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大学汇丰金融论坛上周末在北京召开,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实体经济的融资并未减少,因此不能放松货币政策。
绝不能呼吁放松
吴晓灵称,走出中国经济困境绝对不能靠财经政策的放松和银行的放松,为了企业家自己的利益,也绝对不能够呼吁放松货币政策。“中国不缺钱,央行和商业银行对社会提供的融资是不少的,大家感觉到少,是因为我们铺的摊子太大了。”吴晓灵解释说,4万亿的投资计划,引来地方政府10.7万亿的债务余额和2009年10.6万亿的信贷投放,钱是不缺的。
吴晓灵认为,连续3年的高额信贷投放和货币供应决定中国不能走放松银根之路。如果再像以前那样干下去,中国的通货膨胀是无法遏制的,甚至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出路在放松管制
谈到中国的出路,吴晓灵认为,关键在于尊重市场意愿,放松金融管制方面。“中国的出路何在?中国不缺钱,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搞活金融,让中国80万亿的存款能够有自己该去的地方。”
在吴晓灵看来,尊重市场主体的投资和融资自主权,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要义。资金是配置资源的龙头,风险自担是尊重市场自主权的前提,当前融资的难点不是利率市场化不到位,而是金融管制太多,“明确法律关系,发展资产管理市场是搞活投资渠道的重点。”她同时建议,加快多层次市场建设,推动各类债券市场的发展,才是解决融资难的重点。
密切关注影子银行
吴晓灵建议密切关注“影子银行”的融资活动,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
她表示,这次金融危机之后一个很重要的教训是,大家注意到了“影子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社会应该密切关注“影子银行”的融资活动。她在会上说:“关注‘影子银行’的行为是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
在吴晓灵看来,统计监管社会融资规模是关注“影子银行”活动的重要措施,目前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是一大进步,但是还有很多统计需要完善。(记者高晨 马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