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环保 > 环保 > 正文
市环保监测中心开放 市民亲历空气指数“出炉”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11/11/9 10:48:06     
  在监控中心,计算机会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国控站的3种污染物小时浓度均值,直接上传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发布系统”。这些年来,市环保监测中心空气质量发布的时效性日益提高:   1998年3月,发布空气质量周报; 

  昨天下午,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首次对个人开放。图为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介绍北京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


  北京日报讯(记者 任敏)首要污染物是什么概念?空气质量怎么监测?“蓝天”如何衡量?面对公众日益高涨的关注度,昨天市环保监测中心首次对个人开放,30余位市民和记者作为首批“散客”,现场了解本市空气污染指数的出炉过程。


  目前,本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由27个监测子站和监控中心组成,覆盖全市各个区县,子站的仪器全天24小时自动运行,采集分析数据并传输回监控中心。


  “监测子站什么样儿啊?”一位大学生好奇地发问。


  市环保监测中心自动监测室工程师魏强形容:“其实就是一个白色的‘小房子’,长宽高各约3米,一个‘小房子’就是一个监测站,平时自动运行,无人看管。”


  在市环保局门口,就有一个这样的“小房子”,这是一座研究性监测站,外围用铁丝网保护,乍一看挺不起眼,其实“房子”内部暗藏玄机,它与分布于全市的27个监测子站的外形、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基本相同,主要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


  房子顶部有两只采样管,其中一只是约1.6米高的不锈钢管,主要用于采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等气体,还有一只带有伞状小盖的银色圆柱体,用于采集可吸入颗粒物(PM10),它可以过滤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让PM10自动进入管道。


  “小房子”的侧面有个门,工作人员可从这里进入,里面装有空调,以保证仪器在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内部的两排像大箱子一样的设备,分别是二氧化硫分析仪、可吸入颗粒物分析仪、数据采集仪等;门口立着三个1米多高的气体瓶,里面分别装有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


  本市的空气污染指数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三项污染物决定。这些污染物被采集后,随着管道进入对应的分析仪,随后,分析仪处理的数据每5秒钟被数据采集仪记录一次,这些数据再通过网络传送到监控中心,每半个小时传输一次。


  在监控中心,计算机会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国控站的3种污染物小时浓度均值,直接上传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发布系统”。


  每天中午12时,27个站点的此前24小时数据收集完毕后,工程师要审查不合理数据,此后,全市及各个站点的空气污染指数一一出炉:在11个国控站(定陵除外)中,先计算每个站点单种污染物的24小时浓度均值,然后将11个站点的24小时浓度均值做算术平均;待3种污染物11个站点24小时的浓度均值都计算出来后,再将这些浓度换算为空气污染指数,取最高指数作为当天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指数最高的污染物也就是首要污染物;同时,根据27个监测站各自污染物24小时浓度均值情况,计算出各站点的空气污染指数。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监测站里的设备还要通过“质保”。数据采集器通过控制零气发生器、动态校准仪和标准气体,配出校准气体,检查、校准分析仪的性能,每四天进行一次。分析仪的有效期是2年,校准仪的有效期是1年,这些分析和校准仪器快到有效期时,都要经过质保、质控实验室的校准和检查。


  链接


  北京空气质量发布大事记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成立于1974年,是全国首家专业化的环境监测机构,1983年从美国引进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2007年6月,该中心对集体开放,至今已接待340批次5400余人。这些年来,市环保监测中心空气质量发布的时效性日益提高:


  1998年3月,发布空气质量周报;


  1999年3月,发布空气质量日报;


  2001年5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


  2003年1月,北京电视台增加日报节目《北京空气质量播报》;


  2008年3月,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等电台开设日播三档的《空气质量播报》栏目;


  2011年3月,市环保局官方微博开始动态发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并与网民互动。


  如今,市环保监测中心公众参观日定在每周二下午2时至4时,安排接待参观2场,每场40分钟,每场20至30人。市民若感兴趣,可提前电话预约68413195。

责任编辑:何智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房子,监测中心,空气污染指数,市环保局,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