说是中国的创新型企业的策源地,郭总说的产业园区就像是这种策源地的伊甸园。
论坛演讲的环节暂时告一段落,下面进行嘉宾现场讨论对话环节,对话环节由创业家杂志社社长牛文文先生担任嘉宾主持,牛先生几年来一直对创业家既有价值观的引导,又有方法论和创新的洞见,目前他正凭着积极的耕耘成为中国创业平台的重要引擎,有请牛先生。
牛文文:魏寒枫是商业周刊的执行发行人,是我们的同行,同行介绍同行还这样介绍,非常感谢。我已经是第三次到这个场合,这个峰会叫创业家峰会,是高交会和我们《创业家》杂志有点缘分的合作,每年都有很大的体会,最大的体会就是人越来越多,而且参加的企业越来越发达。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很奇怪,是缺钱怎么办的问题,我感觉在深圳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是不缺钱的,但是我们还要讨论这个问题。这次讨论的嘉宾阵容非常豪华,我想一个小时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希望能够把他们的精彩观点能够对大家有点启发。首先欢迎海闻校长、著名的国际投资家、投资大事吉姆·罗杰斯先生,著名的金融专家吴晓求教授,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先生;雅图视频的谢敬先生,以及深圳快播的朱达欣先生。

钱是个大问题,今年浙江企业的钱的问题好像很严重,经常落跑。目前感觉中国创新型的小企业钱紧,我们来看看是不是钱紧,什么阶段钱紧,目前中国在哪些方面特别紧?是制度问题还是周期性问题?
我们先请三位企业家、创业家讲讲自己在发展阶段中什么阶段最缺钱,用什么方法解决的?然后请三位专家给中小企业融资号号脉,出出招。
深圳的三个企业刚刚是三个阶段,徐总已经是上市公司,而且已经发展了十几年,雅图是中间状态,快播是一个年轻人。我们首先从徐总开始,你在金蝶这么快速稳健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缺过钱,什么阶段,怎么解决的?
徐少春:其实一个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在每个阶段都会缺钱,我在创业的时候,我是身无分文的,找我的岳父借了5000块钱。

牛文文:人家都说你是50万起家,你说是5000块钱。
徐少春:是5000块钱,后来是朋友帮忙,借了20万,然后慢慢发展起来。
牛文文:是什么朋友?是天使投资人吗?
徐少春:也不是,真正的天使投资人是一个美籍华人,当时投了33333美元,折合人民币是30万。
牛文文:现在他退出没有?
徐少春:2001年我们在香港上市,两年之后他就退出了,退出之后,他应该赚了有2亿多。
1998年,我们引进IDG的风险投资,因为企业要扩张,需要很多的资金。在香港上市以后,我们也先后进行过两次大的融资。我觉得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都需要资金。
牛文文:好想你没有跟银行打过交道?
徐少春:我以前是从来不跟银行借钱的,最近这几年也跟银行打交道了,坦率讲,企业小的时候,银行根本看不上你,等我们在香港上市了,银行就来了。
牛文文:所以说让银行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我觉得非常不靠谱,我就不相信哪个中小企业向银行贷到过款,徐总就没有从银行贷过。
谢敬:深圳雅图要感谢银行支持我们到现在,我们跟金蝶不一样,深圳的银行从十年前就一直支持我,而且在10年前的支持是非常不容易的。
牛文文:您能说说是哪家银行支持的吗?
谢敬: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等,在我们资金非常紧的时候,他们都给我增加额度,特别是在当年,我们完成了这个研发以后,我们很高兴,一个高端的产品能够做到国际水准的品质,在我们很高兴的时候,我们面临销售的时候,结果碰到麻烦了,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因为我们缺乏品牌,我们面对的都是像索尼、三星、IBM这样的世界顶级品牌,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是没品牌是不行的,当时的成本比他们高40%,做出来的东西还要比他们便宜40%,所以有很大的压力,有三年多的时间我们都是处在非常困难的状态,有几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牛文文:哪一年?
