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录的价值 今年1月28日,根据Facebook在非公开股票交易市场SharesPost上的股票估值,Facebook的市值已超过Amazon,仅次于Google,其总市值达到829亿美元。整个第一季度Facebook股票价格曾长时间运行在55美元/股上方,这意味着一些投资者对其估值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 投资者为何如此看好Facebook?究其根本,还是因为Facebook掌握着超过7亿用户(目前活跃用户约5亿),并了解他们的社交关系,基于这些角色和关系信息,Facebook提供了几乎覆盖所有互联网业态和商业模式的想象空间,Google真正的竞争对手出现了。 国外有Facebook,中国有QQ,同样是7亿以上的用户规模,同样是几乎所有互联网业态的集大成者,腾讯也在不断低刷新股价,创造神话。 社交关系如此炽热,行业内外的大佬们都摩拳擦掌,寻求切入。而有一类玩家却对此十分纠结,他们虽然掌握着比Facebook和QQ更为庞大的用户信息数据库和真实、精确的社会关系,但却并未因此获得互联网投资者的青睐,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各大电信运营商。 运营商凭借提供通话、短信和互联网接入等基础电讯服务,掌握着人们的身份信息、业务行为和通讯记录种种价值数据,直接掌握着所有电讯业务参与者的第一手真实社交关系,他们的第一呈现形态就是手机通讯录和短信信箱。但创新能力的缺乏,让运营商一直未能确立可以将通讯录自如运营起来的业务形态,同时,用户和舆论对个人隐私的关注,又让身为其中焦点的运营商不得不对此谨言慎行。 创新型移动通讯业务走上舞台 虽然运营商没有寻找到好的切入点运营手机通讯录,但对于没有任何包袱的创新型IT企业,这却不是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机会出现了:去年10月19日,Kik Messenger面世,加拿大人Ted Livingston带领团队所做出的这款基于手机通讯录的消息应用,在发布后两周天内就达到了100 万用户,这一数字在六周后突破200万,到今年1月,其用户数已经超过300万!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成功的创新。Kik是什么?为用户提供了什么?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寻求答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尝试从Kik Messenger与运营商提供的基于电话本的传统消息服务的差异入手。 沿用现有社交关系 Kik Messenger的安装和注册过程非常简单,简单的向导过后就进入程序界面,首先Kik将会协助用户扫描手机电话本,自动匹配出已经在使用Kik Messenger的联系人,将他们加为Kik联系人,然后就可以发送信息了。如果常联系的朋友还没使用Kik,还可以直接邀请他们成为Kik用户。这种传播形式完全借助用户现有的真实社交关系网络,直接提高了用户使用Kik的主动性,同时也避免了再维护另一套社交关系的麻烦,用户进入的门槛大大降低。 优秀的用户体验 Kik提供了类似IM的聊天式信息收发用户界面,用户完全不需要学习。Kik Messenger是一个典型的轻量级、简单易用的移动应用,界面清晰明了,功能边界划分合理,交互效率非常高。同时,轻量级的设计也让Kik Messenger的运行非常流畅,可靠性得到了保证,与手机内置的信息模块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大幅度降低的费用 相比0.1元每条的短信,Kik提供的消息服务本身完全免费,用户需要付出的仅仅是流量而已,而传送一条包含数十个字的消息所需花费的流量,不过几十至几百字节,按流量费计算还不到1分钱! 其实更早些出现的iPhone4附带的Facetime视频通话,也是完全基于这三个特点的业务,只不过提供的是视频通话而不是信息。如果说苹果的Facetime只是让大家认识到视频通话可以脱离运营商做到如此体验,那么Kik的一炮走红就是深深地刺激了每一个通讯产业参与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快,用雨后春笋已经无法形容基于互联网架构的通讯应用出现的速度。 我们选取这类应用中的典型代表进行一次盘点。 WhatsApp WhatsApp Messenger的功能和用法与Kik类似,不过注册的过程更为简单,连帐号和密码都不需要,而直接将用户的手机号码作为WhatsApp帐号,安装应用后会自动扫描用户电话和通讯录,通过电话号码,自动加入其他已经使用WhatsApp的好友,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几乎可以替代手机短信。WhatsApp支持iPhone、GoogleAndroid和黑莓等主流智能手机,可以即刻接收好友发送的文字、图片、音频文件和视频信息。 微信 微信出自腾讯之手,完全的山寨Kik,支持文本和图片的收发,最新版本更是支持语音留言。微信同样支持iPhone、Android、Symbian等主流的智能手机。 