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景德镇市高级陶瓷工艺美术师刘宗省

作品《山里人家》(记者 洪平平 摄)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青花瓷不仅成为了歌曲传唱中国风的对象,而且现在的一些服装上也印制出了青花的纹饰,尤其以青花旗袍著称。如今,我们日常用的碗筷、茶具等物品上也都不难发现青花的影子,足见“青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和情结。制作青花的背后人物同样让人敬佩,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景德镇高级陶瓷工艺美术师刘宗省,共同了解他的青花情结。
刘宗省, 1976年生,祖籍鄱阳。现定居景德镇,景德镇高级陶瓷工艺美术师、中国国画院江西分院院士、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职业画家。

创作中的刘宗省(记者 洪平平 摄)
擅长青花山水、新彩山水、乡情技艺。作品构图新颖,疏密结合,取材广泛,高山流云,小桥流水,亭台茅舍,江南小景等,在他的笔下,各种优美景致都能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对陶瓷艺术的追求精神被艺术界人士所欣赏,是意气勃发的后起之秀。
与陶瓷世家出生的大师们相比,刘宗省的作品算不上精品,但他一直在努力着,朝着陶瓷艺术大师的目标不懈追求,将更多更好的作品带给大家。

200件花瓶作品《山环水绕两三家》(记者 洪平平 摄)
【中国企业新闻网】您好,刘老师,我们注意到您的作品大多都是以乡村风光为题材,这是为什么?
【刘宗省】乡村风光给人以安静闲适的感觉,没有污染,没有喧闹。远离浊世,清净悠然。有电影乡村风光;音乐乡村风光等,我想就更应该有陶瓷乡村风光,留住最美的景色,以青花的素雅之美展现乡村的淳朴气息是再好不过的。其实,入画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不该仅限于某一个点,只是因为我对乡村有种特殊情结,
对农村非常熟悉,画出来的东西更具感情色彩,能让大家产生一种共鸣,所以你们看到我的作品都是以乡村风光为主要题材的。

200件镶器作品《春江水暖》(记者 洪平平 摄)
【中国企业新闻网】当初您是如何让走上陶瓷创作这条道路的?
【刘宗省】我从小爱好绘画,初中退学之后就决定到景德镇学习陶瓷绘画,到景德镇市后就进入景德镇市高等专科学校进修,系统性的学习陶瓷绘画技巧,期间随同乡学习了很多关于陶瓷绘画方面的实际知识。多借鉴、多观摩、多实践一直是我练习绘画陶瓷的中心,陆续看了很多陶瓷大师们的作品,也观摩了《介子园》之类的书籍,得到了很多启发,给我今后的陶瓷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企业新闻网】从什么时候开始自我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一片陶瓷天地?
【刘宗省】2001年我建立了一个作坊,从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一条龙的工序都独立完成,那时候我主要是从事大件陶瓷的绘画,要做成一件成品非常不容易,这段经历给我留下很多宝贵的经验,大件陶瓷的绘画历经使我现在创作的小件陶瓷作品整体感观更加大气。2011年创建了“艺缘斋”。

作品《嘉木繁阴》(记者 洪平平 摄)
【中国企业新闻网】您觉得您的作品区别于别人的青花作品,最大的特色体现在哪里?
【刘宗省】我从事陶瓷绘画多年,技法日渐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青花表现风格,利用景德镇传统工艺(青花)和中国画的水墨韵味来表达对陶瓷美术的追求。利用现代西方的光面处理技术,使的我的作品看上去清新亮丽。其次,我的作品构图新颖,疏密结合。取材广泛,小桥流水、亭台茅舍、江南小景、水乡,作品乡情清秀,幽静,山水作品崇山峻岭,气势宏伟,千峰竟秀,万泉争流,云雾缭绕,给人展现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是感官上的一种享受。
【中国企业新闻网】从事陶瓷创作十余年,您做大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刘宗省】陶瓷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了解陶瓷作品的语言很重要,以形体为基础造型,构图、色彩、纹理、画面感融于一身,从而完成一件陶瓷作品,简而言之陶瓷创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希望有更多人能来了解瓷器、走进瓷都。
【中国企业新闻网】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希望以后能欣赏到您更多更好的作品。
【刘宗省】谢谢你们的祝福,我一定会将更多更好的作品带给大家的。(记者 江芳华 洪平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