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要闻:
纽约油价25日创12周新高
受大量买盘推动,纽约油价25日继续上涨,收盘价创12周新高,但伦敦油价承压下跌。
当天,纽约原油市场买盘活跃。由于投资者预期美国原油库存将继续低于五年平均水平,大量资金重返纽约原油市场,交易量高出30日均值约15%。
但是,美国大型企业研究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降至两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给未来原油需求预期蒙上阴影,限制油价涨幅。
另外,欧洲也传出不利消息。原定于26日举行的欧元区财长会议取消,这让投资者担心欧盟正在讨论之中的欧债解决方案可能发生变数。
而利比亚原油生产增加,也给更具全球代表意义的布伦特原油构成压力。
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90美元,收于每桶93.17美元,涨幅为2.1%,为8月2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
但是,12月交货的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3美分,收于每桶110.92美元。
布伦特和纽约油价之间的价差缩小至17.75美元,为今年7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新华网)
发改委: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25日发布的前三季度社会物流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物流业固定投资明显回落,全社会物流投资总额增幅出现回落。当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同比回落12.4个百分点,增速回落明显。前三季度全社会物流总额为117.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4%,增幅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
发改委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公路货运价格基本平稳,但市场竞争激烈。水运受船舶运力集中释放等因素影响,运价指数一直处于低位。前三季度,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平均为1010.9点,同比下降11.8%;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平均为1421点,同比上涨0.5%。
受油价高企、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5.8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增幅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在社会物流总费用中,运输费用3万亿元,同比增长15.4%;保管费用2.1万亿元,同比增长23.8%;管理费用7103亿元,同比增长19%。(中国证券报)
环保部: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
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5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周生贤说,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今年1月至8月,全国发生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其中9起为血铅事件。
周生贤表示,在全国排查的4.46万家化学品企业中,72%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太湖等重点流域沿岸,距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不足1公里的占12.2%。近年来,化学品污染事件频发,仅近期就连续爆发了渤海蓬莱油田漏油、云南曲靖铬渣非法倾倒等环境事件。
周生贤同时表示,我国机动车、家电等更新换代加快,电子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加,仍有198.2万吨铬渣亟待处置,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事件时有发生。全国约有1.2万座尾矿库,其中危、险、病库占12.4%,对周围水和土壤环境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愈演愈烈,29%的城市没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新华网)
中石化称民营炼油厂减产导致油荒遭反驳
“油荒”再现,各方说辞不一。24日,中石化称,此次油荒与民营炼油企业负荷减少相关。昨日,山东一地方炼油企业人士表示,“油荒”主要是由两大石油巨头“控制”销售导致。
