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恶意诽谤、造谣抹黑等网络“暴力”,人人都应抵制。只有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我们在网上的“遨游”才能畅快;而一旦“暴力”大行其道,你如何确信自己或者自己关心的人有一天不会成为被“暴力”的对象?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这需要所有网民的共同努力——请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据11月1日《人民日报》)
如何净化恶意诽谤、造谣抹黑等网络“暴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关键在网民、网站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
网络是一个舞台,善恶美丑轮番上演,网络又是一个课堂,学生先生你评我论。在网上发表文章、表达诉求、传播信息本无可厚非,但却有个别人怀着险恶用心利用网络中伤他人,造成恶意诽谤、造谣抹黑等网络“暴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遗忘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净化恶意诽谤、造谣抹黑等网络“暴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关键在提升网民、网站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有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网民,是不会而凭“空”发帖,充当“网络水军”、“网络打手”通过各种方式策划一个事件,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动力,制造事端。即使在网络上“跟”、“顶”、“评”,也会有自己的判断,这就是素养和责任。当然,也会有对信息真假难甄别的时候跟过贴的情况,但事后也会做过处置,比如主动道歉。
作为一个有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网站,是不会让网络成为“谣言共和国”或“愤青大本营”。会理智利用网络技术对“跟”、“顶”、“评”进行甄别审核,而不是给贴文“零时间”,要给自己一点思考、判断的时间。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安全流动,引导网名对恶意诽谤、造谣抹黑等网络“暴力”进行辟谣。例如:日本地震后的中国抢盐风波中,网络成了辟谣的主力。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需要净化网络“暴力”。只要我们每一名网民、每一个网民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一种理性的担当,定能还网络一片“碧水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