谢敬:2002年的时候,已经是创业的第五年。所以说要创业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是有前景的产业,国际对手都加入这个产业,你尤其要做好长期的准备,我们后面还是找准了一个市场策略,因为我们比较了解中国的国情,所以在渠道的建设、在细分市场的定位方面做得还不错,所以这几年在国内超过了这些市场品牌,也取得了市场份额的前列。现在不光在国内发展,我们也觉得在全球也能进行发展,当然我们首先是在亚太地区试水,建立自己的海外的体系,之后又到金砖四国,然后进入美国。
牛文文:你的钱最紧的那几年的钱是怎么来的?
谢敬:那时候员工都挺支持,大家集资挺过来的。
牛文文:那时候银行不给你钱了?
谢敬:那时候银行也支持我们
牛文文:最难的时间就是那段时间?
谢敬:对,但是我们企业非常重视信誉,哪怕借高利贷,也要把银行贷款的信誉守住。
牛文文:你现在到国际上并购,是谁给你钱?
谢敬:那是2009年的时候,我们到美国进行了品牌、渠道、知识产权的并购。
牛文文:金融支持来自哪里?
谢敬:那时候也是银行支持,主要是国内的银行支持,所以我们还是比较感谢银行的。
牛文文:这个比较罕见,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还是非常少见的,是不是因为你做的产业比较特殊,我怎么没有看见银行对别的企业这么好呢?还是你以前在银行干过?
谢敬:没有,可能是银行看到我这个行业的竞争对手,我的对手全部是世界品牌,国内还有几个大的公司,现在都退出了,只有我们,看到我们很不容易。
牛文文:是不是政府给你担保了?
谢敬:有担保。政府帮我们协调银行来支持。
牛文文:你有没有在VC、PE融过资?
谢敬:现在比较好了。
牛文文:有没有风投进过你的公司?
谢敬:有,进过两次。
牛文文:谢总的情况还是不错的,我们听听快播的情况。
朱达欣:快播有两个阶段,在创立的第一年绝对缺钱,之后我们分别有天使的投资和风险投资进来,我们创业到现在4年多,第二、第三年的时候我们属于不太缺钱的阶段,能够维持自己的发展。现在我们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就是相对缺钱,我们日常的现金流能够维系日常运营的开支,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一定要发展得非常快,否则就很容易被发展得比你更快的人所吃掉,所以我们面临着一定要快速发展的问题,在这个时候,相对而言,我们现在处于资金的渴求期。我给创业型的中小型企业有两点建议,第一,从刚开始的时候你就要想到自己的模式,你的定位一定要特别,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免很多重复性的竞争,这样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快速发展,获得投资人的认可。第二,相比于资本,互联网行业对人才的渴求更为迫切。这也是一个过程,我们想要发展的资金,也会有人投,但是我们更缺的是技术、经营、管理人才。这是所有的创业的中小型企业到了一定阶段都会面临的问题。

牛文文:你们进行了两轮融资?
朱达欣:对。创业一年以后有天使融资进来,之后就是有一轮风投,现在我们在进行第二轮的募集。
牛文文:你的风投是国内的基金还是国外的人民币基金?
朱达欣:是软银赛富。
牛文文:还是外国的基金,都说互联网是美元养大的,要说人民币有这样的眼光还是比较难的,我还没有看到有一家很好互联网公司是人民币基金养大的。
朱达欣:但是我们的天使投资是人民币基金。
牛文文:徐总,你的那个天使投资人是在深圳认识的还是在美国认识的?
徐少春:在深圳,我找到他,然后我们认识的。
牛文文:看来缺钱的时候都是在早期,一旦上市之后问题就不严重了,而且钱的来源也比较多元化,在座的各位好像在钱的方面没有什么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
接下来就有请专家们帮我们分析一下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到底是真问题还是伪问题?是制度问题还是周期问题?还是说本来很多企业就缺钱?
