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债券话题一刊登,就有许多读者拨打理财热线向记者咨询近期债券市场形势等问题。有部分偏好低投资风险的读者表示,上月黄金在突破1900点后的跌宕起伏让他们对黄金市场上资产的保值有一定程度的担心,本月理财版的债券话题,为他们近期的投资种类选择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从综合市场来看,债务危机对国内外经济影响显现,近两个月CPI逐渐回落,债市开始出现回暖的迹象。进入第四季度,国债密集发行,特别是可转债经过前期大幅下跌,目前债性保护已经非常充分,继续下跌的空间也有限,未来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掌握技巧 选好品种 国庆后第一周,债券型基金整体上涨1.14%,而今年以来此前单周最大涨幅是4月份第三周的0.5%。从债券各大品种看,可转债的大涨带动了国债、企业债等品种的上扬。天相转债指数上周大涨2.89%,上证企债指数和深证企债指数则分别上涨0.33%和0.09%,上证国债指数上涨0.26%。债券的收益率与银行利率息息相关,普通投资者在进入债券市场时,应当关注我国的利率政策。 采访中,泉州某证券公司的证券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在现今的经济形势下,可转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市场上的可转债,尤其是大盘转债,虽然其收益率比不上纯债,但收益率已处于4%以上甚至5%的较高水平。未来或许有小幅下跌风险,但相比纯债,这种下跌风险可控。因此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不过,目前市场上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可转债品种还比较少。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中国趋缓的经济增长和CPI同比回落,投资者可以优先选择年限较长的国债,市场风险也较小;而购买企业债需要承担的风险较大,因此更适合短线投资。但无论是国债还是企业债,能在新债发行时买下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投资者可适当考虑二级市场,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的不同在于,在投资过程中收益率会有波动。 国债稳健 销售火爆 虽然相对于一些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来说,国债的收益率并不算太高。但是国债以其较低的风险备受稳健型投资者的喜爱。尤其是经过了今年上半年的四次加息,目前国债的收益率仍旧可观,截至18日,国债指数连续9个交易日上涨,再创新高,收于130.21点。 利率政策的推动,为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提供了机会。根据财政部官网发布的公告,10月15日至10月27日将发行三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总额度300亿元。本次发行的三期国债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国债,其中第十六期期限为1年,年利率3.85%;第十七期期限为3年,年利率5.58%;第十八期期限为5年,年利率6.15%。从9月份全国CPI涨幅6.1%看,5年期国债的收益已经“跑赢”了CPI。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从10月15日开始发行的国债第16—18期的情况看,5年期国债销售火爆,受到广大泉州市民的欢迎。在洛江任教的林小姐也打来电话,她认为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5.5%,相比之下本批次国债收益要高出0.65个百分点,再加上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利率优势比较明显。 对于国债的购买渠道,市区的李先生虽然还没有购买过国债,但近日却打来电话表达了这样的疑问:他听说国债一发行都会被银行内部人员抢购一空,市民很难购买到国债。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招商银行零售银行部及市区部分银行,对方均表示目前国债在银行的各个网点都可以购买到。 记者了解到,就近期发行的国债品种而言,适合的人群有所区别。记账式国债的流动性强,并可随时买卖,对于注重资金流动性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电子式储蓄国债的稳定性优于记账式国债,并且不能网上购买,因此老年投资者或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此类品种。