进入10月以来,江苏、安徽、浙江,到成都、重庆、武汉,以及石家庄、济南均爆出加油站无油可加的消息。与往年油价不涨导致油荒不同,今年油荒正好发生在10月初国内油价下调后。10月8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此后成品油的批发价一直处于批零倒挂的状态,即批发价高于零售价,各地陆续爆发柴油供应紧张局面。
24日,中石化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文生表示,此次油荒与民营炼油企业负荷减少相关,当地方炼厂油品质量和价格都低于中石化时,一些平时不来中石化加油的客户都会转向中石化,导致公司供应压力陡增。中石油方面则表示,旗下27个炼厂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公司正积极加大生产,增加销量,保证市场供应。
据两大石油公司的内部数据,目前中石化的炼油能力为2.3亿吨,中石油约为1.8亿吨,地方炼厂产能1.7亿吨,中石化约占全国炼油产能的40%,而中石油和地方炼油厂约占三成。
金银岛以及易贸资讯等专业机构的分析人士均表示,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市场供求关系没有理顺是导致“油荒”的根本原因,而直接原因则是两大石油公司供应减少。
易贸资讯资深分析师廖凯舜认为,三季度国际油价处于高位,但未满足油价上调条件,国内成品油价格一直未动,而在10月初油价又首度下调,此时正值需求旺季,需求增加以及炼油商积极性不高共同酿成了油荒。(新京报)
康菲赔偿基金仍纸上谈兵 乐亭渔民索赔诉求尚未解决

渔民称,海洋局应要求康菲公司和中海油尽快设立规模不低于30亿元的赔偿基金
自6月4日康菲溢油事件发生四个多月以来,国家海洋局对康菲公司提起的生态索赔至今没有任何官方消息,中海油和康菲公司所称要建立的溢油赔偿基金也无任何进展,而受漏油事故影响损失惨重的养殖户们更是求告无门。
日前,受渤海溢油事件影响的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捞鱼尖村渔民安进龙等人对农业部和海洋局两部委提起了行政复议。
在对国家海洋局的《行政复议书》中,渔民求采取弥补措施,对乐亭一带海域全面开展溢油环境影响调查监测评价,认真履行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法定职责。
安进龙认为,国家海洋局应纠正“零星油污颗粒影响渤海西岸”的不实说法,对申请人海参养殖场所处滨海、近海养殖区是否遭受蓬莱19-3油田原油污染作出正确结论,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应组织进一步的调查论证,认真分析蓬莱19-3油田溢油和消油剂的入海数量、毒理特性、输移路径和扩散模式,重视溢油数值模拟和综合监测分析,正确评价该溢油事故对河北乐亭一带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损害,并形成书面报告、公之于众。(证券日报)
行业纵览:
光伏组件企业库存高企陷大规模亏损
“由于我们积压了大量的光伏组件产品,所以今年下半年以来公司亏了近100万元。”位于山东的某光伏贸易进出口企业管理层刘经理昨天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过几天,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都将公布第三季度财报,估计大批企业都会出现亏损。
主业之一为晶硅切割液的奥克股份,今年三季度净利润4758万元,同比和环比分别下滑了22.45%和25%,公司称业绩下降主要是因为光伏行业下滑影响所致。而拓日新能刚刚公布了自己的三季度业绩。这家规模中等的光伏组件企业,该季度营收3.79亿元,同比下滑了11%,而营业利润亏损4443万元,净利润亏损3942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497万元盈利,出现了大幅下降。
“今年第三季度,光伏公司特别是直接做组件及硅片的企业,估计没有几家是盈利的。”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大型光伏组件生产商高层杨先生向记者说道,目前他们还在整理相关企业的数据,情况很不乐观。就在10月17日,阿特斯太阳能这家全球排名前十的组件企业,修订了公司三季度业绩预期,公司估计当季毛利率仅为2%到5%,大幅低于此前的9%到12%。“如果毛利率只有不到5%的话,那么很可能企业的净利润也是负数。”超日太阳投资者关系部的内部人士判断。
多位行业市场分析人员向记者透露,从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布之后,行业迎来全面亏损的概率就很大了。第三季度随着硅片及多晶硅价格的崩溃,这种格局基本注定。(第一财经日报)
稀土保价预期或落空 炒家卖一车货亏百万元
为挽救当前持续低迷的稀土市场,南北龙头稀土企业轮番出招停产保价。然而,一系列措施出台后,国内稀土价格不仅没有止跌,反而继续保持下行的态势。在多家企业人士看来,上述“停产”保价的期望很可能再次落空。
昨日(10月25日),记者通过稀土行业权威人士确认,目前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旗下所有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均自20日开始全面停产。该人士同时表示,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停产,主要是为了整顿稀土矿山,“对保价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还要看国家有关政策的执行力度”。