首先有请吴晓求教授。
吴晓求:中小企业也分类型,技术含量很高的高新技术企业一般说来都会得到包括天使资本在内的前期资本的青睐,更多的是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小微企业的资金从哪里来,这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中国的中心企业没有问题,中国的中心企业已经很大了,他们要获得资金是很容易的,小微企业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如果这个小微企业的技术含量不高的话就更难。我想这是有三个原因的,一是中国的金融制度的设计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上午就讲到这一条,中国的金融结构,特别是从银行体系来看,他是希望做大做强的,他本来就是要服务于小微企业的,但是服务小微企业的风险高、成本大,所以他就往上走了,有的应该在农村待着的,但是他也不在农村,这就使得技术含量低的小微企业很难得到贷款。第二是中国的政策不配套,本来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是成本高、风险大的,但是这些支持对中小企业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对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国家的政策应该加以扶持,这个政策主要是指税收政策。如果说金融企业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比重超过一定的比重后,我们在税务优惠方面就要有一些政策,这样的话,很多人发现它还是有利可图的。如果让金融企业发现对小微企业贷款无利可图,他就不会做。第三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平衡,核心的就是债券市场,它发展的非常落后,因为没有债券市场,所以很多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它面对大型企业贷款,一旦有了债券市场之后,大型的工商企业就挥发性公司债,它到市场上融资,不到市场上贷款,因为到市场融资的财务成本是相对比较低的,这样的话,逼着商业银行的服务群体的重心下移,逐步向小型企业移动。主要就是这三个原因导致目前小微企业贷款难。

牛文文:我们紧接着请教一下罗杰斯先生,美国是什么样的情况,中国的小微企业贷款难是独特的现象吗?还是全球都是这样,有什么建议?
吉姆·罗杰斯:我刚才听到了大家说的话,我感到非常的有趣,事实上在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在世界上所有的其他的地方,小企业都有融资难的问题,他们非常缺钱,他们需要人力资源,他们需要人才。所以你们不要认为只有在中国,企业家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在全球都是一样的。在过去的30年,美国有一个很牛的牛市,所以有很多的风投,人们都非常习惯使用风投来投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可能更需要的就是用人才来吸引投资,我相信中国,这样的趋势也在形成。美国有硅谷,有创业精神,有风投,但是现在中国也发生很多的变革,中国很可能会成为风投重新的热点,而取代美国。现在这些企业可能很缺钱,但是它只是暂时的问题。全世界的经济增长放缓,在未来几年流入中国的资金可能会减少,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我们不应该仅仅指望美国,而应该多依靠国内的投资人。

牛文文:中国变成VC的新兴大国,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在中国越来越热,它不单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我们也能看到非常多的VC。有一个玩笑说,在一些支线的航空公司上坐着两类人,一类是VC,另一类就是商学院的教授。有一些非常激进的VC,像著名的九鼎,在每一个三四线城市都有员工,他把VC变成了一个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以当中国的钱多了以后,很多人都希望通过风险投资的方式来获取回报,小企业在VC面前的价值越来越大。中国传统领域的中小企业主能够被VC看出,而且能够被VC在低谷的时候看到恐怕还得一段时间,这就需要有更多的金融安排,有更长远的金融安排。大家都说中国更像美国,但是中国的工商传统好像更像德国和日本,所以我想请海闻像章给我们讲讲,看看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到底有什么样的解决路径?
海闻: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我确实不太了解,但是我觉得今天这个会议缺两类人讨论,一个是银行家,另一个就是小微企业。

牛文文:深圳可能没有这样的企业。
海闻:论坛讨论的是全国的问题,如果深圳没有,可以到其他的找。所以今天缺这两类人是比较遗憾的,真正缺钱的企业没有来,还有就是银行为什么不愿意贷款给他们,我们应该了解一下这些信息。
今天来的这几家企业都是非常有前途的高科技企业,现在的问题是谁融资困难,一方面是起步的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困难,但是这个融资困难是短暂的,有市场办法可以解决,除非你的技术根本不行,你的人不行。所以说这样的企业融资不困难,真正要解决的是传统企业、小微企业,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非常小的企业,这也包括高科技的小企业,还有就是传统企业。我刚才讲到,为什么要发展中小企业,不仅是高科技的问题,还有就是解决就业的问题,即使在美国,它也大量的扶持传统企业,比如说开家餐馆、开个小店,这些企业是不会不发展大的,但是对它的扶持是非常迫切的。中国现在正处在大批农民需要到城市里来创业的阶段,不光是就业的问题,还有农村的农民到了城市里来创业的问题,不要小看农民,他们其实有很多创业的能力,比如说上海有一个农民工,他刚开始给人家送货,后来发现很多家里养花,但是没有土,他就成立一个小企业,专门出售养花用的土,这种企业看起来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但是它是服务型的,对这样的企业的资金应该怎么支持?