语音类 TalkBox TalkBox是一款用于发送语音消息的应用,省去了在手机上打字的烦恼,通过声音的方式将消息迅速发送给自己的好友,是一种最快最直接的语音信息传送应用。用户可以选择手动添加自己的好友,或者通过Facebook帐号连接同步好友清单,语音记录非常简单,一键即可完成,TalkBox具有消息推送机制,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消息推送给好友。除了基于语音的点对点语音通讯之外,TalkBox还支持群聊,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交流。 视频类 Qik Qik是被Skype收购的手机视频软件提供商,其推出的Qik Video Connect是一款的手机视频应用程序,通过该应用程序,用户能以视频呼叫、视频信息(Video Messaging)和视频分享的方式与朋友及家人保持联系。 Qik与用户的通讯录整合,用户可以轻易查看朋友和家人是否可进行实时视频聊天。另外,如果朋友和家人无法进行实时视频聊天,用户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短消息给他们发送私人视频邮件,无论他们使用何种装置或电话网络均可接收。 Tango Tango是一款免费的高品质视频通话应用, 与Facetime限制用户在Wi-Fi环境下使用不同,Tango可以运营在3G和Wi-Fi网络。Tango同样采取基于用户手机电话本的扫描、发起和邀请机制,用户只需花费数据流量费即可享受视频通话。 fring fring是一个免费跨平台(iPhone、Android、Symbian)的移动VoIP(网络电话)软件,可以通过3G网络或是WiFi网络实现视讯通话服务,fring通过实时联系人可用性(在线)实现增强功能,你可在拨号前看到在线联系人。fring可以和fring、Skype、MSN Messenger、Google Talk、ICQ、AIM及常规的电话联系人通讯。提供稳定的连线品质,同时也强化拨打视讯通话、语音通话的稳定度。 创新型通讯业务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依赖于几个关键成功要素。 智能手机的普及 从苹果公司发布iPhone开始,智能手机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Google Android和OHA联盟的众多手机厂商则凭借更低的门槛,刺激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开始了一轮野蛮生长。现在的中低端智能手机已经达到了三五年前的平均手机价格水平,伴随着手机的自然更换和运营商的补贴政策,大量消费者转换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提高,多种接入方式的支持,强大的软件扩展性,给创新型应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移动互联网兴起 智能手机的普及,将计算中心从桌面逮到了身边,人们有机会随身携带网络,这又大大刺激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Intel的多年的经营下,Wi-Fi成为家庭和办公环境的必选项。在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的推动下,3G浪潮席卷全球。Wi-fi和3G的完善,让移动接入速度迅速提高。随身携带的互联网终端,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移动互联网体验,消费者的需求驱动让移动互联网真正开始发展。 社交关系网络 比Facebook和QQ们更容易维护的社交关系就是消费者的真实社交关系,其载体就是消费者的手机通讯录。重构社交关系的成本非常大,消费者也没有迁移社交网络的意愿,所以从手机通讯录切入成为一条方便而有效的途径。这些服务利用原有的社交关系,让移动通信来得更加方便。 毫无疑问,创新型移动通讯业务再次将运营商推到被旁路和管道化的寒冬,而这阵的寒冬似乎来得更刺骨,更无情。因为这类业务直接动摇了运营商的传统通讯业务根基。正如业界所传:腾讯做的,中国移动都做不了;中国移动可以做的,腾讯都可以做,还可以免费做。传统通讯业务是运营商的现金奶牛,而数据业务一直陷在增量不增收的窘境,而创新型通讯业务恰恰是用基于数据的业务,侵蚀了运营商的传统通讯业务,这对运营商来说是灾难性的打击。 早在Skype问世的时候,运营商就经历过一次痛苦,到底是正面迎敌,还是坚持对VoIP业务限制?现在Voice已经扩展到了Message和Video Call了,而且业务的发起,也是基于运营商长期认为是自己固有领地的手机通讯录。 既得利益者决不会轻言退出,国外媒体4月曾经报道,欧洲主要的电信运营商计划修改互联网数据传输规定,对谷歌等在线内容、业务提供商额外收取流量费用。欧洲电信运营商抱怨,他们认为自己的网络被迫应对数据爆炸的压力,但却没有因此获得可观的收益增长,而主要的数据来自于美国网站,例如谷歌旗下的YouTube视频服务网站等。 博弈正在进行,运营商是退化成纯粹的公共管道提供商,还是可以继续把握人们的几乎全部沟通渠道,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