为了保价,北方稀土龙头企业包钢稀土所属冶炼分离企业已经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停产,期间,包钢稀土公司停止对所属冶炼分离企业、外部合作企业的稀土原料供应。此外,包钢稀土旗下国贸公司曾于9月19日、10月19日先后两次发布收储部分稀土产品的公告。
据悉,一方面,上游稀土采选及冶炼行业因价格暴涨大量超额度开采,另一方面则是下游大部分行业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导致大部分稀土产品有价无市。“包钢稀土宣布停产后,稀土价格并没有应声而起,说明市场有较大的库存需要消化,再就是,稀土高价造成的私采难以杜绝,是市场的潜在供给,数量目前并不清楚。”世纪证券分析师周宠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
而上海有色网(SMM)行业分析师则表示,由于目前国内大多稀土企业均已停产,稀土生产厂家库存货物不愿低价出售,均以高价支撑当前价格。“在市场上稀土存货持续减少的情况下,使得未来稀土价格有止跌上扬的可能性。”(每日经济新闻)
京东方36亿套现部分煤矿股权 全年业绩或现转机
长期受业绩亏损困扰的京东方A,将迎来36亿元“及时雨”资金。
京东方A 10月25日晚间公告称,因公司发展战略需要,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方光电”)拟协议转让所持鄂尔多斯市京东方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方能源”)全部80%股权,转让价共计36亿元。
公告显示,京东方光电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所持京东方能源60%的股权转让给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工业公司”),成交价格为27亿元;将所持京东方能源公司20%的股权转让给昊华能源,成交价格为9亿元。
京东方能源是京东方拟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配置的AM-OLED项目10亿吨煤炭资源(首期4.5亿吨)配置到名下而设立的控股公司。京东方控股子公司京东方光电拥有其80%股权,京东方直接控股20%。
京东方在公告中解释,本次交易将引入专业煤炭开发公司和战略投资者,能为开发上述煤炭资源提供技术、经验和资金上的保障。该交易的实施,也将对本公司建设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生产线项目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将对本公司损益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事实上,如超过20亿元的第一笔资金能及时到位,必将对京东方的损益“产生重大积极影响”。此前天相投顾在9月份发布的研报中就曾算过一笔账——“预计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公司今年经营将亏损32亿元,若计入煤炭资源控股权转让收益后,公司今年将扭亏为盈。”这笔帐是在以10亿吨,而非如今4.5亿元煤炭资源基础上测算,需加以折扣,即便如此,京东方如今的亏损局面也将得到较大改善。
尽管京东方强调上述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但交易方之间仍存有一定联系。例如,截至2011年6月30日,工业公司持有京东方442,016,711股股票,占京东方总股本的3.27%。(21世纪网)
中国水电上市首日遭爆炒 机构护盘潜规则应严厉整治
中国水电上市首日的股价受到疯狂拉抬,市场质疑中国水电股价存在操纵行为。笔者认为,一直以来,不少新股上市首日都存在一定的股价操纵行为,主力操盘目的无非是要护盘、形成新股不败法则,笔者以为这样的潜规则必须尽快破除;否则,一级市场虚火旺盛、二级市场持续失血的局面就难改观。
据业内人士称,新股上市首日一般都有护盘炒作机构,这些机构不仅参与网下申购,而且参与网上申购。由于网上申购部分没有禁售期,这样,这些机构可以在上市开盘不久买入股票护盘,待出现一定换手之后再大幅拉高,然后出脱原来在网上认购的股票,持股不仅没怎么增加甚至减少,差价也到手,此外还护了盘,一举数得。据称新股发行一般会在网下申购数量较多的机构中挑选两三家护航首日股价,这些来帮忙的机构一般只负责上市首日走势,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新股上市首日护盘潜规则。
事实上,此次中国水电网上、网下各发行15亿股,在网下申购中,绝大多数份额为券商或基金所瓜分,而且,单个券商或基金配售到手的中国水电股票也异常庞大。从中国水电上市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可以发现,第三、四、六、八大股东分别为国泰君安、海通、光大、方正等券商,光第三大股东国泰君安就持有2.86亿股,占发行份额的近9.5%强。
18日中国水电股价走势,粉碎了散户“中国水电跌破发行价”的幻想。回头看中国水电招股说明书的一段措辞:“任何怀疑发行人是纯粹‘圈钱’的投资者,应避免参与申购。”看来,说这话确实有着一定底气,这个底气恐怕就源自发行人知道自己背后有一批券商、基金在众星捧月,潜规则护航。
正是由于有关方面对炒新投机操纵行为的漠视,新股不败才屡屡成为市场法则。尽管近日中国水电走势低迷,但首日高换手率或许可以说明二级市场主力介入较深,而且由于网下机构配售股票有3个月禁售期,机构满肚子股票尚未出手,筹码又比较集中,中国水电未来走势仍有可能再度爆发。( 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