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旅游 > 旅游 > 正文
创新理念转型发展 打造扬州“大旅游”
来源:扬州网       时间:2011/11/4 11:15:58     
  报告提出,我市要坚持“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培育潜在市场”的方略,开展精细化、专业化、创意化营销,不断提升“扬州旅游”市场吸引力。积极促成旅行社与各大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市场对接,策划推广满足游客需求的购物线路,带动旅游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扬州网讯(记者 时进)今年九月以来,由市委书记王燕文牵头,组织旅游业相关部门赴洛阳、焦作、凤凰、张家界等城市,结合我市城区和县域旅游发展情况,围绕“扬州旅游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的课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昨天(11月3日),我市旅游局发布《扬州旅游调研报告》,旅游业将积极推动实现“瘦大个”与其它景区均衡发展,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并建成一批智慧景区和网络旅游企业,目前侏罗纪梦幻城等创新主题公园正在洽谈。


  瓶颈:扬州旅游存在四个“不平衡”


  自2007年全市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确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发展理念以来,我市围绕建设旅游名城和打造旅游产业强市的总体目标,推动旅游业从“一般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


  四年来,扬州旅游业取得跨越发展,然而,旅游业四个“不平衡”特点也较为明显:一是城市知名度与旅游资源知名度的不平衡,扬州的知名度远远超过扬州旅游的知名度;二是以“瘦大个”为核心的主要景区的吸引力与其他景区的不平衡;三是城区旅游与县域旅游的不平衡,县域旅游发展滞后、总量偏低、贡献不大;四是景区景点与其他旅游要素配套的不平衡,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思路:观光+休闲+文化,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


  如何打破四个“不平衡”,拉动扬州旅游,我市确定总体思路:围绕“观光游聚人气、休闲游生财气、文化游显神气”的目标,加快旅游产品优化升级,提升扬州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综合性强、影响力大、参与性高的重量级精品项目是拉动区域旅游的强力引擎。因此,将快引进或打造一两个四季皆游、老少咸宜、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精品;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工业、商业、体育、科技、医疗等相关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旅游度假区、休闲旅游区的创建申报,抓好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加快特色休闲街区和城市综合体打造。


  开发休闲旅游产品,一方面做大做强现有温泉度假、高尔夫休闲、帐篷露营等高端休闲产品,另一方面,在参与型、体验型主题公园项目上形成突破。同时,引导和培育“月光经济”,在古运河、东关街夜游活动中增加餐饮、购物、文化演出等内容,丰富夜游休闲。全力推进会展旅游,依托会展中心、会议中心以及我市日渐完善的高水准接待体系,引进专业化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培育会展旅游新亮点。


  深化文化游内涵,叫响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推进双东、教场、何园、南河下等文化旅游片区的打造;推进古城文化游与会馆经济、月光经济的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与创意、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创意旅游;打造更丰富、个性鲜明的旅游演艺产品,以特色的地方本土文化来营造城市的形象魅力。


  措施:解决扬州旅游“五个短板”


  短板:新型旅游产品供应不足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但产品结构单一,以静态展览为主,游客参与性不足,缺乏一两个综合性强、影响力大、参与性高的大体量的旅游产品,下一步要打造成这样的景点,来带旺旅游市场,拉动旅游消费,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解决路径:“五个一”打造一批新产品


  打造1-2个主题公园。据悉,目前,邗江侏罗纪梦幻城、广陵水上嘉年华、新城西区环球嘉年华三个主题公园项目正在洽谈中。


  打造一批旅游度假区。目前我市具备申报条件的旅游度假区共有4个,其中,瘦西湖旅游度假区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瓜洲古镇国际旅游度假区、枣林湾旅游度假区、白鹿岛生态旅游区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


  打造一台有影响力的演艺节目。打造一台具有扬州地方特色、有影响力的精品演艺节目,节目内容应突出扬州城市特色和人文情怀;节目策划应追求大手笔、大制作、大创意,邀请国际国内顶级专业团队。节目选址原则上应距城市中心区一定距离,可布点在瓜洲、槐泗等城市近郊,既方便人流集散,也有利于建设规模较大的演艺集聚区。


  打造一部有影响力的宣传扬州的电视剧。目前,我市与省文化产业集团合作拍摄的一部以盐商文化为主题的影视剧--《扬州盐商》正在紧张筹拍之中。下一步,要加快该剧的制作、宣传和推介力度,力争在央视或省级主要媒体上播放。


  打造一个以“扬州三把刀”为代表的集聚区,拉长“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


  短板:城市休闲品质不够凸显


  休闲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城市旅游景点、功能配套、休闲社区、休闲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市旅游产品的休闲度还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特别是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康体疗养等新型产品偏少、规模偏小,带动效应有限。


  解决路径:打造特色休闲游产品


  延伸古运河游览线。在原有古运河扬州城区段基础上,分别向北延伸至邵伯湖,向南延伸至瓜洲,打造一条水上文化长廊。其中,整合茱萸湾、凤凰岛、湾头古镇等资源,打造高层次滨河养生休闲度假区;以农药厂、三湾、高旻寺为节点,打造一条"水清岸绿"的休闲观光带;以古镇风情、大观楼景区、滨江休闲为依托,加快引进和培植一批集创意时尚、特色餐饮、康体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项目,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旅游集聚区。