所以我们现在考虑的不仅是支持高科技企业,对于这些传统的企业,我们也要考虑对他们进行融资。对于吴教授刚才讲的这个问题,我都表示非常认同。他刚才还讲到一些支持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问题,有一个是减税,还有一个是利率浮动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应该有一定的利率浮动,现在在温州的民间借贷非常活跃,它的利率远远高于银行,但是有人还是愿意去借。多年前有一个美国的教授到中国来谈金融,他说利率要比市场银行高很多,但仍然是市场利率,这就说明市场有需求。他既然愿意多付一点利息,那么我们也可以允许银行有一点浮动利率,这可能是我们要改进的方面。还有一点就是金融机构的进一步改变,除了银行、风险投资以外,能不能有一些小的金融机构。我们的金融开放现在做得还是不够的,包括银行也是如此,风险要控制,而且要更增加它的灵活性。我认为我们目前主要需要解决的是那些小微企业、科技含量不是很高的企业的贷款问题,这一块我们要重点想办法解决。
牛文文:海校长讲的这个事是一个很沉重的事,说到小企业贷款,感觉是一个生存问题、政策问题,我认为它实际上是一个开放问题,进行和金融是高管领域。这两年有一些专门为农村做的小额信贷公司,他们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它的上游拿钱和下游放贷都很困难,政策上说我们可以学孟加拉,但是这些银行在为了身份的合法性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他们本身就是中小企业,现在在这方面的都比较难,教授您认为这个步伐有可能加快吗?
吴晓求:中国金融行业的改革非常慢,实际上中国的确需要大量的小的金融机构,特别要让民间信贷资本阳光化,不要让他走高利贷的市场,高利贷的市场既损害了产业的发展,也破坏了金融的秩序,所以我们的步子还是要更快一点。我经常在想,我们被2008年的金融危机吓住了,吓得我们自己这个腿不敢迈了。2008年之前,中国的金融改革的步伐还是比较快的,这三四年停下来了,而且越管越死,比如说办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弄得很高,这么高的资本充足率的情况下,又让他给小微企业贷款是不可能的,这是违背基本的常识的,所以现在我们还是要大胆的改革创新,深圳的成功就表明,不改革不创新就没有出路,这是一个口号,但是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包括给民间资本阳光化,让他进入金融监管的渠道,切实为中小企业服务。同时像海闻校长说的,利率可以上浮一点,目前我们的利率上浮空间非常小,我们可以把它上浮的空间加大一点,降低它的税收,再把门槛降低一点,这些政策配套进行就可以有很好的推进。
牛文文:你感觉会有新的变化吗?新的三会都换了。
吴晓求:新的三会换了也不行,他们自己也做不了主。
海闻:其实美国也有很多比较小的银行,他们专注中小企业贷款,它的贷款利率高一点,同时它的存款利率也比一般的银行高一点。我们刚到美国的时候比较穷,我们就比较每个银行的利率,到大银行存款,它的存款利率也比较低,银行小一点,虽然名气不太大,但是它的利率要高一点,我们这些穷人就存到利率高一点的银行,不然的话,小银行吸储就会很难。所以在这方面要有点灵活性。
我们现在要正确地看中国的问题是什么,国外的问题是什么,目前完全不是同样的一个问题,毛主席当年讲要抓住主要矛盾,国外出了金融危机,我们马上就庆幸我们没有这么开放,美国要管制,我们这边就认为我们也要管制,问题是我们和他们的情况不同的,人家是开放过度了,而我们的开放还没到位,因为他要进行管制,我们再进行管制,那就是倒退。
牛文文:我们的金融比实业倒退很多,在实业中有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但是在金融行业中,它仍然是一个不开放的状态,这也是很奇怪的,我们有全世界羡慕的多样化的经济,但是我们的金融还是比较滞后的。股权投资这件事提出来之后,也完全是市场力量的发展。我知道有很多的基金经理,他们的税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现在弄得大家要么就到香港,要么到鄂尔多斯,在香港可以少纳点税,鄂尔多斯出了一个政策,在那里可以减少一点纳税额。
吴晓求:说到税的问题我要补充一点,中国的财政政策在我看来是无所作为,因为它只关注财政收入,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财政政策没有调节的概念,本来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部分,它是要逆周期调节的,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你是要减税的,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对小微企业要减税,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税基才能扩大,但是我们一直是增税。中国的财政政策没有调节的概念,它永远是增加,中国的税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同期的经济增长的速度。
牛文文:这是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的,从金融方面来看是融不到钱,从税收方面看是税负太重。
徐少春:我分享一点信息,虽然金蝶已经不是一个小微企业,但是我的很多客户是小微企业,所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今年以来,很多的小微企业倒下了,他们过得很艰难。我非常同意海校长在演讲中讲的,我们国家的很多问题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当然目前我也看到了一些好的迹象,现在国家对小的金融机构的设立门槛有所调低,今年已经批准了1000多家,如果我们继续放开,这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将是非常有好处的。
牛文文:很多大的企业为了照顾自己生意链条上的小微企业,都搞供应链的担保,如果人家贷不到款,我就替你担保一下,或者说自己搞一个互助基金,当年小的房地产企业就搞中城联盟,如果哪家企业的资金不够了,就互相来帮助一下,这是被迫的办法,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措施,对小客户予以帮助?
