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一批特殊的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他们就是在3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学校的孩子们。这些孩子经历了惨绝人寰的自然灾难,但同时,他们也幸运的得到了饱含着社会各界爱心的大力支援。其中,就有一支名为“艾芙迪寒梅班”的队伍,他们来自当时受灾严重的北川中学。而现在,他们已经走出大山,进入了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地震无情人有情,这一群对社会充满感激之情的少年,向他们的捐助者――上海艾芙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尚志――孩子们心中的“蔡伯伯”发来了一封封感谢信,表达着他们的感恩之心。

许多的中国人都还记得,震惊世界的“5 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北川中学那惨烈的救援画面让人挥之不去,心如刀割。大难不死的孩子们在震后的日子里,也面临着无处安家、无处学习的困难局面。不过,这些孩子是坚强的,拥有丰富情感的。北川中学“寒梅班”的杜丽(化名)这样回忆道:“我们都是带伤的孩子,我们紧贴在一起,温暖彼此。”

这样一群出色的少年,又怎能让人不伸出援助之手呢?通过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上海艾芙迪实业有限公司第一时间捐出善款,帮助北川中学尽快搭建临时教室,解决学生们的上课难题。同时全程资助家庭困难、学业优秀的孩子们的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陪伴他们走过3年的高中旅程。这个班级,就叫做“寒梅班”。班中学生景雯(化名)在致蔡伯伯的信中说:“我知道您对我们寒梅班的学生寄予厚望。您希望我们发扬‘寒梅’精神,即时在寒风凛冽中,也要昂首挺胸,接受风雨的洗礼,不畏严寒,散发清香;不畏挫折,尽情绽放。”

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朵朵小小的寒梅花苞,的确绽放出了艳丽的花朵。他们分别考取了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成都医学院等国家级、省级重点大学。面对成功,孩子们也深深明白要“饮水思源”,进入大学校园后,便马上为他们的蔡伯伯发来了感谢信。
寒梅生李思琦(化名)在信中写道:“因为有了您的爱,才会有无数的寒梅生们勇敢的追逐自己的梦想。……三年来,您默默的给予我们鼓励,可是我们却无以为报,只能努力的学习,希望能有所成就。”
寒梅生李彬(化名)写到:“您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我们面前,伸出了无私的手。其实您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帮助,更多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支柱,是一种博爱,一种无形的力量。”
而在大学开启新生活之后,这群历经重重苦难的孩子,就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方向也更加明确。寒梅生薛芳(化名)在信中表达了这样的想法:“我拒绝浮华享受,仍然做着纯朴的自我,努力地学习知识,没事的时候去图书馆看书。我还坚持做勤工助学,义务献血……”
寒梅生陈青(化名)写道:“社会实践我也会多多参与,摆脱羞涩的自我。……每做一件事我会努力做到最好,让自己心中无愧,才不会辜负您们的期望。”
在北川中学3年高中生活的结束,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不过是一个新的开始。4年后,他们将真正的迈出校园,进入社会这个大课堂。我们希望,并且相信,这些拥有丰富人生经历的孩子,将会成就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正如寒梅生杜佳佳(化名)在信中写道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坚信着我们是一朵寒梅,越是艰苦就越能盛开出芬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