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是许多中老年市民颇为关注的话题。步入中年,购买养老保险已经不划算,打拼一生,最值钱的家当就是住房,能不能以它作为养老的依靠呢?近日,中信银行宣布准备试水“以房养老”业务,可在最长10年中每月向市民支付最多2万元用于养老。
据了解,中信银行新近推出的“信福年华卡”,其中一项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服务。养老人本人年满55岁,或者其法定赡养人年满18岁,都可以作为借款人以房产为抵押,申请这种养老贷款。银行会将养老金每月直接支付给养老人,以便其用于支付日常生活消费,提高生活品质。
市民申请贷款时,银行会先对要抵押的房产价值进行评估,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所抵押住房评估价值的60%,并且银行每月向市民支付的养老金不超过2万元。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或者适当上浮。贷款期限最长为10年。
市民还款可采用按月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方式,因而养老人每月获得的养老金在逐月减少。比如一位市民贷款40万元,养老金分100个月支付,即每月市民可获得养老金4000元,但从第二个月开始,市民拿到手的养老金中都要先扣除为前几个月拿到的养老金所支付的利息。如果按照当前7.05%的基准利率计算,第二个月要支付的利息为23.5元,即可拿到养老金3976.5元;第三个月要支付的利息为47元,即可拿到养老金3953元;到最后一个月,要支付的利息为2350元,即可拿到养老金1650元,同时,还要一次性偿还贷款本金40万元。
对于贷款期间房价可能出现波动的问题,银行人士表示10年期限并不太长,其间房价的波动应该不会太剧烈。如果房价真的出现较大波动,银行可能会对抵押的房产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并有可能提前终止贷款。
对于这种“以房养老”的养老贷款业务,许多市民都表示非常感兴趣,认为是盘活了最大的一笔个人财富。但也有一些市民对于借款人及其法定赡养人需要拥有两套以上住房、贷款期限最长10年等细节问题表示遗憾。
据了解,如果申请了养老贷款的市民在贷款期满后无法偿还贷款本金,抵押给银行的住房就要交由银行处置,因而银行要求养老人及其子女要拥有两套以上住房才能申请贷款。市民张先生表示这个“门槛”似乎有点儿高:“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应该还比较富裕,真正缺钱养老的家庭恐怕也达不到这个要求。”
市民李女士已经年逾六十,她感觉如果能用房子来养老,自己的晚年生活会更有保障。但当听说养老贷款期限最长为10年时,又感觉有些遗憾:“要是养老金能终身领取就好了,现在的老年人都很注重保养,八九十岁的老人很多。八十岁以后可能更需要保姆和医疗,用钱的地方更多。”
三种方式 适合自己才划算
想用自己的房子养老,租房、卖房、申请养老贷款,哪种方式更划算呢?
租
家住鞍山西道的刘先生有一套65平方米左右的住房,闲置多年,一直用于出租。“我这套房子地点还不错,但装修有些过时了,现在的租金是每月2000元。”刘先生说。以当前的租金水平计算,租房10年,刘先生总共可得房租24万元。目前这套住房的总价大约为100万元,如果抵押给银行申请10年期的养老贷款,最多可以贷到60万元,10年中的利息总支出大约为21.3万元,即实际平均每月可得养老金3200多元。“我现在除了房租每月还有3000多元退休金,支付日常花销足够了,所以暂时不会考虑申请贷款。”刘先生表示,“但如果每月除了2000元房租没有别的收入,我就会考虑申请贷款,因为毕竟养老金多一些,可以生活得更好。我现在60岁,10年贷款期满后,我把房子卖了偿还60万元贷款本金,剩下的40万元也足够我日后养老了。”
售
家住天拖南的孙女士有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现在如果出售,大约可卖150万元。假如孙女士将这套住房抵押给银行申请养老贷款,最多可贷到90万元,期限10年,除去需要支付的大约32万元利息,平均每月可得养老金4833元左右。但孙女士表示,这套住房并不是自己唯一的住房,如果需要养老金,可以将其出售,卖得的150万元即使在银行里存一年定期,平均一个月也能得到利息4375元,老两口养老差不多够用了。“更何况这150万元不可能都存一年定期,我们还可以买国债或者金条,估计收益也会非常可观。”她说。
贷
市民吴女士则表示,自己的女儿和女婿都是独生子女,两边老人的房子将来都会留给孩子,而孩子们现在已经买了自己的房子,要那么多房子并没有多大用处,所以这几套房子里迟早总有一些要卖掉。如果现在就卖掉房子,可以用房款投资获取养老金;而如果申请养老贷款,可以等10年贷款期满后再卖房还贷。“这里面有一个现在卖房还是以后卖房的问题,哪个更划算,就要看自己对未来房价走势的判断了。”吴女士说。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