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人在整理嘉那玛尼石堆。本报记者潘之望摄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震后北京市政府派救援队前往该地区进行重建工作。目前,援建工程已完成90%。近日,记者将对援建情况进行连续报道,记录下重建后当地人民生活的回归之路。
从玉树机场出发,沿着214国道,一路前行到达结古镇新寨村。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藏族信教群众来到这里,围着刻满经文的玛尼石堆,一边转着转经筒,一边诵念经文祈福许愿。
地震发生后,石堆旁的八善塔倒了,石堆被震散落,木质楼房被损毁,但是来这里诵经的人仍络绎不绝。一些人将新刻的经文放到五颜六色的石堆顶部。
北京城建集团援建指挥部书记马保义说:“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嘉那玛尼石堆不但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也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少数民族信仰的尊重。”
北京城建集团玉树援建指挥部承担了嘉那玛尼石堆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打算用3至5年,把新寨村初步建成一个高原旅游小镇。建设方案由多个对宗教研究颇深的专家完成,“指挥部多次跟当地活佛沟通,并请玉树宗教协会进行指导,光方案就改了30多次。”马保义说。
为保持原生态风貌,对新寨村震后的民房改造,充分尊重当地人民的意见,房屋由当地人自行建造,援建单位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