  提升古城街区游。对古城板块深度设计、创意包装、立体打造,争创5A景区,全面展示古城人文特质和民俗风情。加强盐阜路一线旅游线路、经营业态的规划、策划,开通陆上公交专线和水上游览巴士,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初步设想,沿路水系以北以文化产业、休闲产业为核心,打造工艺特色、休闲餐饮一条街;沿路水系以南及盐阜路南侧延伸汶河北路商业业态,建设集商贸、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商业街。


  整治开发1912-何园-南河下历史街区。打通何园-小盘谷-二分明月楼沿线通道,打造集盐商文化旅游资源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度假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小秦淮河旅游带。复建"南京大戏院"、大光明书场、正谊书院、董子祠等景点游览线,对小秦淮河进行疏通、清淤,打造水上小巴士。


  放大蜀冈-瘦西湖景区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品牌效应,打造瘦西湖南门文化休闲广场,建设休闲为主、业态多元、配套完善的综合性文化休闲区;打造宋夹城周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柏联温泉度假区、精品酒店、帐篷客露营度假基地等高端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在沿宋夹城周边打造一个养身、养气、养心的国际休闲度假社区;修建沿线游览步道,提升唐子城区域观赏、休闲、娱乐功能。


  短板:市场营销影响力不够火爆


  营销出生产力。我市旅游市场还没有达到持续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营销的不到位。这背后既有宣传推广的问题,更有未能真正形成市场化利益链的深层次原因。


  解决路径:“借船出海”,实施“名企名人名城行”等计划


  据2010年我市旅游统计数据分析,目前国内游客源地主要集中在京沪高速、京沪铁路,以及山东半岛、珠江三角洲、华中的湖北等地区;入境旅游的一级客源市场依然是台港澳地区及日韩等亚洲国家,二级客源市场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欧美国家。


  报告提出,我市要坚持“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培育潜在市场”的方略,开展精细化、专业化、创意化营销,不断提升“扬州旅游”市场吸引力。


  首先,形成全方位、广覆盖、高密度的宣传推介网络;继续打好鉴真、崔致远、马可·波罗、普哈丁四张“名人牌”和“世界运河名城”品牌,全方位培育境外市场。其次,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旅游促进奖励政策,主动对接旅游客源地主要旅行社,将扬州旅游产品纳入旅行社宣传推广的重点线路中。第三,开展高端客源定点营销,以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国际化城市为重点,成立旅游办事处“借船出海”,拓展境外游客市场。围绕实施“名企名人名城行”计划,大力推动商务会展旅游的发展,提升高端市场份额。


  此外,借助网络创意营销,充分发挥网络视频、博客微博等信息化手段在旅游营销中的作用;立足交通节点合作营销,借助苏中机场、京沪高铁、宁启铁路、长江游轮码头等一批立体化交通节点的形成,加强相关客源市场的对接开发和旅游线路及产品的包装宣传。


  短板:旅游服务品质尚待提高


  突出表现在旅游资源和要素的整合度不够,旅游景区建设的智能化、旅游服务的信息化步伐不快,已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特色化旅游市场的需求。


  解决路径:加强功能配套,启动“智慧旅游”建设


  按照建设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标准,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旅游载体来打造。加快建立水陆空立体交通方式无缝衔接、便捷通达的综合旅游交通服务网;推动城市旅游专线覆盖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完善自驾游服务和公共停车场建设,方便游客出入和游玩。完善星级酒店布局,完善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加大旅游资源对特殊人群优惠的力度,逐步提高博物馆、公共游憩区等公益性旅游资源的比重。


  加快启动“智慧旅游”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鼓励和支持我市旅游企业深化与同程等重要旅游电子运营商的战略合作,建成一批智慧景区和网络旅游企业,创新旅游盈利模式。


  制定完善各类旅游服务标准和设施建设标准。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旅行社、旅游购物商店信用等级制度,健全市场监管体系,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短板:旅游消费能力不高


  旅游消费是我市旅游产业的一条“短腿”。从消费水平看,2010年来扬国内游客人均消费942元,低于同期省内平均1160元的水平。究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关键还在于“吃、购、娱”三要素与旅游要素的断档、脱钩。


  解决路径:充分调动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积极性


  通过“政府培育市场、市场拉动消费、消费带动投资、投资助推转型”的模式,把旅游产业链各环节自主发展、互利共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市场活力。


  培育旅游消费集聚区。布局一批旅游购物、淮扬菜、“三把刀”、休闲娱乐等特色集聚区,引入专业化知名品牌企业,打造旅游消费新热点。完善核心景区、旅游街区、精品线路的旅游要素配套。鼓励在景区周边和游客集散地开辟商贸、餐饮、休闲等经营性旅游市场,延长产业链。加强特色创意旅游商品的研发和扬州传统工艺品的整理创新。积极促成旅行社与各大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市场对接,策划推广满足游客需求的购物线路,带动旅游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何智

【字号 】 【打印】 【关闭
  
推广:解决路径,二分明月楼,南河下,蜀冈,
Copyright(C) 2006-2013 chinac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010-63522730  编辑QQ:1371847875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2号 京ICP备1304265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