徐少春:我们不可能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因为我不是一个金融机构,但是我可以给他提供管理与IT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来成长。
谢敬:深圳确实在信用担保方面有一些创举,前几年政府出资10亿元作为种子资金,选择一批企业成立互保基金,这个互保基金与银行分担责任,银行的风险就降低了很多,因为这个政策收益的企业比较多,包括我们雅图也从中受益,贷到了1亿多的资金。
牛文文:刚才讲的都是传统类的小企业的贷款和融资问题,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讲,海外融资是VIE的架构,对于你的结构是否存在风险?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考虑?这实际也是影响到中国的高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重大问题。
朱达欣:VIE这个做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从互联网行业催生到现在有十几年,而且绝大部分在国外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都是这个架构,今天我们来说这个架构可能是有问题的,我认为有一点夸大。可能有一小部分存在欺诈,或者是本身发展存在问题的公司,但是他们的表现不足以否定VIE架构在互联网行业中带来的正面作用。所以对于VIE的架构,我们陆续地会看到中国和美国的监管机构会有监管措施出台,给它更好的监管,但是VIE架构不但没有问题,反而会继续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牛文文: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现在进入提问环节。
提问:我想问一下海闻校长,我听了这么多专家、企业家前辈讲了小微企业的困境,我作为一个刚刚创业的人,我的企业也是小微企业,我的公司也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公司,我总是在想一个问题,金融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循环系统,各位专家刚才讲的所有的话,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政府好比是心脏,它要向各个部位供血,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是政府供血是粗放型的,它不会根据特定的情况特定供应。我从事的这个职业能够提供一个神经系统,帮助国家很好的供血。我们既然提供的是神经系统,那么就有双向需求,我要告诉中小企业他们需要告诉国家他们的经营状况,以确保这些大银行认为他们是低风险的,是可以贷款的。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请问吴晓求教授,最近央行传出一个消息,说民间金融有制度的合理性,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至于传导出这样一条信息是给政策之门开了一条缝,还是一个偶然的事情?第二个是请问罗杰斯先生,美国是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发源地,但是美国金融市场的表现相当亮丽,现在道琼斯指数还在12000点的历史高位,这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吴晓求:应该说有这种可能性,当然民间金融机构的准入更多的是在银监会,央行主要负责两大块,一个是货币供应量,还有一个是反洗钱。如果央行有这个政策,银监会当然也要有,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银行金融机构不一定是个个都做得像工商银行这么大,需要有一些小的金融机构,我们要降低门槛,降低一些标准,让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体系,特别是进入到微小企业中,这对微小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对民间资本也起到一个特别重要的引导作用,我想这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吉姆·罗杰斯:虽然纽约的股票,包括纳斯达克,在过去的12年都下降了很多,道琼斯指数只是一个小的指数,而且这个指数上都是一些业绩比较好的大的上市公司,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道琼斯指数现在仍然表现良好。当然,大多数的美国企业的表现是并不好的,如果你是能源、农业、矿业、牧业企业,你们现在都做得很好,你们也会继续的成功下去,当然金融行业就不行了,包括零售业都表现得很差,这都是受美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形成的。
提问:我想问海闻教授一个问题,我觉得现在很多小微企业是在做一个社会维稳的工作,很多大的企业都是从小微企业连滚带爬爬上来的,但是很多政策,包括金融、财政等等政策都是向大企业倾斜,什么时候才能出台一些系列的措施向小微企业倾斜,不要让他们还没有到大企业的程度就死伤一片。
