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经济发展,文化先导。昨天,2011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张家港举行,来自政府、研究机构及文化企业的各界代表针对文化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忠在谈到“如何塑造城市精神”时说,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文化核心,是推动一个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一般来说,首先,城市精神应该体现这个城市的特点和个性;其次,要反映这个城市的精神传统和本质内涵,要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并且形式上要简约、公正、动感、积极。培育城市精神的着力点是市民的素质,基点是青少年,重点是党员干部,难点是外来务工人员。城市精神的培育需要灌输,但不能仅仅依靠灌输,要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实例。
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匡宇奇结合自己动画产业的实践,与大家进行了“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方面的交流。他说,文化产品不等于是文化产业。比如《变形金刚》是一个品牌,品牌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带来称得上是产业的影响。打造文化品牌,首先文化产品要有品质,一定不是仅靠数量、靠漂亮的经营手段做出来的产品。其次,真正打造一个品牌需要周期。动画行业一个品牌的养成期基本要3到5年。这个周期很重要,如果进这一行业没有足够信心,比股市风险更大。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紧扣创新与大家进行了探讨。他说,文化建设也要创新。文化和科技要高度融合,文化科技创新就是要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文化产业的表达方式要可以跨民族、跨国家,是人类可以共同接受的。我们要寻找这种文化表达方式,让我们“走出去”产品从源头上和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