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市场预料,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5.5%,创下5个月来新低。这或许标志着新一轮物价下行周期已悄然开启,也给宏观政策微调预留出更多空间。
价格回落已成定局
CPI同比增幅自7月份以来,已经连续出现下降,从7月份的同比增幅6.5%到9月份的6.1%,再到10月份的5.5%。从理论上说,CPI连续三月下降,并保持在5.5%-6.5%之间,物价就将进入下行惯性期。目前指数的降低说明前段时间的宏观调控初显成效。
从趋势来看,作为CPI新涨价因素主要动力的食品价格由涨转跌,将推动CPI继续回落。以前备受关注的猪肉价格,10月环比下降1.8%,与9月份环比上涨1.2%相比出现下滑。历史数据表明,生猪存栏超过4.55亿头即对猪肉价格产生向下压力,目前已超过该水平。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明显,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也已经有所减缓。再考虑到翘尾因素走低影响,今年年末到明年年初物价应该会继续回落,价格水平走低已成定局。
同时,PPI回落幅度大于预期,也进一步验证未来通胀水平基本可控。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过去是‘内忧外患’,即流动性过剩与输入性通胀压力。”在内忧通过调控解决的情况下,输入性通胀压力降低直接导致了PPI涨幅回落,这对未来通胀得到控制是件好事。
政策微调或将推进
持续走低的通胀水平,也为政策进行微调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不过专家指出,相比2008年“放水式”政策调整,当前更加需要的是“挤牙膏式”的微调,信贷政策应该不会大幅放松。
中金公司发布报告称,货币政策微调将集中于公开市场操作和信贷管理方面,以缓解流动性过紧压力,不排除下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但首先应该会从调整差别准备金率入手。同时以降低税负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性财政政策调整,将在以定向宽松为主题的政策预调微调中起到主要作用。不过,也有专家有不同意见。央行10月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稍许放松了流动性,且微调将继续,但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则将在今年剩余月份中保持不变。
近期,中央高层就宏观政策表态称“当务之急是保增长,在增长中求平衡”,并多次表示将“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2012年的政策定调。(记者张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