海闻:什么时候出台政策,这样的问题我是回答不了的。政策的出台就是取决于大家逐渐达成共识,或者是问题逐渐变得严重,中国的很多改革都是被动的。首先,我们需要把中小企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揭露出来,还有就是作为学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包括媒体,媒体也关注中小企业,然后有更多的声音出来之后,就会逐渐影响到政府。政府政策的出台,都是根据舆论、问题来做的,舆论强了,问题严重了,他就开始改,如果舆论不强,问题不严重,他就拖,到底拖到什么程度也很难说。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就是怎么解决未来的就业问题。要解决就业问题就要发展中小企业,怎么帮助中小企业成长,这就需要在政策上进行一些改动。因为这段时间比较特殊,这段时间是不会有大的政策出台的时候,如果问题比较严重以后,到2013年以后,改革的措施还会进一步出台。
提问:我想问两个问题,深圳说扶持小微企业也是叶公好龙,我跟政府也提过这个事,你真正让他帮忙的时候,他就不理你,我现在也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现在有一个自己的技术,急需资金,但是融资却非常困难。中国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基本上都是靠国外的风险投资,国内一直说要帮助小微企业,但是却没有拿出什么具体的措施。对于我们这些小微企业应该怎么和美国的风险投资企业沟通?在中国方面,怎么改变目前的现状,让我们能够更好的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吉姆·罗杰斯:你们可以先联系他们,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你们的行业,他也不会给你投资。美国在这方面有很长时间的投资史,如果你想开一个餐馆,你找一个已经做了餐饮业的人,或者投资在餐饮业的人,他们会更了解你的概念,了解你的想法,所以他们会知道你到底做得好不好,他们会判断,所以在美国的一个成功的方式,就是有新的人想要创业的时候,他们去找供应商,或者是在这个行业已经从事工作的人。你在深圳也可以试试这一招,比如说你可以找美国的驻华使馆,或者是找一些风险投资的机构。
海闻:我们这些人只能唱高调,而且必须唱高调,因为只有这些人不断唱高调,才能推动政府改革,所以说不要指责我们这些人在唱高调。政府是不应该唱高调,也不要指望政府去做,我们现在要一起唱高调,让政府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管制,让金融机构转变。还有一点就是大家不要指望政府给中小企业给钱。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吉姆·罗杰斯先生,第一,如果你们所有的价格联系都是和人民币有关的,怎么让美国人参与到这个商业中来?如果说这个商品的价值是人民币的两倍,美元怎么办?
第二个问题是,现在有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并且门槛很低,您认为对冲基金是在看空吗?
吉姆·罗杰斯: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有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他其实是一种欺诈,当然美国人也不是很了解这些公司,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在欺诈,只是觉得他们很可疑,所以这些股票不会卖得很高,在过去,中国的股票都能卖得很贵,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发展得很快,所以有相当多的公司到美国上市,包括一些欺诈的公司,所以有些问题很难了解。
对于美元来说,它还会暂时性的增长,但是还会下降,欧元也是一样,它是暂时性的上涨,然后还是会下跌,因为美元有非常严重的债务问题。当然在这个阶段美元仍然是世界的本位货币,它会让进入中国的货物更加便宜。另外一个是关于人民币的,我们必须放开人民币的汇率,我们希望是这样的,希望在几年内人民币能够取代美元,但是这是要发生在人民币汇率放开之后,我相信人民币最终是会代替美元的。
牛文文:我们的提问和论坛就到这里,我作为主持人有三句话感谢这个论坛:第一,深圳是一个创业的天堂,高科技的创业人才在深圳不缺钱。有两位创业者也很愤慨,表明在深圳也存在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第二,这是一个缺乏主角的论坛,这里既没有真正的小微企业、传统企业的人,也没有银行,更没有政府,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能说说我们在成长中的融资问题。第三,中小企业的融资是持续的,是一个需要呼吁的问题,感谢大家,我们《创业家》杂志还是愿意给小企业呼吁的,愿意给大家创造条件的,希望大家都看看《创业家》杂志,多参加“黑马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